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要注重通过文化熏陶、舆论导向、课程渗透、活动领悟、实践体验路径。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应遵循多元化、多样化、隐性化原则。
关键词: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路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8-03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务高职校”)高度重视“仁”文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教育引导,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仁”文化体系,努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孕育“仁”文化的摇篮。建设“仁”文化园,谱写“仁”赞歌,塑造雷锋像,开设雷锋精神宣传栏,大力弘扬雷锋仁爱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以“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新)为目标的育人文化体系,浓郁文化氛围。
仪式文化感染。仁爱仪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心理内化力,可使仁爱理念具体化,融入现实生活,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以感染、启迪和塑造学生。[1]扬州商务高职校经常举办一些仁爱活动仪式,如爱心志愿者宣誓仪式、“5.12”慈善一日捐捐赠仪式、“三困生”结对帮扶结对仪式等“仁”文化教育。
行为文化示范。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师德师风的垂范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身实践。通过“师德标兵”、“感动学校教师”等评选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做学生仁爱的导师,成为展现仁爱精神的典范。
仁爱行为示范。学校仁爱行为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扬州商务高职校从仁爱精神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帮扶计划,与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办学,给予师资、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长期接收海南儋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新疆地区教师来校参加师资培训;实施“春蕾”计划,免费招收失学女童来校就读,千方百计帮其就业创业;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退伍士兵、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这些仁爱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舆论导向。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仁”文化系列宣传讨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使学生了解“仁”文化的内容、意义和要求。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升旗仪式、周末素质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利用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和讨论。
编写文化读本。阅读对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扬州商务高职校自编诗词读本,组织学生开展的经典文化晨读活动已成为一大特色,学生受益匪浅。
借力信息平台。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仁”文化教育,借助手机和网络信息平台传播“仁”文化,收效明显,如群发手机信息、开通微信公众帐号、组建QQ交流群、建设专题网站等。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与移动、电信、联通等多家通信运营商校园厅的合作关系,定期向全校学生手机发送“仁”文化教育信息。作为江苏省“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首批试点学校,该校积极尝试运用这种新型的学习分享互动平台,推进“仁”文化教育。
3.课程渗透。
课程内容与“仁”文化融合。课程教学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扬州商务高职校教师在德育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中,将“仁”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植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对仁爱的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取向,让学生自省,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超越自我。
4.活动领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仁”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开展“仁”文化主题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仁”文化教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仁”文化的内涵。
开展专业展示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烹饪专业学生开发“仁”文化主题菜肴,旅游专业学生策划“仁”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网页制作,动漫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漫画创作,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剪纸创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仁”文化教育融入专业展示中,一举两得。
5.实践体验。
扬州商务高职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仁爱实践中体验爱的情感,内化仁爱意识,体会助人的快乐、爱助的温暖,培养创造爱的能力。学校“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长期开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的实践活动,已成学校活雷锋品牌。志愿者依托专业技能,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聋哑学校,各展神通:“小红帽”时常活跃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协管交通,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定期为社区清洁卫生,绿化家园;在街道进行普法宣传、营养咨询活动;烹饪专业的“小红帽”经常为社区、福利院老人们送去自己制作的点心和烹制的可口佳肴;美容美发专业的“小红帽”长期为老人们修理发鬓、修剪指甲;工艺美术专业的“小红帽”不间断为孤儿院、特殊学校孩子们带去亲手制作的剪纸和泥塑,带着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积小善成大爱,融化为心灵深处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
(二)家校联合,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家长形成共识,共同参与“仁”文化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认识到“仁”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仁”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路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68-03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务高职校”)高度重视“仁”文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教育引导,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1.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仁”文化体系,努力让校园文化成为孕育“仁”文化的摇篮。建设“仁”文化园,谱写“仁”赞歌,塑造雷锋像,开设雷锋精神宣传栏,大力弘扬雷锋仁爱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以“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新)为目标的育人文化体系,浓郁文化氛围。
仪式文化感染。仁爱仪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心理内化力,可使仁爱理念具体化,融入现实生活,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以感染、启迪和塑造学生。[1]扬州商务高职校经常举办一些仁爱活动仪式,如爱心志愿者宣誓仪式、“5.12”慈善一日捐捐赠仪式、“三困生”结对帮扶结对仪式等“仁”文化教育。
行为文化示范。扬州商务高职校注重师德师风的垂范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身实践。通过“师德标兵”、“感动学校教师”等评选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做学生仁爱的导师,成为展现仁爱精神的典范。
仁爱行为示范。学校仁爱行为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扬州商务高职校从仁爱精神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帮扶计划,与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办学,给予师资、技术、资金方面的扶持;长期接收海南儋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和新疆地区教师来校参加师资培训;实施“春蕾”计划,免费招收失学女童来校就读,千方百计帮其就业创业;利用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退伍士兵、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这些仁爱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舆论导向。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仁”文化系列宣传讨论活动,营造舆论氛围,使学生了解“仁”文化的内容、意义和要求。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升旗仪式、周末素质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利用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和讨论。
编写文化读本。阅读对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扬州商务高职校自编诗词读本,组织学生开展的经典文化晨读活动已成为一大特色,学生受益匪浅。
借力信息平台。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仁”文化教育,借助手机和网络信息平台传播“仁”文化,收效明显,如群发手机信息、开通微信公众帐号、组建QQ交流群、建设专题网站等。扬州商务高职校利用与移动、电信、联通等多家通信运营商校园厅的合作关系,定期向全校学生手机发送“仁”文化教育信息。作为江苏省“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首批试点学校,该校积极尝试运用这种新型的学习分享互动平台,推进“仁”文化教育。
3.课程渗透。
课程内容与“仁”文化融合。课程教学是“仁”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扬州商务高职校教师在德育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中,将“仁”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植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对仁爱的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取向,让学生自省,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超越自我。
4.活动领悟。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组织“仁”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开展“仁”文化主题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仁”文化教育,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仁”文化的内涵。
开展专业展示活动。扬州商务高职校烹饪专业学生开发“仁”文化主题菜肴,旅游专业学生策划“仁”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网页制作,动漫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漫画创作,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仁”文化主题剪纸创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仁”文化教育融入专业展示中,一举两得。
5.实践体验。
扬州商务高职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仁爱实践中体验爱的情感,内化仁爱意识,体会助人的快乐、爱助的温暖,培养创造爱的能力。学校“小红帽”志愿者协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长期开展“学习雷锋,德润商校”的实践活动,已成学校活雷锋品牌。志愿者依托专业技能,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走进聋哑学校,各展神通:“小红帽”时常活跃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协管交通,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定期为社区清洁卫生,绿化家园;在街道进行普法宣传、营养咨询活动;烹饪专业的“小红帽”经常为社区、福利院老人们送去自己制作的点心和烹制的可口佳肴;美容美发专业的“小红帽”长期为老人们修理发鬓、修剪指甲;工艺美术专业的“小红帽”不间断为孤儿院、特殊学校孩子们带去亲手制作的剪纸和泥塑,带着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积小善成大爱,融化为心灵深处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一份深沉的爱。
(二)家校联合,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家长形成共识,共同参与“仁”文化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认识到“仁”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仁”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