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眼睛派”理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260ygl2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约翰·格里尔逊所提出,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阐述纪录片,对于如何鉴定一部影片是否属于纪录片、以何种标准评判纪录片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这种难以量化的不确定性正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在纪录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有电影创作者、理论家在技术层面、美学层面提出不尽相同的见解,这也是艺术创作主体特性的一种表现。但总的来说,与纪录片相关的诸多理论大都具有某些共性和倾向,比如在创作素材的选择上,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事物作为素材;在艺术表达上,致力于表现常态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角落和细节;在记叙方式上,强调以真实记录替代人为设计的情节。
  纪录片理论与“电影眼睛派”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二者在艺术表现以及美学诉求等方面多有契合之处。在某种程度上讲,“电影眼睛派”理论是一种纪录片理论。在“电影眼睛派”理论提出之前,纪录电影已经有所发展,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其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中运用了镜头组接与剪辑的手法,表现出一种主体意识的渗透,而“电影眼睛派”理论的提出将这种主体意识融入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录中。格里尔逊在1926年2月8日出版的纽约《太阳报》上对于纪录片这个词作了明确的界定,称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位深受“电影眼睛派”理论影响的世界纪录电影之父进一步明确了纪录电影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这即是“电影眼睛派”理论对于纪录电影创作的影响。
  技术层面,“电影眼睛派”理论的相关实践也颇具创新性。以影片《持摄影机的人》为例,影片在叙事上采取了套层结构,在镜头的表现上采取了独特的拍摄视角,并运用大量的升格、降格、停格、倒放等手段。影片运用了复杂的剪辑手法,将一幕幕真实的生活场面巧妙衔接,以独到的艺术美感传递了“电影眼睛”优于人的眼睛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技术与设备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电影眼睛派”对于纪录片理论的贡献体现在技术与美学两个层面:技术层面上,“电影眼睛派”诠释了对电影设备以及镜头语言善加运用一样可以记录现实,现实美的产生在于观念,而不在于设备和技术;美学层面上,“电影眼睛派”提倡将主观的思维汇合客观的事物,使创作者的思维成为影片的灵魂,在记录中融入情感,在再现中勇于表现,既坚持了纪录电影的美学诉求,又使得纪录电影在观念上更加多样化、成熟化。
  “电影眼睛派”理论及拍摄实践对后期的现实主义创作以及美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电影眼睛派”理论的影响下,许多纪录电影的创作方式涌现出来了。法国于1960年兴起了真实电影创作方式,美国同一时期兴起了直接电影创作方式,这些都是对“电影眼睛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电影眼睛派”理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在结合理论进行纪录片的实验性创作前,要对“电影眼睛派”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便于确立创作理念并指导创作实践。
  维尔托夫认为所谓的“电影眼睛”就是眼睛和电影艺术家的结合,其确立了思考结合观察的创作理念;强烈抗议叙事性电影,排斥演员、场景、道具、化妆和在摄影棚中加工后的艺术形态;笃定可以将蒙太奇技巧运用到实拍影像的重组上,且更具自然形态,体现和还原客观世界的本质;提倡电影应当是肉眼所见的生活细节的组织者,并非平凡的观察,强调选择重要的观察瞬间的必要性;认为在组织所拍摄的素材时,应当根据相应的原则与结构来进行剪切排列,并通过蒙太奇增强影片的感染力,促使人们观影后可以达到情绪上的共鸣与理论上统一;通过影像和文字来诠释事件的含义。
  对于“电影眼睛派”理论指导纪录片创作的问题,笔者认为,“电影眼睛派”追求真实的理论基础,与纪录片的美学诉求基本一致,然而在具体拍摄手法上仍需进一步研究,比如既要遵循“电影眼睛派”的“反对叙事”理念,又要使纪录片存在故事性;既要引入“电影眼睛派”理论中蒙太奇的运用和理解,又要平衡剪辑与长镜头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尊重、记录客观事物,又要在“电影眼睛派”理论范围内,适时以情境再现的手法融入主观情感;此外,还应尊重“电影眼睛派”理论对声音意义的认识,处理好影片的声画关系,等等。
  三、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一)保持记录的真实性
  极力发掘客观真实的素材,即“电影眼睛派”提到的善于发现的眼睛。创作优秀纪录片作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走入并感受生活。创作者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探访、拍摄工作中,深入探索、细致观察,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拍摄过程中善于捕捉每个真实的细节,使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想法得以充分展现,进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生动,最终得以感染观众。
  (二)主观情感的融入
  记录客观事物同样离不开影片创作者情感的倾注。对于纪录片的拍摄而言,创作者应当客观理性捕捉细节,不展露自己的情感。但不能否定的是,纪录片与所有艺术活动有着共同的创作特征,即创作者对于影片人物命运以及主题的掌控、细节的处理都需要灌注主观意识和个体情感,这也是艺术美的本质要求。任何纪录片的诞生都需要情感的铺垫,都应当对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态进行捕捉。纪录片的拍摄不仅需要时间跨度,而且根据情境再现的需要,创作者与拍摄对象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拍摄一段完整的故事与情境时,创作者需要与影片中的人物长期相处,这就更加需要情感的沟通。亲密且友善的关系,以及对拍摄的信任与支持,使得人物在摄影机前不再陌生,也不再有距离感,这样的氛围营造为抓住细节和关键、展开叙述情节、展示人物个性提供了便利。
  (三)突出明确的影片主题
  在展现人物个性化的同时,提炼和突出主题尤为重要。如果说人物的个性化是人物纪录片的“神”之所在,主题自然是整部影片的灵魂。若有神无魂,则形象单调呆板;而如果贯穿清晰的主题,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四)善于运用长镜头
  以长镜头的运用为例,长镜头是指较长时间、连续不间断地展现一个运动画面,这有利于突出画面的整体感。在拍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长镜头,能将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有利于真实地表现人物特征,综合反映人物的内心感受。
  四、结语
  维尔托夫将摄影机与人眼相比较,认为摄影机的功能比人的眼睛更加优秀。他认为电影工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应当出其不意地抓住细节,不支持人为地表演,推崇新闻类影片。他将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素材和资料,通过蒙太奇的处理再现生活的本质,还原社会的面貌。“电影眼睛派”理论对电影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新疆艺术学院)
  作者簡介:冯子恒(1995-),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影视创作。
其他文献
《复兴之路》中的许多篇章都是结合多种音乐手段对舞蹈表演进行强化和渲染,加深了观众的理解和印象。舞蹈表演选用了多种音乐形式进行创作,如管弦乐、民族乐、戏曲音乐和芭蕾舞音乐等,音乐的烘托和渲染使得整体舞台极具艺术感染力。本文基于《复兴之路》分析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烘托氛围、塑造性格、调动情绪和拓展表演空间四个方面。  一、定下表演基调,烘托整体氛围  音乐曲调和强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期刊
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初读《小雅·我行其野》时,以为这是一首弃妇诗,但是在后续查找资料时才发现,有学者认为《小雅·我行其野》是一首弃夫诗。诗中主角性别的不确定让笔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  一、弃妇说  以陈子展
期刊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基础、以汉族的唱法为其风格,精妙融合而成的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其腔调热情豪放,旋律朴实,语言朴素,句法整齐,节奏明快,融合了准格尔乡音土语,形成了漫瀚调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及周边的山西以及陕西等地久盛不衰。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漫瀚调在影视中的创作与应用进行重点研究。具体包括:其一,以2014年赵国桦导演的《漫瀚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艺术美
期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花木兰一直是一位受到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女性,她具有忠孝和英勇的良好品德,受到人们的歌颂。《木兰从军》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歌曲以及动画作品。歌曲《木兰从军》是作词人刘麟对我国的古诗词《木兰诗》进行详细研读之后改编的,王志信根据歌词进行了旋律创作,由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木兰从军》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民族音乐,歌颂了木兰的良好品质,是演唱会的常用曲目,歌曲的情感可以用忧愁、豪放
期刊
传统文化源于民俗、源于劳动。传统玩具是手工艺者的艺术品,其制作技艺承载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智慧。浙江地区的民间玩具种类众多,其中木质材料应用最广泛。地域文化内涵赋予手工艺传承、创新的动力和土壤。伴随时代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品逐渐消失,挖掘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玩具概述  木质玩具是以环境中的木材为原料,经过劈、削、刨、雕刻、打磨、拼接及彩绘等手段制作而成,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期刊
寓言性和虚构性是小说的两大文本特征。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以“白鹿”作为意象中心,创作了许多具有不同审美意象的个体,创造了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寓言。分析“白鹿”意象可以发现,作家将构实与构虚相结合,赋予多个寓言主体同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虚构形式的完整性和寓言主体的多样化,丰富了小说的象征内涵和主题意蕴,体现了陈忠实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反思。 
期刊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在西方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涌现了一批女性作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樋口一叶,她的小说是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追求。樋口一叶笔下的人物均以女性为主角,书中的男性并未作为主角出现,只是作为女性的衬托与补充,但是男性的言行反映了日本传统社会中父权及夫权对女性的迫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女性的生活状况,探讨其思想变化与抗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樋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末美、英两国的知名作品及其文学表现特点,分析此时期美、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大众心理,并具体剖析文学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美、英两国特定时期社会和人文概况及其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出期望。  一、《美国牧歌》:破碎的美国梦  (一)作品简介  世纪之交时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速度与经济技术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但是在其经济极度繁盛的阳光下也有许多的阴影
期刊
毛姆对社会和人性洞若观火,还是个中国迷、“老庄”迷。他创造的斯特里克兰,并无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却毅然抛弃世俗幸福,不为名利,只为精神自由,为追求绘画艺术,演绎了一则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的现代神话。  一、毛姆与道家思想的因缘  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代表人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
期刊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