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解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逐步推进与落实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发重视。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水准已经成为衡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信息技术在该教学模块中的应用途径,为相关教师高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水平,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方法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8
   小学数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推理判断能力、建模能力、化归能力等数学素养雏形的重要学科。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借此整合上述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内容。而具备精简性与高效性的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助力。
   一、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联系能力与问题发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并多以任务形式令学生进行回答。在倡导学科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教学选择,并且其在构建问题情境方面的优势,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更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键。同时,相较于语言阐述或板书形式,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内容可控性更强,便于教师从各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内容,进而建立课程知识内容与问题的多元联系,综合强化学生学科素养。
   二、信息技術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问题启发性不足
   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教学形式虽与传统教学形式不同,但是其本质属性仍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一种延伸,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科素养培养工作的新型教学培养方式。但是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时,过于偏重信息技术表现形式本身,而忽视了其问题情境内容的启发性,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不能有效调动数学思维,从问题内容延伸至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削弱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二)问题衔接性不足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其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以及问题内容与数学形式的有效转化。而在目前的解决问题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并未针对整体教学机制完善各课堂问题之间的衔接内容,导致信息技术应用下的问题教学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问题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问题情境,成为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作用的关键。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多元化问题情境是新型数学课堂必备的教学元素。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化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背景,提炼问题内容,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数学表达形式,便于学生体会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从数学思想角度出发,合理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处理问题[1]。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中单一的问题情境内容,信息技术呈现的多元化问题情境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活跃性方面无疑更具优势。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多的教学切入点,便于教师渗透各类数学思想内容,全面提升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强化解决问题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置问题递进顺序
   相较于其他认知学习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递进顺序合理性的需求较高。混乱无序的问题设计,是学生通过问题构建新旧知识内容联系的主要认知障碍之一,同样也是学生无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立完整数学思考内容的主要原因。信息技术自身的可控性可针对该情况发挥作用,即在明确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将问题内容依照特定认知发展顺序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在更具衔接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可提升自身问题思考分析效率,逐步延伸数学思维,有效锻炼自身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通过直观观察问题呈现顺序,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结构,并在长期教学影响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在脱离解决问题教学环境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自发调用该问题思维模式进行数学学习,有效延续了解决问题环节的教学效果[2]。
   (三)有效利用师生互动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而小学生注意力分散、认知水平不足、知识联系能力有限,极易导致不能及时消化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内容,削弱该环节的教学效果。而师生互动作为教师建立知识信息传导与反馈渠道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解决问题教学环节结合的过程中尤为关键。基于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与特定信息技术形式的师生互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促使其紧跟信息技术呈现的内容进行思考,降低外部环境与主观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学生在解决问题环节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为其提供学习引导,保证学生在该环节可以得到有效的思维锻炼,而非被动地应对问题任务。除此之外,师生互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便于学生将教师提供的问题内容转化为自身思考认知的问题,在加深知识印象与理解的同时,也便于学生初步掌握抽象思维与化归数学思想,为其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奠定基础[3]。
   (四)建立动态成长档案
   解决问题作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板块,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工作并不局限于某一堂课或某一章节,而是贯串整体教学生涯的教学线索。事实证明,过于偏重将信息技术与特定解决问题环节相结合的教学眼光,不仅使得该教学环节局部性过强,切断了各教学阶段之间的联系,还令学生处于片面化学习状态当中,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思维发展机制。而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制定的动态成长档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解决问题学习内容的递进发展顺序,促使其以此为基础,重新梳理数学知识脉络,进而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问题解决档案信息审视自身学习情况,分析自身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变化,进而结合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及时弥补自身解决问题的短板,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逐步提升问题质量层次创造有利条件。    (五)实施项目学习法
   相较于其他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对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与持续性要求较高,而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状态,学生自主思考空间受限,难以通过自主思考处理解决问题,导致其数学思维逐渐僵化。而项目学习法、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将问题内容转化为特定项目探究主题,进而借助信息技术呈现问题框架,确定项目学习思路,最终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项目学习法的合理引入,可凸显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其挖掘思考分析潜力与创造力,进而提升其数学思维水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切实强化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六)改变课堂角色比重
   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由教师向学生灌输问题内容与解答内容的单一传导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并且在新的解决问題教学标准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更侧重于发挥引导作用。而借助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改变课堂角色比重,建立双向传导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由“问题接收者”转变为“问题提出者”,一方面可切实提升问题处理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为改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比重,提升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内容,可帮助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审视数学问题,并结合自身数学思考内容,将其转变为新的问题形式,进而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真正掌握课堂问题的精髓。
   (七)丰富教学评价内容
   与语言评价形式相比,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内容的有机结合,为解决问题环节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价环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认知不足,相应信息技术应用内容停滞不前。以信息技术形式改变教学评价呈现方式,一方面可提升教学评价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另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评价内容,便于其参照相关信息对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准确定位,进而结合具体问题内容分析自身在应用数学知识时出现的错误,并在趣味性教学评价的纠正与鼓励下,及时寻求帮助,及时走出思维误区,综合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与数学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环节的优化工作尤为关键,而信息技术作为新型高效教学辅助工具,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得到更多关注。教师应综合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应用、学生认知能力成长发展这三者的联系,建立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框架的新型教学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更立体形象的问题解决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稳步提升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强化自身学科素养,为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吉亮.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130.
  [2]杨彦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44.
  [3]林桂洪.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36.
  [4]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6):89.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其他文献
摘 要: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进行培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涵盖了十分丰富的美育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点,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体会美、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文章分析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以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 要:在初中数學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变革数学教学方法,科学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将数学内容直观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信息技术逐步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它摆脱了传统层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时空禁锢的弊端,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条件。而微课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兴產物,其优势在于通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展现,使教学问题更具针对性,也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文章分析阐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相
摘 要:将互动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初中生探究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关注互动教学的作用价值,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结构。文章分别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互动的推进与优化角度出发,探究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用互动教学方法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作文分值占高考语文试卷总分的百分之四十,学生作文的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影响着学生的升学,甚至是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文能力反映着学生的语言功底、语用水平、文化修养与思维品质,作文水平是一个人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无论是从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提升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成绩提升的角度,都应该坚持作文教育引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基本教育规律,在教学中关注作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与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为专业教学所服务。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制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低下,并且难以为专业服务,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对此,教师以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对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摘 要: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意象活动,是学生渴望学习数学知识,且有效发展数学能力的行为动力。当拥有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时,学生可以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在课堂中主动与教师探讨交流,并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所以,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但兴趣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和动态特质,学生每一阶段对于数学的认知和投入都会有变化,影响了学习效率。因此,关于小学生数学兴
摘 要:在小学整体教育质量稳定提升,教育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小学语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工作愈发重视,逐步脱离简单的知识传授层次。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构建起文字、人文精神、生活实际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文章探究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途径,旨在为相关教师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摘 要:质疑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质疑意识的缺失,是当前初中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思维僵化等问题出现。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探索树立学生质疑意识提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给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文章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探寻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更为科学的新型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31-0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