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落实有效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应用广泛,初中学生正好处于这种最富创造力思维的阶段,新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都存在很大的内在潜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我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1.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是创造性思维于数学中的体现;数学创造性思维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相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的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数学创造性思维既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又从属于数学思维,所以它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也体现深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数学思维品质。然而数学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又有区别于其它思维形式的特征。
  2.1特征一 数学的发明是在形式、结构上的为数学美所控制的选择
  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或发明都是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的。发明创造就是发现各种形式的组合,并且选择那些有用的组合加以保留利用,排除那些无用的组合。所以,发明就是选择,而选择是被科学的美感所控制的。
  2.2特征二 数学的创造是思维自由想象基础上的构造
  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对象极大的简化和纯化。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与想象物,它以逻辑上无矛盾为必要条件。因此,没有一种心理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内在的本质。想象能使人开拓崭新的思路,开创新的探索方向和研究领域,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想象与构造是基于深刻逻辑分析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想象推动创造,创造得益于想象。
  2.3 特征三 数学的发现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
  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既要靠发散思维也要靠收敛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得猜想,靠逻辑推理来证明。
  3.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既是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是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巧设悬念,提高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3.2精选习题,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与不同的方面,即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进行思考。数学发散思维表现为依据定义、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不局限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3]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1)是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
  (2)是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发散
  (3)是对图形进行发散
  (4)是对解法进行发散,即一题多解。由此就产生了一些做法。
  3.2.1精心设计习题,激发发散性思维
  习题的设计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习题。在选择习题时有意识地偏重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并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解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就这样学生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本题的学习,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2.2运用变式,拓展发散思维
  “一题多变,变中有序。一方面可从变中创设争论的气氛,激发辨析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让他们兴趣满怀地参与数学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分散、单一的知识导向结构化、系统化和规律化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的适当改变得出新题目,在题目的演变中使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拓展思维的深广度。
  3.2.3讲究解题策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解题策略作为一种策略性数学知识信息,其在解题者认知结构中的储备状况,事实上不仅决定着数学问题能否被解决,同时也是影响数学问题能否被创造性解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尽管对于一个具体数学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可能均能获解,但往往由于体现出的智慧程度不同,从而反映了解题者不同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3.3抽象问题趣味化,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使数学的抽象定义、枯燥的公式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通过趣味化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数学创造性思维。
  当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思维品质尤其是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广阔性、变通性等的全面优化来实现。良好的思维品质才有可能在数学题解中显现出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征。
  3.4利用反思,培养数学思维的创造能力
  “ 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背景、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主题性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好教学反思,将不断地促进学科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4.1重视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
  在课堂教学方式,教育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只有对每一次的教学流程,教育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及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解完的问题再一次的思考、分析、对比,并能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最后自己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通过将结论的发现权交给学生的这一做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升华。
  3.4.2注重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的培养
  农村学生的特点之一是更多的依靠老师的讲解,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师的催促之下完成学习任务,其个体的主动性尚不能很好的发挥。我作为数学教师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后的反思习惯。反思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创新活动,是数学活动的动力,因此,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必须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学会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解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解题的质量;不能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当然,也不能埋头做大量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总结。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能力,就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总之,数学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佳途径,作为教师应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努力把握知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结合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主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素质。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切入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升华,对于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如何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一直是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然而数学问题情境是多元的,重要的是看其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数学,获得数学并起到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必须遵守情境的真实、简短、能引起数学思考三个原则,科学的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被动语态是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一个重点,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在高考中也非常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被动语态的构成。用法,教法和几种特例。  关键词:被动语态;用法;教法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说明句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动词形式为主动语态(The active voice);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动词形式为被动语态(The passive voice)。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与目标的设计上,突出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培养,策略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而写作能力又是这一综合能力最集中的表现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非常职得我们研究的。本文是笔者通过对黔江区民族中学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英
期刊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
期刊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普遍感觉时间紧,任务重,而且班级内学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差距不断拉大。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复习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掌握和遵循数学复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此,我对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谈谈我的体会和看法。  1.查缺漏和纠错误。  这是复习前的第一步,决定着复习时重难点。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
期刊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前言部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前后出现达六次之多,可见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具有前瞻性,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极为必要。尤其物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甚是求之若渴。就此,结合我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传统教学;物理教学  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知识量、信息量更新翻番迅速,新技
期刊
摘 要: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后天的教育使教育个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阐明了教育对人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教育的原本是塑造完整的人格,追溯到孔孟思想,就是培养出有仁、乂、礼、智、信的人。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培养三个部分。他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在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所谓“本源性”的道德意识,这种
期刊
摘 要:在本文中,我们较系统的研究了数列与一元函数一致连续的关系、平面点列与二元函数一致连续的关系、空间点列与三元函数的一致连续的关系、一般点列与多元函数一致连续的关系,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一般结果.  关键词:数列;点列;一致连续;关系  一、关于数列与一元函数一致连续的关系。  关于数列与一元函数一致连续,在文中 有下面的结果。  定理1 设 定义在有限区间 ,若对任一收敛数列 ,极限 都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