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制作探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微课制作主要存在偏重形式,忽视内容深入;偏重讲授,缺乏课堂互动;偏重知识呈现,忽略联系生活实际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制作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精准选材,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分层教学助力个性发展,切合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创设具体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等策略来提高实效。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微课制作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54-03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整合并进行有效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可见,深度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有重要作用。微课篇幅短小,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为其进行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改进和完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小学数学微课制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课制作偏重于形式,忽视内容深入
  微课教学是指教师将精心制作的课件录制成视频,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微课教学中,课件与视频的精致程度固然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微课制作的重心。我们知道,微课制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辅助教学,但过于看重微课课件的精美、微课视频的“炫酷”,将重心过多放置于如何让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会使教师忽视微课教学本质的“教学”二字,忽视微课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若长时间将教学重心偏向形式的微课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浮于表面,而非内在具有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二)微课偏重讲授,缺乏课堂互动
  微课教学可以用于课堂的三个环节:第一,课前预习环节,教师播放微课视频介绍本课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第二,课中学习环节,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呈现并讲解本课知识点、介绍易错题型;第三,课后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本课知识结构并强调重难点知识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微课视频以及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教学时,更多的是以“灌输式”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看、听,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机械化、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阻碍学生主动进行深度学习[1]。
  (三)微课制作偏重于知识呈现,忽略联系生活实际
  微课教学可以通过视频呈现知识,将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往往容易忽略将微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考虑如何将知识化难为易、以简驭繁时,容易忽略将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重要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解答各类例题,还要使其学会将各种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忽略微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最终学习目的的达成。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制作策略
  (一)教学内容精准选材,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實现知识的迁移与融合。微课视频时长比较短,若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某个知识,教师选择微课内容时就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着眼于教学重难点、易错易混点等,使微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构建新知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围绕数学概念选题,将抽象知识直观化
  数学知识中存在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使他们难以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教授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课,降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难度。例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利用动画反复演示多种情况下两人或两车相向(面对面)而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相遇”的含义[2]。
  2.围绕教学重难点选题,把主要知识探究化
  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重难点,而这些重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不可否认,重难点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块“硬骨头”,也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教学时间。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可能只有10~20分钟,基础稍差的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能听不清楚或听不懂。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这样学生就可以使用微课回放功能多次观看,直到自己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学生很难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这部分知识制作成微课,在微课上清楚地展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标准,让学生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使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这一教学难点[3]。
  (二)分层教学助力个性发展,切合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基于其基础,提出相应的深度学习要求,制订对应的发展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级:低层级、中层级以及高层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对微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分层设置,切合学生个体需求开展微课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教学目标分层,激发各层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教学设计都有其教学目标,微课教学的设计亦相同。教师可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4]。对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应让其认识到自己也可以学会知识;对于基础扎实的中层级学生,教师可在其“学得会”的基础上为其巩固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引导其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牢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进一步挖掘数学的本质,发展其数学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照顾到不同层级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相关内容的巩固教学时,教师可以制订以下三个分层教学目标:第一,低层级学生能够正确地列出小数加法笔算式子;第二,中层级学生能够准确进行小数加法运算;第三,高层级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小数加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分层目标由易到难设计微课,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知识点和例题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分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知识进行提升和拓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加入分层拓展,可以引导相应层级的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拓展、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5]。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的加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在微课结尾给出不同难度的思考题,如“你能不能自主完成课后习题1?”“在学完今天的知识后,你觉得这些算式和以前你学习的算式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创设具体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化为生活中的一项技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深度学习的内涵则是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对于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的微课,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将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利用微课进行深度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高的要求,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对微课的利用率不会很高,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类学生。综合以上两方面,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时,需要做到图文并茂以及符合学生的兴趣取向,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要适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微课教学设计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基础教育中,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潜在的数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学素养。教师通过情境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知识难点,也可以让其感受到“枯燥”的知识其实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小助手”,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相关内容时,教師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创设家长带学生来一家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挑两样自己喜欢的文具。这时,教师出示带有小数的文具价格,让学生计算自己所选的两样文具的总价,得出正确答案才能带走文具。
  2.情境导入,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以及微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6]。一般微课的时长为5~10分钟,特点是时间短、重点突出。在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往往会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微课教学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看。在微课教学中设计与导入情境时,可以穿插师生的互动,从而改变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沉默”的现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教师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在视频上添加字幕“你也拿起笔跟着教师一起动手吧~”“可以小声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哟~”,让视频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微课的生动。
  3.渗透数学文化,助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数学文化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在每单元结束处均以插画的形式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并配文“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给予学生讨论空间。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可以将本章重点内容通过动画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小结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置“我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立体图形”“我知道怎样把球放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实践感受数学文化,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三、小学数学微课制作的注意事项
  微课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相比,其特点和优势相当突出,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足以及教学设施缺乏等因素,小学数学的微课制作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教师在制作小学数学微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要使微课视频容易被学生学习和接受;第二,教师不要片面地把微课视频或PPT制作的精美程度当作微课制作的重点,这样容易忽视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使用微课教学后应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微课的制作设计。
  结 语
  教师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课的特点满足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需求,在教学设计、教具制作以及微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师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鹏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8):133-134.
  [2]褚春红.小学数学微课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8):50-52.
  [3]张 为.微课在小学数学课中价值的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刊),2021(1):6,8.
  [4]王 芸.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276.
  [5]陆紫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34.
  [6]刘翠莲.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10.
  课题项目:本文是肇庆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应用研究”(S202010580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晓彤(1999— ),女,广东汕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张丽娟(1998— ),女,广东云浮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通信作者:林叶舒(1977— ),女,广东罗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关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标准,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这三个方面。这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求同存异,从主观上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学校的音乐教学应该以课堂活动为主,以校内音乐活动和校外活动为辅,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文章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从实际情况出发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创新型人才匮乏等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解决这些问题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当今学术界乃至社会的一个热议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了思维品质的内涵,其次对我国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
期刊
摘 要:小学文言文教学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课程资源的有限性,着力开发小学“文言文”主题校本课程是有必要的。文章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对象的丰盈、课程对象关系的设定”等方面出发,对小学“文言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言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新課改持续开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理念、方法等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阅读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向小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其核心素养、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些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基于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改进方法,以此来确保各项阅读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强化小学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习作是语言运用的具体表现,也是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习作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为此,从小学阶段起,强化学生习作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文章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习得阅读方法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家长应形成合力,对低年段学生的阅读适时进行指导。指导策略可从课内、课外两方面下功夫,课内,教师应巧用统编教材,多管齐下;课外,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对学生的示范引领,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阅读活动。  关键词:新时代;低年段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展开,通过具体的课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针对文本提问的方法。但是,仅靠对教材的学习并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结合整本书阅读的推广,笔者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应用“提问策略”设计“推荐课”“分享课”和“总结课”三个阶段的课型,鼓励学生从作品的不同角度提问,创设互动交流环节,适时点拨梳理,使学生在互问互答、交流碰撞中学会提问、乐于
期刊
摘 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文章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实验学校五年级1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一学年的拓展训练教学,对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教学,并对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群体意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并且进行拓展训练后的学生整体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幅度提升,
期刊
摘 要:教学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进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仍存在目标意识不强、表述不清、三维目标割裂、目标过多过杂、目标与教学内容脱离等问题。文章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两篇课文为例,拟从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体例、文本特点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制订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南、评价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课后检测与辅导是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不恰当,致使很多数学教师的课后检测和辅导难见成效。文章从引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及注重举一反三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于新高考背景下怎样做好高中数学的课后检测与辅导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课后检测;课后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