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与自贸区,乘势同行16载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cxy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区域合作的典范,中国—东盟合作不可不谈;而说到中国—东盟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与中国—东盟自贸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这一相生相伴的组合,更是有说不完的亮点与成果。
  2000年,中国提出了建设自贸区的构想;2002年,自贸区进程正式启动;2004年,东博会诞生。将东博会与自贸区连接在一起的,是时间的纽带,更是合作的大势所趋。
  东博会成功举办的16年,亦是自贸区协议红利不断落实的16年。历史和未来,东博会与自贸区一路乘势同行。
  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东博会设立的初衷与自贸区构想密不可分。2000年11月,中国提出了建立自贸区的构想。这是中国对外商建的首个自贸区,也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和中国已实施优惠贸易安排中受惠货值和关税减免额最大的自贸区。
  如此宏大的合作构想,需要一个务实有效的承载平台。自贸区建设涉及从谈判到决策的解决机制,如何让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直接见面,如何把政策和规划蓝图转化为双边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增长?这些都是摆在中国—东盟面前的现实难题。正如当时参与了自贸区谈判的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所说的:“在自贸区谈判伊始,我们已经在考虑如何以创新方式为自贸区搭建体现成果、深化交流的载体。”
  时势在呼唤一个有历史高度和维度的“载体”。在2003年10月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地点在中国南宁。
  2004年11月3~6日,岁月的指针,指向这一段日子。
  那一年,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悉数出席了首届东博会,并高度赞扬了这一由11国共办的合作平台。围绕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开辟农产品专题展区,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提前一年实现1000亿美元目标;旅游服务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让也成为首届东博会的亮点之一。
  此后的每届东博会,紧密围绕自贸区建设,创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在传统的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领域深耕细作,推动自贸区建成和升级发展尽心竭力,不断丰富着自贸区的内涵和外延。
  2019年的第16届东博会,设置7000个展位、共有2848家企业参展,举办90多场经贸促进活动,吸引了中国和东盟各国及区域外企业的广泛参与,东博会服务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迈出坚实的新一步。
  自贸区商机从这里传递
  自贸区建设,同向而行;东博盛会,高朋满座。每年的东博会喜迎八方来宾,经贸投资、服务贸易活动精彩纷呈,折射着对中国—东盟合作的强烈期盼,传递着双方合作的无限商机。
  投资合作一直是自贸区协定的重要内容,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一直是东博会的重要内容。16年来,东博会共收集国内外投资项目4.2万余个,推动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额近1800亿美元。累计举办投资促进活动近600场,累计签订投资合作项目近4000个,涉及港口合作、航运建设、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东博会期间的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已成为投资信息发布和项目对接的高效平台。
  自贸区协议的红利不仅是投资贸易便利化,更延及不断涌现新商机的服务贸易领域。而在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合作上,东博会更是起步早,收获丰。
  自贸区建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东博会就抛出什么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同年7月1日双方开始开放服务市场。东博会紧跟形势,在当年的第4届东博会上,首次设立了“魅力之城”专题,通过展示中国—东盟的城市魅力,亮出城市间全方位的商机,引发了东盟国家的热烈反响并取得了积极成效。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如期建成。在此背景下,第7届东博会新增了服务贸易专题,为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了便利。
  春種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6年来,东博会都将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了企业层面,成为自贸区建设实实在在的“助推器”。
  升级发展 合作共赢
  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这是中国完成的第一个自贸区升级协议,是对原有中国—东盟自贸区系列协定的丰富、完善、补充和提升,体现了双方深化和拓展经贸合作的共同愿望。
  作为自贸区升级发展的“助推器”,东博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助推自贸区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益于东博会伺机而动、顺势而为的升级发展理念。
  当前,东博会正在持续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自贸区建设。“我们将围绕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积极打造升级版东博会,进一步优化展览内容,强化贸易投资促进能力,延伸展会价值链,提升经贸成效,为实现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助力。”说到东博会促进自贸区建设的升级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信心满满。
  命运与共,前景相连。互惠互利是自贸区建设的题中要义,也是双方民众共同的追寻,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梦想。东博会这个舞台,有理念相通的志向,有拥抱合作的意愿,也有息息相通的民心。通过东博会,中国—东盟用“互利共赢”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将为之侧耳倾听。
  新时代,新征程。2020年迎来了自贸区建成10周年。第17届东博会将于9月18~21日在南宁举行,展会将围绕自贸区各领域合作,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魅力之城”5个专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博会将继往开来,继续以助推自贸区建设为使命,力促中国—东盟合作共赢。
  ·联系编辑:381428648@qq.com
其他文献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货物贸易就是其中收益最显著的一个领域。十多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从建成到升级,中国—东盟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也在一点点稳步向前。  第一步:“早期收获计划”  2002年11月,在柬埔寨举行的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10个东盟成员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如果说这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起点,那么“早期收获计划”可以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期刊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令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激发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但无论是贸易规模还是贸易范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丰收季节”仍然还在路上。  逐步自由化  在中国与东盟启动了自贸区建设进程后,双方于2007年签署了自贸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协议》,开启了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这种自由化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两个方面。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互相开放具体
期刊
在自由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评价一个自贸协定是否有价值,能不能惠及成员方、企业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当我们总结回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成果时,“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也时常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受益于“早期收获计划”及关税的大幅削减,在中国—东盟货物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农产品贸易显然成为最早“见效”的合作领域之一。从价格更实惠的热带水果,到品种更多样的冰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阴云不仅没有阻隔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反而让双方的经贸关系更为升温。2019年1~11月,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达32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国从东盟进口达2549.5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方顺差681.4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425.7亿美元增长60.1%。  在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
期刊
For China’s Guangxi Liuzh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2019 is a year of remarkable accomplishments, in which it achieved the continuous growth amid the depress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期刊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于2019年12月11日出席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听证会,回应西非国家冈比亚提出的“缅甸对罗兴亚人进行种族灭绝”指控,这也是首次由国家首脑而非仅派遣律师团到国际法庭辩护。昂山素季这一举动让这场诉讼引发了广泛关注。  英国路透社:昂山素季亲自前往海牙为缅甸政府辩护,令人惊讶,而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她在西方政府眼中的形象。昂山素季原先被西方世界认为是缅甸民主运动领袖,因此饱受赞誉。但
期刊
每年1月4日是缅甸重要的公众假日——独立日。在这一天举行庆典能令缅甸人民加深对国家独立历史的记忆。节日当天,缅甸政府会在首都举行游行纪念仪式,总统和副总统要发表致辞,民众也都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庆祝活动。有趣的是,这一天人们不會放烟火,而是通过玩游戏或举办社区娱乐项目来与亲朋好友欢度假期,共同纪念这个对国家意义非凡的日子。独立日期间,全国各地的街道会被划上很多白线,人们会自发组织在白线上举行如赛跑、跳
期刊
数字经济是近年来不断被提到的热词,它代表着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弯道超车、抢抓未来发展的机遇所在,而合作已经成为更好地把握机遇的有利途径,正如中国—东盟所做的那样。  数字经济: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  2019年11月初在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确定,2020年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建议,积极推动双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
期刊
2019年年末,新加坡的贸易前景看起来似乎相当黯淡,因为新加坡的出口已经连续8个月呈现下滑。  这并不稀奇。新加坡属于小型经济体,其贸易的风险敞口高达GDP的396%。如果全球经济发生动荡,新加坡遭受的打击将是最严重的。  面对当前中美贸易战以及世界各地保护主义的抬头,新加坡应该做好准备以应对前路坎坷。  前路上的一点光明?  当然,乌云背后有阳光。2019年11月初,15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泰国曼谷
期刊
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依旧纷繁复杂,当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进一步挑战时,有人选择筑起防护的“高墙”,也有人选择推开“开放”的大门。虽然多哈回合谈判目前没能给我们一个答案,但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日渐成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方式,各经济体商谈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多双边自贸协定相继达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些许暖流。  而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