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国内“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青浦模式”“中关村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天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思路。加快推进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抓好“一个环境保障、两大动力驱动、三大重点支撑”,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重点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创新发展和制度改革为驱动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市场主体培育、内部管理创新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提升发展质量。
关键词:天津 民营经济 五大模式
高質量发展阶段,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其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约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5%。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民营经济这个最主要的微观基础,激发和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天津民营经济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经济社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内在逻辑在于民营经济天然是市场化的主体,不仅推动着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优化配置,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意义重大,还通过创新驱动推动着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一)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激发经济内在活力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东北、天津等北方城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大包大揽的同时忽略了市场机制的培育;而南方没有经济大规模坍塌的情况,更多的是因为其以政策为基点,更加注重通过市场实现突破发展。因此,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就要夯实市场经济基础,让民营经济主体焕发生机活力,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从而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二)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创新驱动的过程。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速下滑的内在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外在原因是整个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增长才是不竭动力,民营经济由于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在发展服务经济、消费经济、信息经济中具有天然优势。事实也证明如此,很多新经济、新业态都是民营企业主导的,如电子商务、社交软件、网络支付、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都原创于民营企业。因此,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依靠民营经济这一主要力量,通过创新驱动,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阵地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走区域协同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凸显。2013-2017年,北方地区经济年均增长6.9%,增速比南方慢1.5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速连续5年低于南方。到2018年,北方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已经下降到38.64%。根本原因是北方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民企发展活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在提高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是改变北方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由之路。从京津冀区域看,天津民营经济在体量上比北京有优势,在创新活力上比河北有优势,具有培育高质量民营经济集聚区的发展优势。综上,将民营经济的发展嵌入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将天津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对于京津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探索北方城市如何形成因地制宜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较成熟的五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及对天津的启示
(一)五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个体民营经济集中快速发展的“温州模式”,打造外向型经济的“珠三角模式”,适合大城市的“青浦模式”,产学研融合的“中关村模式”。这几种模式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发展和创新,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始终焕发着活力。
1.苏南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以市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为主,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得以大力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导的产权制度带来的产权归属模糊、政企不分的低激励效应等问题逐渐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起,苏南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逐渐取代乡镇企业,弱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这称之为“新苏南模式”。2000年,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第二次改制,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新时期的苏南模式开创了以资本经营做保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本经营+上市公司”式的现代经营发展的新纪元。
2.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省温州地区很多个体、私营企业在市场化初始阶段缺少优惠政策供给和外资投入的条件下,被“逼”出来的内源型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特点。传统温州模式中分散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迅速扩张,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进行集团化运作,形成了品牌化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新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成功的关键首先得益于传统的经商文化,形成了微观主体的“民营化”发展特点,其次是专业市场的兴起与发展,进而形成各种类型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即实现“市场化”。
3.珠三角模式。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力资源优势,积极利用外来资源,形成了由本地政府主导、外向型发展的工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本在于政府的推动。改革开放后,广东最先利用开放的优惠政策,通过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并特别注重利用区位优势主打外向型经济。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力不足、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珠三角模式”积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将市场发展的重点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同时主动开拓国内市场,改变只接受国外订单的高风险发展模式,重新在国际市场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有利位置。 4.青浦模式。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仍是以改革国有经济为重点,民营经济难有发展空间。1992年后,上海市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出面组织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建立开发区,通过大力开展厂房、道路、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拥有良好“硬件”环境的实力园区,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市场信息等“软件”服务,以此吸引上海市和国内各地区的民营企业家投资。有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条件,加上政府广泛的宣传,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管理和建设,只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依托国际性的大城市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发达的信息、雄厚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本地和外地已发展成熟的民营投资者涌入上海的民营经济开发区。“青浦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政府搭台私企唱戏,是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正在被众多的大中型城市所效仿。
5.中关村模式。中关村模式是一种标准的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聚集式发展模式,特点在于其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智才资源优势,形成了拥有极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尖端技术水平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政府发挥导向和扶持作用,形成了“以贸养技、养工”的技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初期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几乎所有企业都从事电子贸易的活动,且拥有很高的收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为中关村提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中关村开始打造“产业集群化、管理现代化、科技创新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其本质是技术、管理、市场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二)“五大模式”对天津的经验启示
与“五大模式”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在开放先行和资本驱动等方面起步略晚。同时,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改革的重心一直在国企,客观上错失了民营经济快速崛起的先机。因此,民间内源性模式和外资诱致性模式,天津都无法复制。对于未来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发掘不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内在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内生激励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如珠三角具有外向型的区位条件,中关村模式则发源于高校资源集聚,苏南模式得益于资本作用,温州模式则有深厚的经商文化底蕴。天津的比较优势在于:一是港口,通过强化港口的商贸集散功能,对内辐射京津冀、东北、西北,对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找准发展定位,以对外开放带动本地市场,民营企业发展大有可为;二是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优势突出,为民企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产学研发展生态。
二是准确定位和发挥好政府作用。各种模式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对民营经济工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从“有为”的角度,要充分借鑒青浦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的经验,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外部环境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民营企业服务。同时,政府的扶持和服务不应过度,要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要借鉴苏南模式,更多在制度层面上加快创新,不断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政策支持方向,促进民营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
三是大力培植民间经济主体。民营经济的培育需要浓厚的经商氛围。江浙一带民营经济至今如此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各种类型、形态多样的市场主体。温州很多民营企业的前身都是小商贩,最初的组织形式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工厂,而苏南模式则是起源于乡镇企业。天津发展民营经济必然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不仅要保持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增长,而且要丰富市场主体类型,培育多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
四是加快培育各类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成功的关键都是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广泛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基于市场化配置资源。天津市应充分学习浙江块状经济的经验,充分挖掘区域发展潜力,打造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如依托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各类批发市场,依托港口优势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依托金融改革创新制度打造区域专业化金融市场等,为民间经济的活跃提供市场土壤。
五是持续的自我完善是民营经济成功的关键。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成功,都经历了产权制度的变革。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促进自身产权结构优化。同时,各个模式无论是内生形成还是政策驱动的,都是及时做了市场调整,重视了科技研发,使民营企业进入了制度、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全面创新阶段。天津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务必要适时调整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对创新的重视,促进民企保持持久生命力。
三、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
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民营经济,需要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一个环境保障、两大动力驱动、三大重点支撑”的思路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重点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创新发展和制度改革为驱动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市场主体培育、内部管理创新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提升发展质量,全面促进天津民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形成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坚持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在北方和南方区别很大,从企业来看,北方企业的惯性思维是“等靠要”,南方企业则是“自生自灭”;从政府来看,北方政府对于企业经营干预过多,南方政府则倡导“无为而治”。天津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破除政府过度干预的思想观念桎梏,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形成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因此,一方面,要做减法,需要以“三张清单”为基础,最大限度削弱行政权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全面实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于清单内限制准入类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政策,清除影响市场自由竞争的各项政策规定。另一方面,要做加法,通过提升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通过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基础性行政法规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构建牵引有力的市场运行机制
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天津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围绕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各领域改革,构建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土壤进行。一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推翻国企发展而单纯谈民企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以此次国企混改为契机,积极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牵线搭桥,搭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的权利。民企发展不起来不是因为国企强大,而是资源配置方式存在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效率。三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依法全面地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创新权益和企业经营权,帮助增强投资信心、稳定投资预期。
(三)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
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实力增强的核心要素。民营经济内生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需要围绕两个创新主体、三种创新能力、一个通道做文章。一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重点支持大学生、“海归”、高校老师、职业经理人四类“新四军”自主创业,注重民营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激活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二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争当“隐形冠军”。三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搭建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实施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政策,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投资民营企业并从中获取投资红利。
(四)坚持质量第一,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实力
天津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通过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提升民营经济质量效益,要抓住企业中的“关键少数”,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大企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明星企业。一是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民营经济“千家万户”向“千军万马”发展的格局。二是努力培育一批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迈进。三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市场开拓步伐。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各个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扩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广播影视等新型产品出口。
(五)坚持精益管理,提升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合理分配股权、允许员工持股、吸收外部新股东甚至资本联合、控股等形式集合个别资本。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资本的多元化、社会化改造,进行股份制运作、公司化经营。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生产方式、组织与管理、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三是强化品牌意识。支持天津狗不理、耳朵眼炸糕、楊柳青年画等特色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品质,打造“百年老店”;支持优势民营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修订。
(六)坚持重点突破,打造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领域
根据天津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画像”,围绕行业分布、产业结构、融合发展、产业集聚等方面着力优化天津民营企业产业布局。一是拓宽民营经济参与的行业领域。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传统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二是促进民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融合重组。将传统民营产业与新技术融合,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全产业链集成运用。将民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使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民营经济集聚发展。依托工业园区、功能区、商贸服务街区、商务楼宇等各类载体,打造若干具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园区和平台。大力推动民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系列产业对接和经贸交流活动。
四、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政府对民营经济科学决策水平。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市级层面的民营经济管理机构,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构建民营经济指标体系,建立“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提升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二是重视政策质量,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注重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建立健全政策试点、试行机制。建立更广泛的政企沟通渠道,关注民营企业投资主体营商环境方面的诉求。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专项政策。建立扁平化决策机制,提升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建立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评估、反馈和调整机制。
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搭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广阔舞台。搭建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和合作平台,协助企业建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营销和物流服务网络。创新民企招商引资方式。用市场换项目的方式,实行授权经营、定向采购,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民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开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四是完善支撑体系,扩大民企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供给。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优势,鼓励天津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商行等本地银行服务本地民营企业,引导更多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建立为民营经济提供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服务的专业服务体系。
五是营造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共同认识。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总结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做好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宣传年”或“宣传月”活动,营造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使创业创新创富成为全社会推崇的价值导向。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汝国梁.加快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6(5).
[2]程春生.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
[3]许凌洁.新常态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3).
[4]赵永霞.民企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J].社评,2018(11).
[5]卢现祥.从三个制度维度探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J].学术界,2019(8).
[6]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5.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壮大天津民营经济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TJYY19XSX-021)阶段性成果〕
〔方学敏、易婷、张娟娟(通讯作者),天津市信息中心〕
关键词:天津 民营经济 五大模式
高質量发展阶段,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其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约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5%。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民营经济这个最主要的微观基础,激发和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天津民营经济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
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经济社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内在逻辑在于民营经济天然是市场化的主体,不仅推动着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优化配置,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意义重大,还通过创新驱动推动着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一)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激发经济内在活力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民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东北、天津等北方城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大包大揽的同时忽略了市场机制的培育;而南方没有经济大规模坍塌的情况,更多的是因为其以政策为基点,更加注重通过市场实现突破发展。因此,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就要夯实市场经济基础,让民营经济主体焕发生机活力,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从而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二)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创新驱动的过程。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速下滑的内在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外在原因是整个经济形态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增长才是不竭动力,民营经济由于机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在发展服务经济、消费经济、信息经济中具有天然优势。事实也证明如此,很多新经济、新业态都是民营企业主导的,如电子商务、社交软件、网络支付、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都原创于民营企业。因此,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依靠民营经济这一主要力量,通过创新驱动,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阵地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走区域协同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凸显。2013-2017年,北方地区经济年均增长6.9%,增速比南方慢1.5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速连续5年低于南方。到2018年,北方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已经下降到38.64%。根本原因是北方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民企发展活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在提高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是改变北方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由之路。从京津冀区域看,天津民营经济在体量上比北京有优势,在创新活力上比河北有优势,具有培育高质量民营经济集聚区的发展优势。综上,将民营经济的发展嵌入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将天津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对于京津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探索北方城市如何形成因地制宜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较成熟的五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及对天津的启示
(一)五种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个体民营经济集中快速发展的“温州模式”,打造外向型经济的“珠三角模式”,适合大城市的“青浦模式”,产学研融合的“中关村模式”。这几种模式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发展和创新,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始终焕发着活力。
1.苏南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以市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为主,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得以大力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导的产权制度带来的产权归属模糊、政企不分的低激励效应等问题逐渐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起,苏南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基本上退出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逐渐取代乡镇企业,弱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这称之为“新苏南模式”。2000年,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第二次改制,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新时期的苏南模式开创了以资本经营做保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本经营+上市公司”式的现代经营发展的新纪元。
2.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省温州地区很多个体、私营企业在市场化初始阶段缺少优惠政策供给和外资投入的条件下,被“逼”出来的内源型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特点。传统温州模式中分散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迅速扩张,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进行集团化运作,形成了品牌化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新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成功的关键首先得益于传统的经商文化,形成了微观主体的“民营化”发展特点,其次是专业市场的兴起与发展,进而形成各种类型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即实现“市场化”。
3.珠三角模式。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力资源优势,积极利用外来资源,形成了由本地政府主导、外向型发展的工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本在于政府的推动。改革开放后,广东最先利用开放的优惠政策,通过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并特别注重利用区位优势主打外向型经济。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力不足、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珠三角模式”积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将市场发展的重点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同时主动开拓国内市场,改变只接受国外订单的高风险发展模式,重新在国际市场中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有利位置。 4.青浦模式。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仍是以改革国有经济为重点,民营经济难有发展空间。1992年后,上海市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出面组织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建立开发区,通过大力开展厂房、道路、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拥有良好“硬件”环境的实力园区,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市场信息等“软件”服务,以此吸引上海市和国内各地区的民营企业家投资。有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条件,加上政府广泛的宣传,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管理和建设,只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依托国际性的大城市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发达的信息、雄厚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本地和外地已发展成熟的民营投资者涌入上海的民营经济开发区。“青浦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政府搭台私企唱戏,是适合大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种模式,正在被众多的大中型城市所效仿。
5.中关村模式。中关村模式是一种标准的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聚集式发展模式,特点在于其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智才资源优势,形成了拥有极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尖端技术水平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政府发挥导向和扶持作用,形成了“以贸养技、养工”的技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初期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几乎所有企业都从事电子贸易的活动,且拥有很高的收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为中关村提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中关村开始打造“产业集群化、管理现代化、科技创新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其本质是技术、管理、市场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二)“五大模式”对天津的经验启示
与“五大模式”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在开放先行和资本驱动等方面起步略晚。同时,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改革的重心一直在国企,客观上错失了民营经济快速崛起的先机。因此,民间内源性模式和外资诱致性模式,天津都无法复制。对于未来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发掘不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内在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寻求内生激励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如珠三角具有外向型的区位条件,中关村模式则发源于高校资源集聚,苏南模式得益于资本作用,温州模式则有深厚的经商文化底蕴。天津的比较优势在于:一是港口,通过强化港口的商贸集散功能,对内辐射京津冀、东北、西北,对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找准发展定位,以对外开放带动本地市场,民营企业发展大有可为;二是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优势突出,为民企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产学研发展生态。
二是准确定位和发挥好政府作用。各种模式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对民营经济工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从“有为”的角度,要充分借鑒青浦模式和中关村模式的经验,通过合理规划、加强外部环境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民营企业服务。同时,政府的扶持和服务不应过度,要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要借鉴苏南模式,更多在制度层面上加快创新,不断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政策支持方向,促进民营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
三是大力培植民间经济主体。民营经济的培育需要浓厚的经商氛围。江浙一带民营经济至今如此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具有各种类型、形态多样的市场主体。温州很多民营企业的前身都是小商贩,最初的组织形式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工厂,而苏南模式则是起源于乡镇企业。天津发展民营经济必然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不仅要保持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增长,而且要丰富市场主体类型,培育多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
四是加快培育各类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其他地区民营经济成功的关键都是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广泛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基于市场化配置资源。天津市应充分学习浙江块状经济的经验,充分挖掘区域发展潜力,打造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如依托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各类批发市场,依托港口优势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依托金融改革创新制度打造区域专业化金融市场等,为民间经济的活跃提供市场土壤。
五是持续的自我完善是民营经济成功的关键。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成功,都经历了产权制度的变革。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促进自身产权结构优化。同时,各个模式无论是内生形成还是政策驱动的,都是及时做了市场调整,重视了科技研发,使民营企业进入了制度、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全面创新阶段。天津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务必要适时调整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对创新的重视,促进民企保持持久生命力。
三、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
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民营经济,需要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一个环境保障、两大动力驱动、三大重点支撑”的思路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以“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重点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创新发展和制度改革为驱动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市场主体培育、内部管理创新与产业布局优化相结合提升发展质量,全面促进天津民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形成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坚持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在北方和南方区别很大,从企业来看,北方企业的惯性思维是“等靠要”,南方企业则是“自生自灭”;从政府来看,北方政府对于企业经营干预过多,南方政府则倡导“无为而治”。天津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破除政府过度干预的思想观念桎梏,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形成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因此,一方面,要做减法,需要以“三张清单”为基础,最大限度削弱行政权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全面实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于清单内限制准入类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政策,清除影响市场自由竞争的各项政策规定。另一方面,要做加法,通过提升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通过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基础性行政法规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构建牵引有力的市场运行机制
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天津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围绕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各领域改革,构建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土壤进行。一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推翻国企发展而单纯谈民企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以此次国企混改为契机,积极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牵线搭桥,搭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的权利。民企发展不起来不是因为国企强大,而是资源配置方式存在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配置效率。三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依法全面地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创新权益和企业经营权,帮助增强投资信心、稳定投资预期。
(三)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
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实力增强的核心要素。民营经济内生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需要围绕两个创新主体、三种创新能力、一个通道做文章。一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重点支持大学生、“海归”、高校老师、职业经理人四类“新四军”自主创业,注重民营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激活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二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争当“隐形冠军”。三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搭建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实施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政策,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投资民营企业并从中获取投资红利。
(四)坚持质量第一,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实力
天津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通过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提升民营经济质量效益,要抓住企业中的“关键少数”,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大企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明星企业。一是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民营经济“千家万户”向“千军万马”发展的格局。二是努力培育一批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迈进。三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市场开拓步伐。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各个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扩大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广播影视等新型产品出口。
(五)坚持精益管理,提升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合理分配股权、允许员工持股、吸收外部新股东甚至资本联合、控股等形式集合个别资本。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资本的多元化、社会化改造,进行股份制运作、公司化经营。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生产方式、组织与管理、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三是强化品牌意识。支持天津狗不理、耳朵眼炸糕、楊柳青年画等特色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品质,打造“百年老店”;支持优势民营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制修订。
(六)坚持重点突破,打造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领域
根据天津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画像”,围绕行业分布、产业结构、融合发展、产业集聚等方面着力优化天津民营企业产业布局。一是拓宽民营经济参与的行业领域。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传统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二是促进民企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融合重组。将传统民营产业与新技术融合,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全产业链集成运用。将民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使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民营经济集聚发展。依托工业园区、功能区、商贸服务街区、商务楼宇等各类载体,打造若干具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园区和平台。大力推动民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系列产业对接和经贸交流活动。
四、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政府对民营经济科学决策水平。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市级层面的民营经济管理机构,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构建民营经济指标体系,建立“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提升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二是重视政策质量,加大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注重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建立健全政策试点、试行机制。建立更广泛的政企沟通渠道,关注民营企业投资主体营商环境方面的诉求。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专项政策。建立扁平化决策机制,提升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建立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评估、反馈和调整机制。
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搭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广阔舞台。搭建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和合作平台,协助企业建立海外分销中心、展示中心等营销和物流服务网络。创新民企招商引资方式。用市场换项目的方式,实行授权经营、定向采购,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民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开展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四是完善支撑体系,扩大民企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供给。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发挥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优势,鼓励天津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商行等本地银行服务本地民营企业,引导更多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建立为民营经济提供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服务的专业服务体系。
五是营造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共同认识。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总结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做好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宣传年”或“宣传月”活动,营造良好的财富文化心态,使创业创新创富成为全社会推崇的价值导向。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法治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汝国梁.加快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6(5).
[2]程春生.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
[3]许凌洁.新常态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3).
[4]赵永霞.民企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J].社评,2018(11).
[5]卢现祥.从三个制度维度探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J].学术界,2019(8).
[6]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5.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壮大天津民营经济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TJYY19XSX-021)阶段性成果〕
〔方学敏、易婷、张娟娟(通讯作者),天津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