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形式的创意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学生带来历练能力的机会。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全面对接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是学习主体,自然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应围绕学生展开活动设计,使学习活动更高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活动;创意设计;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9068(2021)19-0022-0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历练的机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学优化,赢得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对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学习活动有特殊的参与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整合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一、整合活动资源,创设适宜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广泛搜集活动资源,以便做出最为合理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以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活动资源有不同的类别。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性筛选,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借鉴常规设计
  课堂活动要体现学科属性。在学习活动预设时,教师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对学习活动资源展开整合,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重要选择。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有筛选意识,根据以往常规设计进行必要的遴选,以提升设计的针对性。角色诵读、课堂演绎、话题讨论、课堂辩论、读写结合、主题发言、即兴作文、游戏竞赛等,都属于语文学科活动范畴。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观察进行朗读。学生对小蝌蚪比较感兴趣,朗读情感也比较丰富。于是,教师从语气、语调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传授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渐进入文本中。为调动学生朗读情感,教师推出比赛活动:“请大家自愿报名参加班级朗读比赛活动。我们要现场进行赋分评价,排出比赛名次,看谁能够获得朗读冠军。”任务下达后,学生都能投到朗读训练中,探索朗读的方法。教师深入课堂中,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观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比赛正式开始,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进入比赛状态,教师在评价中进行总结,确保朗读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运用朗读比赛展开教学调度,这是最为常见的常规性设计。
  (二)搜集活动信息
  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时,需要广泛搜集活动信息,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针对性。首先,搜集语文学科活动的最新信息,并进行整合,及时推出最新活动内容,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形成有效的训练。其次,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果教师能够推出多个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教学适配性会大大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会有所增强。最后,要对信息进行技术处理,改进活动程序,优化活动组织形式,以达成活动的目标。
  学习活动是否有吸引力,关键要看活动的形式是否有创意。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活动进行实践探索,以提升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识字环节推出歌谣,要求学生在朗读歌谣中完成识字任务。学生对歌谣比较敏感,识字学习顺利展开。教师出示歌谣:“有女就是娃,有水就是沆,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为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创编识字歌谣,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低段学生年龄较小,虽然不能创编出很好的歌谣,但在活动中能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科活动形式众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创新活动形式设计,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对接文本内涵、学生思维,以提升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认知。
  (一)对接文本内涵
  创新活动形式设计,教师要有对接意识,深潜教材文本,展开深度的阅读和探究。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有高度的切合性。因此,教师深入文本进行对接研究,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学习活动不能脱离文本内容而独立存在。只有展开多重对接,才能形成教学合力,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教材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深度解析教学内容,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也可以同桌合作演绎这个故事。学生开始思考和选择,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阶段。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确保学习的活动顺利展开。在复述故事时,学生大多是概述,不能讲清细节。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提醒学生,使学生的复述具体形象一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指导,学习活动进入高潮。学生对学习活动比较期待,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启动点。复述故事、演绎故事,这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教师集中推出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对接学生思维
  学生对学科活动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因此,教师要有学情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具体活动,这样才能创设最适合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活动的效度。在活动设置时,教师要注意对接学生的学习思维,考虑活动展开的客观条件。特别是低学段学生,对演绎性、游戏性、竞赛性活动有特殊的敏感。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维对接,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更加有效。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教师通过网络找到动画片《坐井观天》,并进行播放,让学生认真观看。低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动画片很感兴趣。在动画播放后,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逐渐理顺了故事的情节。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动画之后,同桌两个人演绎这个故事,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紧张地进行排练。课堂演绎属于表演范畴,需要学生形象思维的参与。学生很欢迎这样的学习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在学生演绎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学生能够登场演绎,就值得肯定和表扬,这是战胜自我的表现。   三、征询活动意见,拓展学科训练域度
  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设计时,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者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使活动更有针对性。
  (一)线上征询意见
  语文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时,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一是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搜集,对活动形式进行选择;二是引导学生展开信息搜集,征询更多适合活动方案的设计意见;三是扩大征询意见范围,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活动设计提供更多选项;四是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求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教师通过网络,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希望获得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经过交流,教师在众多推介中选择了哑剧表演这一形式。为让更多學生都能够获得体验的机会,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演绎这个故事——一个人负责朗读课文,其他人则进行哑剧表演,对故事进行展示。这些表演成为课堂的亮点。在朗读中,学生的目光都会聚焦在表演上。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借鉴他人的做法,推出了“表演 朗读”的形式,这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多种冲击。学习活动形式的创新,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切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活动。
  (二)线下征询意见
  利用网络搜集活动信息只是一种选项,线下征询活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深入学生展开学情调查,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参与课题研究,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研究,同样有收获。课内课外的广泛对接,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历练的机会。亲子阅读、延伸阅读、课本剧创编、读写训练等活动,需要有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有融合意识,以推动学科活动的顺利展开。
  学习活动有不同的展开方式,教师要做好筛选和优化处理,切准学生的关切点。如,在教学《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推出课外阅读材料的搜集活动:“借助课外多种信息渠道,搜集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传说等内容;同时,展开针对性阅读,将这些内容写在读书笔记上,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有很多传说。学生深入生活之中展开调查,能够收集到很多信息。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中,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的学生讲述大禹采用疏导的方式进行治水;有的学生讲述神话故事版,特别说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小组成员积极展开评价,课堂学习进入佳境。教师要求学生展开生活调查,以故事形式进行展示,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总之,学习活动启动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形式进行优化,根据活动进程做出必要的调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活动形式进行改造和优化处理,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慧君.精彩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0(14).
  [2] 李晶.论小学语文主题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J].亚太教育,2019(12).
  [3] 朱冠军.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39).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故事对低年级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统编教材在低年级选编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类文章。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借助生活理解词句、领悟表达、把握角色,这样能让他们展开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体验故事的画面感,获得对故事语言、人物和情节的深刻认知。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联系生活;故事讲述;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医学生价值观念的树立、职业规划的设计、道德品格的塑造、人文素养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医患矛盾的减少等。文章通过辩证地分析医学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为新时代医学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深入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数学实验教学,并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情况,以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适切性,使
[摘 要]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总希望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是那些情况很复杂的几何变形体问题,如果只是按照几何变换的过程一步步推理,那么问题将会变得无比困难,但忽略那些变化的表象,抓取不变的本质规律,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体积;几何问题;割补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29-02  《中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钟面的认识”学习的主要是认读时刻和计算经过时间。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也有一些困惑点。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儿童特点和数学本质,采用直观操作、化静为动、综合实践、语言跟进等系列学习方式,突破学生原有的困惑点,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钟面;时刻;经过时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文章对“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德育的融合策略进行探究。文章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了小学德育的内涵,要促进其与小学德育的融合,需要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进行渗透,即做到深入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培养对节日文化的积极情感,树立传承节日文化的意识,并最终落实到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行动上,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实现其德育价值。
[摘 要]为了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可通过利用数学实验素材、改编数学实验素材、开发数学实验素材、整合数学实验素材等策略,丰富数学实验资源,让学生在玩中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丰富;数学实验;资源;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06-02  “数学是思维活动,且是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即使需要实
[摘 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一个看似容易却较难教学的小学数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时,很多教师不经意中就会踏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比较常见的有:混淆上下位概念、导入设计简单、逻辑关系不清、低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只有在真正了解学情、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探究过程,才能有效避免各種误区的出现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章结合城乡接合部的教学条件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从多个层次分析了当前教学环境中的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城乡接合部的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转化策略,为具体解决城乡接合部的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提供了参考。
[摘 要]提升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其适切性。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适切性。也就是说,要赋予数学实验教学意义,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要去伪存真,提高教学内容的适切性;要突出自主探究,提高教学方式的适切性;要注重“分类+整体”,提高教学评价的适切性,使学生通过数学实验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