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纳粹的大屠杀,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能从世界的各个地方得到不同的信息。每年的4月份,在美国、在欧洲、在以色列都有纳粹大屠杀的纪念活动。今年奥巴马对纳粹大屠杀发表了讲话。5月11日,一名89岁的纳粹嫌疑人还被遣送回德国受审。
而南京大屠杀,有关消息和报道相对来说却极其稀少。这大概应该部分归因于脆弱而敏感的中日关系和复杂而微妙的国际形势。此外,很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事情,这也使得“南京”成为被遗忘的故事。
最近,随着《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的热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话题热了起来。早在4月中旬,我作为媒体一员,参加了《拉贝日记》的首映式。当时首映地点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楼,还没有开演,小小的礼堂就座无虚席。《拉贝日记》此前在德国获得了多个奖项。整部影片实际上也是以西方的视角重复着《阿拉伯的劳伦斯》式的故事,那就是在德国纳粹大屠杀之前,中国曾经发生了一场类似的大屠杀,而在那次事件中,西方人扮演了“救世主”角色。
这是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拍摄的电影,中间还穿插了幽默的成分,如其中有一首讽刺希特勒的歌曲,就令观众席爆发出笑声。影片中对百人斩的描写,显然没有遵循历史事实,拉贝的司机在真实的历史中显然并不是被百人斩杀死的。这一血淋淋的场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被夸张了,但是比起冷冰冰的历史描述,要更加触目惊心。影片最后,更是有一段向《辛德勒的名单》致敬的场景,那就是难民们聚集在码头给拉贝送行,连台词和表现手法也与《辛德勒的名单》相似。
《南京!南京!》则是导演陆川试图用日本人的眼光来看那段历史。陆川说,之所以全部用日本本土人当演员,是因为只有他们眼中才能表现出那种“狠”来。而在整部影片中确实也是这样。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用今天日本动漫中常用的视角从下向上掠过的手法和类似卡通的音乐来拍摄和表现中华门外尸横遍野的场景。这样的场面在中国孩子们玩的游戏中似乎也见过,但是在70年前却是真实而血淋淋的事实。观众能不触目惊心吗?另一个场景是被国内影评人士广为诟病的长达十几分钟的“祭奠亡灵”的仪式。其实,影片中仪式参与者的眼神与今天靖国神社参拜者的神态完全一致。李缨耗时八年拍摄的纪录片《靖国神社》,也真实记录了靖国神社中的场景。如果不把靖国神社与南京大屠杀联系起来,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西方人甚至会感动于日本参拜者的“忧国忧民”。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南京!》甚至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而是拍给日本人看的,因为这是一部试图用日本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描述那段历史的尝试。
2007年的6月底7月初,也就是抗战爆发70周年之际,我曾经赴上海和南京,对幸存的几位“慰安妇”进行采访。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教授因为主编《新版教科书》被指“淡化历史”而引起争议,但苏教授是“慰安妇”问题的权威。他在上海师范大学几经周折、克服了很多困难举办了“慰安妇”相关文物的展览。我们当时采访到了一位幸存的前日军暴行受害者。她是一位非常坚强豁达的老人,有苦难的身世,是第一个站出来以慰安妇身份向日本索赔的人,早年她是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妇女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还不忘在胸前挂上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央军委给她颁发的抗日老战士勋章。这与通常我们认知的受害者形象有很大不同。
“南京”并不仅仅是纪念碑上黑色的300000这个数字,而是一部丰富而生动的多侧面的教科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以往对“南京”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死亡数字与程式化的官方措辞上,而从各个侧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似乎不足。如果每年都能有学者、媒体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不管是来自中国的还是来自西方或者日本的,以反思的态度回望这段历史,并且使这个话题继续下去,那么就会像西方认知纳粹大屠杀一样,有效防止历史重演。
偏颇来自于无知,无知来自于淡忘。而仅仅一个数字是不足以支撑铭记的。拒绝淡忘,我们还要做很多。
而南京大屠杀,有关消息和报道相对来说却极其稀少。这大概应该部分归因于脆弱而敏感的中日关系和复杂而微妙的国际形势。此外,很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事情,这也使得“南京”成为被遗忘的故事。
最近,随着《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的热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话题热了起来。早在4月中旬,我作为媒体一员,参加了《拉贝日记》的首映式。当时首映地点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楼,还没有开演,小小的礼堂就座无虚席。《拉贝日记》此前在德国获得了多个奖项。整部影片实际上也是以西方的视角重复着《阿拉伯的劳伦斯》式的故事,那就是在德国纳粹大屠杀之前,中国曾经发生了一场类似的大屠杀,而在那次事件中,西方人扮演了“救世主”角色。
这是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拍摄的电影,中间还穿插了幽默的成分,如其中有一首讽刺希特勒的歌曲,就令观众席爆发出笑声。影片中对百人斩的描写,显然没有遵循历史事实,拉贝的司机在真实的历史中显然并不是被百人斩杀死的。这一血淋淋的场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被夸张了,但是比起冷冰冰的历史描述,要更加触目惊心。影片最后,更是有一段向《辛德勒的名单》致敬的场景,那就是难民们聚集在码头给拉贝送行,连台词和表现手法也与《辛德勒的名单》相似。
《南京!南京!》则是导演陆川试图用日本人的眼光来看那段历史。陆川说,之所以全部用日本本土人当演员,是因为只有他们眼中才能表现出那种“狠”来。而在整部影片中确实也是这样。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用今天日本动漫中常用的视角从下向上掠过的手法和类似卡通的音乐来拍摄和表现中华门外尸横遍野的场景。这样的场面在中国孩子们玩的游戏中似乎也见过,但是在70年前却是真实而血淋淋的事实。观众能不触目惊心吗?另一个场景是被国内影评人士广为诟病的长达十几分钟的“祭奠亡灵”的仪式。其实,影片中仪式参与者的眼神与今天靖国神社参拜者的神态完全一致。李缨耗时八年拍摄的纪录片《靖国神社》,也真实记录了靖国神社中的场景。如果不把靖国神社与南京大屠杀联系起来,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西方人甚至会感动于日本参拜者的“忧国忧民”。从这个角度看,《南京!南京!》甚至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而是拍给日本人看的,因为这是一部试图用日本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描述那段历史的尝试。
2007年的6月底7月初,也就是抗战爆发70周年之际,我曾经赴上海和南京,对幸存的几位“慰安妇”进行采访。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教授因为主编《新版教科书》被指“淡化历史”而引起争议,但苏教授是“慰安妇”问题的权威。他在上海师范大学几经周折、克服了很多困难举办了“慰安妇”相关文物的展览。我们当时采访到了一位幸存的前日军暴行受害者。她是一位非常坚强豁达的老人,有苦难的身世,是第一个站出来以慰安妇身份向日本索赔的人,早年她是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妇女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还不忘在胸前挂上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央军委给她颁发的抗日老战士勋章。这与通常我们认知的受害者形象有很大不同。
“南京”并不仅仅是纪念碑上黑色的300000这个数字,而是一部丰富而生动的多侧面的教科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以往对“南京”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死亡数字与程式化的官方措辞上,而从各个侧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似乎不足。如果每年都能有学者、媒体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不管是来自中国的还是来自西方或者日本的,以反思的态度回望这段历史,并且使这个话题继续下去,那么就会像西方认知纳粹大屠杀一样,有效防止历史重演。
偏颇来自于无知,无知来自于淡忘。而仅仅一个数字是不足以支撑铭记的。拒绝淡忘,我们还要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