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派传人孟广禄:拉幕三年 替补成名角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全国艺德楷模、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孟广禄的头衔很多,但在采访的过程中,他只说自己是一个戏曲工作者。对于传统和戏理,孟广禄有着独到的领悟。他深感戏曲演员的责任重大,认为京剧是老祖宗的东西,必须要保留。
  早有耳闻,孟广禄铜锤花脸唱得好,嗓音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韵味醇厚,颇具其师方荣翔之神韵,他的代表曲目《铡美案》《锁五龙》《铡判官》《遇皇后·打龙袍》《坐寨·盗马》《铫期》深受票友的喜爱。初次相见,感觉孟广禄与典型的花脸演员不尽相同,并非魁梧粗犷,而是精瘦而干练,年过50仍精气神十足。这次去天津市青年京剧团采访途中,恰好遇见一位爱听戏的出租车司机,师傅举了一下大拇指,然后对我说,唱花脸孟广禄是这个。
  因唱戏放弃做飞行员戏校练功摔折腿
  孟广禄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先后拜裘派传人钳韵宏、方荣翔和王正屏为师,又得李荣威、夏韵龙、李长春等多位名家指点。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三次荣获“文华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梅兰芳金奖”、“中国金唱片奖”,并被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其主演的新编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获得金奖,并凭借该剧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表演金奖。
  孟广禄祖籍山东,出生于天津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天津市劳动模范。“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家庭都比较艰苦,我母亲没有工作,属于家庭妇女。只有我父亲一个上班,养活6个孩子。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哥哥姐姐全部上山下乡了,所以我在家什么活儿都要干,洗衣做饭,木匠活,缝纫机,打烟筒,没有我不会的。”从3岁开始,孟广禄就爱上了唱戏,“那会儿半导体放样板戏,我就跟着学,照猫画虎地就会唱了。胆子还特别大,敢走到我们天津市中心的广场上,当着大爷大妈们就唱上了。小时候爰听裘盛戎裘先生唱的戏,唱的太棒了,然后自己就开始模仿,最后模仿得算是有鼻子有眼了。我记得有一次父亲让我去买菜,然后半路我听到人家半导体里的样板戏,我就跟那一直听,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把买菜这事儿忘了。”因为爱唱戏,孟广禄告诉记者,自己曾放弃了飞行员的工作,“我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飞行员,天津整个河东区就只收两个人,结果我就考上了。当时中国戏曲学院也在天津招生,全国范围招10个人,天津招1个人。我记得考试那天下着大雨,雨水都已经没过腰了,我哥哥怕我受凉影响面试,就推着自行车,让我坐大梁上,带我去参加面试,结果又被我考上了。我记得面试时我唱的花脸,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一下就看上我了,说必须要他。当时他们对我的评价是,前途不可限量。因为我从小喜欢唱戏,所以最后选择了中国戏曲学院,放弃了飞行员的工作。”
  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后,孟广禄在踢腿、下腰、武打及身段等基础学习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那时候天天练功,没完没了的唱。我认为我自己算是努力的那一个,就好像现在上大学一样,有的大学生就是混日子混文凭,有的大学生是真的在努力。我就属于比较能吃苦的那种学生,别人不练的时候我练。记得有一次翻跟头的时候还把腿给摔折了,我哥来看我,给了我一个鸡蛋,留了5块钱。”孟广禄坦言,正是因为年少时家庭条件不好,上学练功也很艰苦,才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一直让他坚持走到现在,成为京剧艺术的守候者和传承人。
  铜锤花脸唱红天津拜在裘派名家方荣翔门下
  1981年,孟广禄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又回到了天津。1984年,正式加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据孟广禄描述,这期间的过程可谓十分曲折。“当时戏班子里的主任不要我,因为我家里人也没有唱戏的,那时候也不懂送礼,也没钱送礼。真的要感谢当时天津戏校教务主任张荣善老师,他听过我唱戏,又特别爱才。然后他就大热天躺在操场中间,说你们不要孟广禄我就不起来了,我保证他是人才。这么着,把我给保下来了。但那时候我们团里一共11个唱花脸的,我根本没有戏唱。当时心里很压抑,但也没有办法,只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在团里拉了三年幕,说白了就是空着你,不让你唱戏。后来有一天,我们团里有个演员病了,没有人替,我终于有了一次登台唱戏的机会,扮演的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里的铜锤花脸徐彦昭。结果我一唱完了,整个天津就轰动了,孟广禄三个字在天津的戏迷圈中不胫而走。就这一次替补的演出,我就唱红了。当时的天津市长还给我写信,说我唱的真好,并亲自给山东省省长写信,请他帮助促成我投拜山东京剧院方荣翔先生为师之事。”
  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是裘盛戎的大徒弟,当他听了孟广禄的演唱录音带,非常喜爱这个朴实又特别有灵性的小伙子,便收孟广禄为入室弟子,师徒二人的关系更是胜似父子。在多年的学艺过程中,孟广禄经常乘坐火车前往济南向方荣翔求教。“我记得有一年冬天,我扛了一百斤大米,买了个站票去济南看我师父。我就在米袋子上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然后到了济南找了个蹬三轮的老大爷,给了他20块钱,我说我蹬车,您坐后面。到了我师父家门口,又不想吵师父一家人睡觉,我就从早晨五点钟一直等到天亮。为了尽快地跟师父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我每次都带上录音机,白天逐字逐腔地跟方老师反复练唱,晚上回到住宿的小旅馆专心听录音。”就这样,孟广禄学了诸如《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连环套》、《铡美案》、《铫期》、《牧虎关》、《赤桑镇》、《锁五龙》、《探阴山》、《打龙袍》等不少裘派代表剧目或唱段。
  方荣翔曾经这样评价孟广禄:会唱戏,悟性强。孟广禄表示,年年都会去看师娘,虽然师父已经去世了22年,但自己无时无刻不对师父心存感恩。“对于艺术,师父一丝不苟。我一上台,他就知道我使了多少劲。表演不到位,就知道我没下功夫,直接拿棍子打我,打两次我就记住了。在生活中,我师父是个特别俭朴的人。他的胖袄、袜子破了,都是自己缝。做人没有架子,就喜欢钻研艺术,从来不说人是非。在山东一提我师父的名字,没有人不认识,可是他跟谁都是客客气气的。不像现在某些明星,红了就七八个保镖跟着,前呼后拥的。”   孟广禄不仅继承了裘派细腻传神、韵味饱满的演唱特色,他集洒脱秀密于一体的工架表演,还融会了方荣翔先生巧俏相连、刚柔相济的演唱特点。“我最遗憾的就是,从来没见过裘盛戎先生。他是裘派的创始人,可是五十多岁就去世了。裘派是以唱腔唱法为本,共鸣都很讲究,善用口鼻共鸣。裘先生能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从表现人物出发,在词义、字声和韵味方面下功夫,塑造出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有着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唱腔主要特点是以情带声,以韵取胜,可以说是吸收了裘桂仙、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各派之长,兼取老生演唱技巧,并结合自己的条件,形成了一种韵味醇厚、节奏鲜明、刚柔相济的唱法。在表演上,他注重表达人物情感,扮演不同人物时,揣度情理,利用步法的不同、髯口表现上及水袖舞动上的变化来充分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孟广禄告诉记者,裘派艺术在京剧花脸行当中影响很大,有“十净九裘”之说。
  当记者谈到裘派艺术的精髓与传承时,孟广禄不乏感慨地说道:“裘派艺术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对我们的熏陶太深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唱腔一定是要继承老前辈的,即使有些改动也不能太出格,演出来既有京剧的味道,又有时代感,还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受到更多戏迷的喜爱。我也一直秉承着延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京剧艺术,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这门文化的瑰宝,才能不负广大观众对我的厚爱、支持与希望。”在孟广禄身上,有一种永不止步、永不满足的激情,就像他的师父一样,一直坚持着对舞台的创新与探索,并以其严谨的风格要求着自己和徒弟。“做艺术不能吃老本,要不断发扬创新,京剧必须要改革。7年前,我拜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师,但我学到的不只是书法,还有艺术继承的思维。老师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我们学艺术,不是他走一步,你走一步,而是要琢磨他想的是什么,把真正的文化学过来,抱在怀里,才是真的学会了。”
  每场演出,孟广禄都以“第一次”的认真态度、饱满的激情登台,他的演唱韵味醇厚,行腔细腻委婉,台风阳刚洒脱,以情动人,深受观众喜爱。刚正无私的包公,草莽英雄窦尔敦,大将军单雄信,战将廉颇……孟广禄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形象,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孟广禄的父母,却连儿子一场演出都没看过,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广禄告诉记者,爱人也顶多只看过自己三四场演出,“我每次上台都会紧张,他们比我还紧张,会担心我演出顺不顺利,会提着心。所以我父母没看过我一场演出,但也从来不干涉我的工作。”在京剧表演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孟广禄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每一次演出都如履薄冰,不敢掉以轻心。“台上不能出一点错,这不像踢足球,一脚踢歪了也没事,还有机会扭转乾坤。如果在台上忘词了,或者唱不上去了,台下坐着几千人,你怎么办?谁能保证自己不得病?感冒了嗓子唱不了怎么办?所以每次演出前,我都会特别注意身体,比如戴个帽子防止着凉。说上台不紧张的,那都是骗人的,我没有一次是不紧张的。正是因为紧张的那种刺激,才能产生出来更好的艺术效果。如果都泄了劲了,唱戏也就出不来那股精气神了。艺术,是刹那间不可重复产生的一种美,每场戏都不一样,今天来的观众和明天来的观众不一样,艺术这种东西就是要不断磨合。我们演出离不开七个字,喜怒哀悲愁苦思,在这七个字里能体会到台上演出的手段和方法。你唱得舒服,观众也听得舒服。我不是为了出名才唱戏的,而是唱戏让我有点儿名气。在艺术上我对自己是苛刻的,就怕在台上有对不起观众的地方。作为一名演员,我对自己看得很平淡,我努力是因为我喜欢京剧。我想的更多的,是怎样在艺术上有更大的提高与发展,怎样用自己的艺术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怎样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更多地报答社会。”
  悉尼演出偶遇“洋票友”邓丽君万梓良成京剧粉丝
  对于唱戏,孟广禄一丝不苟,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真挚与执着。舞台上的他豪气威猛,走下舞台,他就是一个和蔼睿智的长者。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政治、文化事业。谈及京剧,他说演戏演到最后,是演文化。而在文化娱乐丰富多彩的今天,京剧这门曾经在老百姓生活中占据主导娱乐地位的传统艺术,在时代的浪潮中渐渐退至一角。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剧院的生意就开始凋零,京剧忽然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流行音乐,传统京剧正面临着整体上的困境。“我就不信哪首流行音乐能唱200年,但是京剧为什么能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它能把人生的喜怒哀悲都体现出来,京剧的思想是非常有味道的,需要我们慢慢体味。京剧本身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中的忠、孝、节、义本身代表的就是人的善良朴实,或在人生当中遇到的每个人物。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也有自己的思想,这在京剧里就能体现出来,把人的思想用唱段的方式通过声音、表演、眼神体现出来。京剧就是一种中国的大写意。它的笔法、功力,确实感染力很强。我也希望年轻人多把心沉下来,听听京剧,有很深的思想含义。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我们的京剧文化必须要保留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使观众真正地走入京剧?孟广禄认为,首先要了解京剧的历史,才能真正地感受它的魅力。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清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庆祝演出。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几个徽班也陆续进京。徽班进京本为进皇宫祝寿演出,但他们演罢祝寿戏并未返回家乡,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徽班进京之初,清朝统治尚在兴盛期,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社会稳定、商业繁荣,整个社会的文化积累已经很深厚。在戏曲方面,当时几乎全国大多数的地方剧种都在北京上演过了,戏曲艺术的整体繁荣给京剧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其他的说唱艺术如评书、相声、杂曲也都相当活跃,各个剧种之间、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和影响,正处在一个交融共享的繁盛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可以说京剧是南北民间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正是由于徽班有着丰富多彩的声腔曲调和大量题材广阔、情节动人、语言通俗的剧目和独特的武打技巧,演员又多身怀绝技,加之他们善于吸收其他戏曲艺术的表演特长,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对于京剧的发展现状,孟广禄认为,京剧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我希望年轻人能够吃苦,甘于寂寞,保护好京剧。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的局限性,京剧有着自己特定的表演手段和方式,只适合演历史。它是一门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如何将其传承下去,是京剧艺术现在面临着的问题。现在中国对京剧非常支持,领导们也非常重视。京剧艺术在国家及社会的扶植之下,一定会迎来新的高度。”孟广禄坚信,京剧有美好的未来。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香港演出的经历,孟广禄透露,还闹过不少笑话。“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团去香港星光剧院演出。当时觉得香港真是繁华,因为是第一次去,闹过不少笑话。那会儿我们没怎么见过落地玻璃,他们又擦得特别干净,后来走着走着就撞玻璃上了。还有一次,我们看到一个黑塑料袋,以为是送饭来了,结果解开一看都是垃圾。不过演出还算顺利,9天演了11场戏,场场爆满。万梓良、恬妞、邓丽君都来听我们唱戏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都非常热爱。我记得演出结束后,邓丽君还请我们吃饭,她穿了一身黑色小皮裙,还给我们唱了一首《小城故事》,我们都特别高兴。”
  在澳大利亚演出期间,孟广禄还遇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洋票友”,令他印象深刻。“我记得有一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结束后回到后台,看到一位澳大利亚的观众来找我,说是我的粉丝,看我的脸谱很有意思,想让我帮她也画一个,我就帮她勾了个脸。结果隔一天,又来找我了,我一看脸谱还在呢,说舍不得洗脸。所以说,咱们的京剧文化底蕴深厚,浓缩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海外能够引起共鸣,并不奇怪。关键是如何通过传承和创新,来保持住京剧强大的生命力,并将它发扬光大。”
  然而时代在变迁,花样繁多的各种艺术形式纷纷崛起,京剧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为什么欧洲人仍然十分重视和欣赏舞台表演?孟广禄认为,戏剧是永恒的艺术,艺术没有国界。“我经常出国演出,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到了美国,受欢迎;到了日本,受欢迎;到了德国,受欢迎……艺术确实没有国界。我很自豪,我可以有机会带着中国的文化走遍世界。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如何报答社会,如何给祖国一个交代。过一段时间我还要收徒,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每一次出国演出后,我都会认真总结每一个细节,并在实践中去认真体味,去尽快改进,去努力提高。振兴国粹艺术,我们都有责任,只有与时俱进地将京剧打造成世界品牌,让海外人士从看着新鲜到确实喜欢,才能在当地播下京剧艺术的种子。”
其他文献
1958年,一个叫渡边淳一的日本青年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了,他在一家矿工医院敞了一名外科医生。在世人的眼中,这是一份收入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可渡边淳一的内心里却十分纠结。  在大学里,他十分羡慕文学院的“文学青年”,经常为自己无缘坐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全力读文学,而只能啃—些枯燥的理化教材而愤愤不平。  成为一名医生后,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在他的内心深处,那个始终牵动着他的文学梦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一天,他
期刊
7月19日,南充市南部县河东镇一处拆迁安置房里,49岁的陈文珍显得有些沧桑……陈文珍,这个川东农村妇女唯一一次出远门,是随公公一同前往新疆料理前夫黄绍华的后事。那一年,她29岁,一个8岁女孩的母亲。“当时接到消息,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天都快塌下来了。”陈文珍说,黄家5个子女中,黄绍华是唯一男丁,排行老二,姐姐已出嫁,而公公黄国财当时已年过七旬,丈夫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时间回到1986年10月,
期刊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热播,网友们评周杰伦是“综艺咖”,此话一点不假。近几年,周杰伦的佳作少了,但他一直没被冷落。此次首秀导师,周董尽显段子手本色,冷笑话不断,萌翻众人。这些均说明己为人父且艺术气质良好的周杰伦,对音乐、生活均充满了激情。音乐不像文字,不像语言,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其内心的情调是首住的。有激情才有才情,才使他从一个草根小哥晋升到大神,事业家庭双丰收,可谓人生之大赢家。玩音乐、玩
期刊
6月里的成都溽热无风。成都图书馆“道德讲堂”的落地扇呼啦呼啦地转着,房间里坐得满满的。  下午两点半,人们等待的清瘦老人终于出现了,他穿着浅蓝色条纹衫、灰色裤子,腰带如同其他老人一样系得老高。这位老人就是流沙河。  众人向85岁的流沙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次他讲“唐诗三百首”,两个小时,他讲了五首诗,分别是刘禹锡的《蜀先主庙》、张籍的《没蕃故人》、白居易的《草》、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和李商
期刊
《我的母亲》是胡适创作的一篇记叙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名叫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胡适幼年丧父,母亲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在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时死去。她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合辛茹苦,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儿子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但又从不溺爱儿子;
期刊
记忆中的什刹海人民游泳场  说起什刹海周边的孩子们一年之中最主要的游戏,自然要数游泳和滑冰了。在20世纪50年代的寒暑假中,这两项活动也是我们胡同里的孩子们的最大乐趣。  那年月一到暑期,酷暑难耐,周边的孩子们便纷纷跳入长满荷叶、菱角的什刹海中打扑通、游狗刨。水中荷叶杂草丛生,常发生孩子溺水事故,也是周边家长老家儿最头疼的事儿。记得1950年,就在北京刚解放一年多,在前海西小海处,北京市政府就开始
期刊
空调房间里负离子甚少,缺乏负离子时,6小时后空气氧含量下降13%。  空调房温度较低,应多吃一些能温通经脉的食物,还应多喝温凉白开水。  炎炎夏日。“数伏”天的酷热让许多人喜欢贪凉,特别是更愿意躲在空调房里或电风扇旁。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风湿免疫专业博士董宏生告诉您:炎炎夏日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和电扇.如何避免不当使用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长时间开空调负离子少  董宏生指出:
期刊
父女太疯狂。“问题爸爸”鼓励法培养女儿  1996年10月,范姜国一出生在吉林扶余,身为父亲的东子(原名范景宇)正在西安工作。接到喜讯,东子彻夜难眠,趴在床上给家里写信:“爸爸会尽最大努力给你快乐,让你幸福、健康地成长!”  范姜国一在父母的疼爱下成长着,5岁那年,她写了第一张留言条:“爸爸妈妈:我下lou玩去了,别dan心!”文字下面还画着两个车轱辘,旁边站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一行小字“躲”
期刊
退役后,她经历了记者、学生、女足主教练、足协官员四个角色,每个角色她都演绎得十分精彩。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优秀女性非同寻常的足球人生……  作为昔日中国女足国家队队长,孙雯曾是中国女足标志性人物。1999年,她率领中国女足获得女子足球世界杯亚军,一人独进7球,包揽了女足世界杯“金球奖”和“金靴奖”。2011年12月,她被国际足联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佳女子足球运动员。2014年11月,她成为入选亚足
期刊
“即使最微弱的光芒,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电影《我是路人甲》中的经典台词。在影视圈,“路人甲”是群众演员的别称,没有台词,没有特写镜头,甚至露脸都是种奢侈。他们在荧幕上转瞬即逝,在星光背后默默无闻。当了37年法官的赵士轩在退休后毅然踏进“路人甲”队伍,“蹲戏”6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影视梦,更见识了一个法官永远也见不到的世界。  “拍大片儿”赔了40块钱  盛夏7月,北三环中路77号道路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