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广西特殊教育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任务与需求,论述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并提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对策:区域性共同体发展与虚拟学习共同体发展及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相结合。
【关键词】广西;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策
1. 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的“双重弱势”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广西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壮族自治区,跟沿海发达城市与地区相比,其信息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导致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也相对落后。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跟一般人相比,残疾人这个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筹码,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非但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反倒显出越来越自闭的倾向。信息时代的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着“双重弱势”:其一是作为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其二是特殊儿童群体与一般儿童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
在信息鸿沟的不断加深中,教育分化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改变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双重弱势的局面,不仅对促进广西教育公平、促进特殊儿童社会融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改善我国落后地区特殊儿童的处境,促进社会融合也意义十分重大。
在进行感性大声呼吁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特殊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来实施这种向信息化迈进的特殊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来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显然,经过这一连串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时代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为本,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和对策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
2. 广西特殊教育概况及存在问题 广西特殊教育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广西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两份决议明确特殊教育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指标。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以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为主体,其中,聋哑学校3所、弱智学校14所、综合性学校38所,没有盲人学校,另有20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26个。2007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3526人,其中,小学、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分别为11910、182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563人,小学附设特教班学生159人,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分别为8372、1432人。另有民办特殊教育学校3所,学生205人。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2879人,占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1%。【1】
广西特殊教育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明显也最普遍的应该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因为特殊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还需要娴熟的个别化教学和康复训练专业技能。张进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有:师资严重缺乏;特教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2】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大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需要把本土的实际情况嵌入到国家乃至国际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上文已经提到,特殊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提高教育技术的能力。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已经纳入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领域中,并且成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
(1)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从宏观上来看,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国际视野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在由多国专家参加的国际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先后于2001年和2006年出版了分析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pecial Education)和专门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ICTs in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该报告和教程呈现了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当前状态、主要趋势和的国际经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准备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使缩小和普通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差距,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的发展。【3】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以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的现代化。【4】2008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第二届全国特珠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活动,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活动成功展示了特教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及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水平。
从微观上来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为对一线特殊教育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能力最重要的素质,是能够把一堂课课上好的重要保证。特殊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为目标,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康复训练技能等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的策略与方法。特殊教育更注重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个别化差异明显的学生面前,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不同的康复训练技能,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去适应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2)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对策。从宏观和微观来审视,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都是任重而道远,因此,笔者只是就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这个主题提出以下对策:
①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该是建立区域性的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带动全区的教师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就是使教师在物理空间中集聚在一起,以发展特殊教育的“共同愿景”为导向,以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为标志,以“协商”为实践的机制,以“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点,围绕特殊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对话”,在丰富实践与充实理论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师资配备不足、力量薄弱等现象。广西也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很少,普通高校也没有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2009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级成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班开班典礼在广西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全区各特教学校、康复机构的63名学员成为首届新生。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以广西教育学院为平台,试图为全区的特殊教师构建完善的区域性共同体,是广西特殊教育的创新。为使她更好地发展,应认识到师资力量不均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相对突出,即使在城市,特殊教师群体中有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半路出家,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各个学校和康复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备也不尽科学,专业隔阂也相对较深。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制约了广西特殊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差距问题”变成“差异资源”。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基点,引导共同体成员的分享与合作来解决,使教师在共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形成一种实践智慧和能力。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也是一种差异资源,基于此,可以引导不同学校和康复中心的教师协商对话,通过对不同的特殊儿童的教学案例、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媒体等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刚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新手教师、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以及区内外各个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指导专家一起融入这个共同体中,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推动共同体的发展。
②特殊教育教师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发展。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不仅仅依靠区域性共同体的建立,还依托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它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依托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进入共同体中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学习更为灵活和方便。虚拟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网络知识仓库,存储着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时刻都在流动着,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增长,并最终推动共同体的知识增长。相比较学校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而言,共同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成员可以克服自卑、羞怯等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领域最权威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中国特殊教育网”,其中对各种特殊儿童的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广西也应该构建一个本土化的特殊教育虚拟学习共同体,以带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能力和在线学习的意识准备。其次,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应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一系列的在线阅读和活动,如点击相关专业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课件等。再次,虚拟学习共同体应具有人性化的沟通机制和交互功能。即共同体能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学习,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参与即时同步的在线讨论或通过邮件、论坛参与延时异步的离线讨论。这种沟通与交互是在线项目专家或共同体内较有威望的成员引导下,基于真实性问题的对话机制。
③以人为本,广泛发动。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必须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要求特殊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的方针。以人为本就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强化信息意识,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作,投身信息化事业,用人的信息功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担负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双重责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4. 结束语 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其核心任务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以使提高康复水平,加快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笔者于上述提出的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或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2007
[2] 张进清.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73-78
[3] 李天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步伐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4(2):6
[4] 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536c00114cdc26421.ahtml,2009-09-25
[5] 付安权.内涵与策略: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理念检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2):51.
【关键词】广西;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策
1. 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的“双重弱势”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广西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壮族自治区,跟沿海发达城市与地区相比,其信息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导致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也相对落后。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跟一般人相比,残疾人这个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筹码,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非但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反倒显出越来越自闭的倾向。信息时代的广西特殊教育面临着“双重弱势”:其一是作为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鸿沟,其二是特殊儿童群体与一般儿童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
在信息鸿沟的不断加深中,教育分化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改变信息时代广西特殊教育双重弱势的局面,不仅对促进广西教育公平、促进特殊儿童社会融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改善我国落后地区特殊儿童的处境,促进社会融合也意义十分重大。
在进行感性大声呼吁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特殊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来实施这种向信息化迈进的特殊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来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显然,经过这一连串问题的追问,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时代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为本,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需要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和对策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
2. 广西特殊教育概况及存在问题 广西特殊教育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广西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两份决议明确特殊教育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指标。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以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为主体,其中,聋哑学校3所、弱智学校14所、综合性学校38所,没有盲人学校,另有20所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26个。2007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3526人,其中,小学、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分别为11910、182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563人,小学附设特教班学生159人,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分别为8372、1432人。另有民办特殊教育学校3所,学生205人。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2879人,占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1%。【1】
广西特殊教育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最明显也最普遍的应该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因为特殊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还需要娴熟的个别化教学和康复训练专业技能。张进清认为广西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有:师资严重缺乏;特教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2】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大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需要把本土的实际情况嵌入到国家乃至国际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上文已经提到,特殊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提高教育技术的能力。因此,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已经纳入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领域中,并且成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
(1)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从宏观上来看,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国际视野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在由多国专家参加的国际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先后于2001年和2006年出版了分析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pecial Education)和专门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ICTs in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该报告和教程呈现了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当前状态、主要趋势和的国际经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准备从2004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使缩小和普通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差距,逐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弥补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的发展。【3】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以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的现代化。【4】2008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第二届全国特珠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的活动,旨在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活动成功展示了特教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及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水平。
从微观上来看,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为对一线特殊教育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能力最重要的素质,是能够把一堂课课上好的重要保证。特殊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和发展为目标,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康复训练技能等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的策略与方法。特殊教育更注重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个别化差异明显的学生面前,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不同的康复训练技能,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去适应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2)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对策。从宏观和微观来审视,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都是任重而道远,因此,笔者只是就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这个主题提出以下对策:
①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该是建立区域性的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带动全区的教师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就是使教师在物理空间中集聚在一起,以发展特殊教育的“共同愿景”为导向,以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份认同”为标志,以“协商”为实践的机制,以“教学实践问题”为基点,围绕特殊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对话”,在丰富实践与充实理论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师资配备不足、力量薄弱等现象。广西也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很少,普通高校也没有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2009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级成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班开班典礼在广西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全区各特教学校、康复机构的63名学员成为首届新生。
广西特殊教育教师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以广西教育学院为平台,试图为全区的特殊教师构建完善的区域性共同体,是广西特殊教育的创新。为使她更好地发展,应认识到师资力量不均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广西实施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5所,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相对突出,即使在城市,特殊教师群体中有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半路出家,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各个学校和康复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备也不尽科学,专业隔阂也相对较深。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制约了广西特殊教育的发展,但是,我们要学会把“差距问题”变成“差异资源”。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基点,引导共同体成员的分享与合作来解决,使教师在共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形成一种实践智慧和能力。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也是一种差异资源,基于此,可以引导不同学校和康复中心的教师协商对话,通过对不同的特殊儿童的教学案例、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媒体等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刚进入特殊教育领域的新手教师、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以及区内外各个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指导专家一起融入这个共同体中,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推动共同体的发展。
②特殊教育教师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发展。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不仅仅依靠区域性共同体的建立,还依托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它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依托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进入共同体中学习,突破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学习更为灵活和方便。虚拟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网络知识仓库,存储着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时刻都在流动着,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增长,并最终推动共同体的知识增长。相比较学校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地位而言,共同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个成员可以克服自卑、羞怯等心理障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领域最权威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中国特殊教育网”,其中对各种特殊儿童的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和资源服务。广西也应该构建一个本土化的特殊教育虚拟学习共同体,以带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应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能力和在线学习的意识准备。其次,进入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应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一系列的在线阅读和活动,如点击相关专业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课件等。再次,虚拟学习共同体应具有人性化的沟通机制和交互功能。即共同体能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学习,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安排,参与即时同步的在线讨论或通过邮件、论坛参与延时异步的离线讨论。这种沟通与交互是在线项目专家或共同体内较有威望的成员引导下,基于真实性问题的对话机制。
③以人为本,广泛发动。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必须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要求特殊教育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的方针。以人为本就必须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强化信息意识,树立信息化观念,重视信息化工作,投身信息化事业,用人的信息功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担负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双重责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4. 结束语 广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其核心任务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以使提高康复水平,加快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笔者于上述提出的广西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核心与对策,或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2007
[2] 张进清.广西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0):73-78
[3] 李天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步伐实现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4(2):6
[4] 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536c00114cdc26421.ahtml,2009-09-25
[5] 付安权.内涵与策略: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理念检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