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气氛;活跃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進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这些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课堂教学,而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进行相关探讨。
一、以微笑的姿态面对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和力
以微笑来面对学生、对学生进行充满亲和力的授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微笑能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当然,这种微笑是真实的心理表现,是对学生的一种爱的体现,是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做表面文章。学生在这样微笑的课堂中学习会自认而然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经常板着面孔,学生看到老师都畏惧三份分,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以朋友式心态和学生交流,以微笑来面对所有的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轻松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他们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必要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形象化,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 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 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
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学生,激发兴趣
如果教师经常能以慈母般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学生,学生就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就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我们对后进生,要充分给予他体验成功的机会,善于抓住他课堂课上的点滴成功适时表扬。比如在训练朗读时,我们面对一些朗读比较差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今天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洪亮,比昨天进步多了。如果能将你的感情投入进去,那你的进步将是更大的了!” 听写生字时,我们可以说:“你今天错了两个字,比昨天好了,有进步!”我们也可以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然后说:“某某同学今天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答案很正确,我们鼓励他!”每节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就更加主动积极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恰当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輕易责怪孩子,而时时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总之,让语文课堂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及教师,使这三个要素都“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魅力四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气氛;活跃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進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这些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课堂教学,而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进行相关探讨。
一、以微笑的姿态面对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和力
以微笑来面对学生、对学生进行充满亲和力的授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微笑能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当然,这种微笑是真实的心理表现,是对学生的一种爱的体现,是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做表面文章。学生在这样微笑的课堂中学习会自认而然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感。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经常板着面孔,学生看到老师都畏惧三份分,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以朋友式心态和学生交流,以微笑来面对所有的学生、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轻松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他们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动手操作是调动课堂气氛的必要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形象化,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 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 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
五、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学生,激发兴趣
如果教师经常能以慈母般的眼光看学生,用赞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学生,学生就能尽情地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就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我们对后进生,要充分给予他体验成功的机会,善于抓住他课堂课上的点滴成功适时表扬。比如在训练朗读时,我们面对一些朗读比较差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今天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洪亮,比昨天进步多了。如果能将你的感情投入进去,那你的进步将是更大的了!” 听写生字时,我们可以说:“你今天错了两个字,比昨天好了,有进步!”我们也可以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然后说:“某某同学今天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答案很正确,我们鼓励他!”每节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就更加主动积极了。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恰当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輕易责怪孩子,而时时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总之,让语文课堂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及教师,使这三个要素都“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