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串”教学,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新趋势。我们的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串,使问题串体现教材的意图,切合学生的兴趣,有利学生的课堂实验、观察、猜测、合作、交流,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问题串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
“问题串”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一大趋势。所谓问题串,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探究,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学生重新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但是问题串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上述作用的发挥,本文就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问题串设计现状与策略提出一些讨论,以改进日常教学。
一、提问方式:抓问题难点,重艺术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堆砌一些机械的问题,学生就会索然无味而不想探究。如以下规律题:正整数依次按下表规律排成四列,则根据表中的排列规律,数2013应排的位置是第几行第几列?
学生初一看会摸不着头脑,因为数字的排列并非全部从左往右,而且行还空一格,这给解题带来了难度,于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巧妙引导:
1、每行是几个数字,所以你认为每行写的最后一个数字会有什么规律?(3的倍数)
2、你认为2013会在第几行?(2013除以3为671)
3、第671行数字怎么排列?(奇数,从左往右)
就这样最后学生就可以轻松得出第671行第3列的结论。
“问题串”的设计如果能层层剥笋式的深入,通过逐步的旁敲侧击,“醉翁之意不在酒”式地提醒学生接近新课内容,给答案的新鲜出炉一个带有戏剧性的悬念。那学生的理解肯定是深刻的,参与的热情是浓厚的,一切都由问题串的精巧设计而变得神奇。
二、新知探究:宜分步到位,忌一步登天
有的教师喜欢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当头一棒,以为这样的设计能体现自己的智慧,其实不然,过于高难度的提问会压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跳一跳而摘到果子”,通过逐步深入才能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把握,在“八年级《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新知探究中,有如下两种不同的“问题串”设计:
[案例三]如图,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沿DE剪开,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请尝试操作。
(2)如果我们将上述线段 DE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否给它下一个定义?
(3)请你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它的第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案例四]
如图,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沿DE剪开,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剪痕 DE 和BC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条件?
(2)如果要求剪后的两个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刀的落点 D、E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3)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时,我们要将△DEA作怎样的图形变换?
(4)如果我们将上述(2)中的线段 DE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请问三角形的中位线又该如何定义?
(5)请你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它的第三条边有怎样的长短与位置关系?
(6)证明你的猜想。
很明显,案例三的设置跨度过大,学生可能摸不着头脑,探究效果就不得而知了。而案例四的问题串设计遵循认知规律,拾级而上,学生自然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将知识引向深入。
三、适可而止:设计问题串要注意适度性
“物必其反,适可而止”是教学内容把握的诀窍,数学教学应该把握一种中庸的立场,只有适度可行的问题串,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1、定位难易度:过于简单的问题往往没有多大训练广义,而过于深晦的问题也不能引发学生的多大兴趣。一个问题串在设计时应该通过由易到难的把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下例是中考的复习题,
[案例五](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1,5)、B(-3,2),试在X轴找一点 P,使得 PA+PB 的值最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1,5)、B(-3,2),试在X轴找一点 P,试求 PA-PB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上述两个例题基于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学生困难时给以一定的知识支持,比如对称轴的知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将大大降降低难度。当然理想的设计是给这两题一个精巧的准备题作铺垫,比如(2)可如下设问:如果找到了点P,△ ABP一定存在吗?在不同的情况下,PA-PB有什么要求?学生就自然容易得出在三点成一直线时的最大值为线段AB和长度。
2、具备可信度:问题串必须对学生数学学习有帮助,而不能为了花架子而远离数学的本来面目。比如上述(2)的设计对学生灵活巩固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有一定可信度,但对复习轴对称的知识就有一些节外生枝,笔者建议上述题型不要出现在初二的单元复习中,而应在总复习中让学生相互比较而触类旁通。
问题串设计有着很多的学问,笔者根据自己的体验权且作上述思考,我们的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串,使问题串体现教材的意图,切合学生的兴趣,有利学生的课堂实验、观察、猜测、合作、交流,有利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问题串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
“问题串”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一大趋势。所谓问题串,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探究,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学生重新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但是问题串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上述作用的发挥,本文就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的问题串设计现状与策略提出一些讨论,以改进日常教学。
一、提问方式:抓问题难点,重艺术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堆砌一些机械的问题,学生就会索然无味而不想探究。如以下规律题:正整数依次按下表规律排成四列,则根据表中的排列规律,数2013应排的位置是第几行第几列?
学生初一看会摸不着头脑,因为数字的排列并非全部从左往右,而且行还空一格,这给解题带来了难度,于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巧妙引导:
1、每行是几个数字,所以你认为每行写的最后一个数字会有什么规律?(3的倍数)
2、你认为2013会在第几行?(2013除以3为671)
3、第671行数字怎么排列?(奇数,从左往右)
就这样最后学生就可以轻松得出第671行第3列的结论。
“问题串”的设计如果能层层剥笋式的深入,通过逐步的旁敲侧击,“醉翁之意不在酒”式地提醒学生接近新课内容,给答案的新鲜出炉一个带有戏剧性的悬念。那学生的理解肯定是深刻的,参与的热情是浓厚的,一切都由问题串的精巧设计而变得神奇。
二、新知探究:宜分步到位,忌一步登天
有的教师喜欢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当头一棒,以为这样的设计能体现自己的智慧,其实不然,过于高难度的提问会压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跳一跳而摘到果子”,通过逐步深入才能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把握,在“八年级《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新知探究中,有如下两种不同的“问题串”设计:
[案例三]如图,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沿DE剪开,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请尝试操作。
(2)如果我们将上述线段 DE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否给它下一个定义?
(3)请你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它的第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案例四]
如图,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沿DE剪开,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剪痕 DE 和BC应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条件?
(2)如果要求剪后的两个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刀的落点 D、E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3)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时,我们要将△DEA作怎样的图形变换?
(4)如果我们将上述(2)中的线段 DE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请问三角形的中位线又该如何定义?
(5)请你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它的第三条边有怎样的长短与位置关系?
(6)证明你的猜想。
很明显,案例三的设置跨度过大,学生可能摸不着头脑,探究效果就不得而知了。而案例四的问题串设计遵循认知规律,拾级而上,学生自然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将知识引向深入。
三、适可而止:设计问题串要注意适度性
“物必其反,适可而止”是教学内容把握的诀窍,数学教学应该把握一种中庸的立场,只有适度可行的问题串,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1、定位难易度:过于简单的问题往往没有多大训练广义,而过于深晦的问题也不能引发学生的多大兴趣。一个问题串在设计时应该通过由易到难的把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下例是中考的复习题,
[案例五](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1,5)、B(-3,2),试在X轴找一点 P,使得 PA+PB 的值最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1,5)、B(-3,2),试在X轴找一点 P,试求 PA-PB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
上述两个例题基于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学生困难时给以一定的知识支持,比如对称轴的知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将大大降降低难度。当然理想的设计是给这两题一个精巧的准备题作铺垫,比如(2)可如下设问:如果找到了点P,△ ABP一定存在吗?在不同的情况下,PA-PB有什么要求?学生就自然容易得出在三点成一直线时的最大值为线段AB和长度。
2、具备可信度:问题串必须对学生数学学习有帮助,而不能为了花架子而远离数学的本来面目。比如上述(2)的设计对学生灵活巩固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有一定可信度,但对复习轴对称的知识就有一些节外生枝,笔者建议上述题型不要出现在初二的单元复习中,而应在总复习中让学生相互比较而触类旁通。
问题串设计有着很多的学问,笔者根据自己的体验权且作上述思考,我们的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串,使问题串体现教材的意图,切合学生的兴趣,有利学生的课堂实验、观察、猜测、合作、交流,有利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