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医学院校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发挥课程思政在医学生德育培养中的效果,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7-008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而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未能形成系统化模式。课程思政命题的提出,意味着在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培养工作的应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认真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学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医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能的提高过程,也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涵养过程。医德与医技两者互相关联,良好的精神品格对于临床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医学生德才兼备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医学的内涵要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更高要求,具备高超医学技能是解决疾病的最关键因素,而医生面对的是患者,如何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体现医学人文关怀,良好的医德医风才是解决之道。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含义的不同意味着高校思政工作路径从以往思政课单兵作战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变化,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思政课程主要是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与政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本质都是育人,但育人的模式变化反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逐步细致和深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育人绝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教育,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德育既不是思政课的专门职能,也不是其特有功能,思政课在开展德育培养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的培养。
二、当前医学生德育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从而与思政课协力同行。但目前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在德育工作中角色较弱,二是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位置不明显。
1.思政理论课在思想教育中的“失色”
思政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呈现出“孤岛”和“水课”现象,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黯然失色,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更为突出。
一是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呈现孤立现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程培养是围绕专业而专门制定的。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其课程的设计主要围绕临床专业展开,而4门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必修课,在任何类型的高校、专业都是统一设置。因此,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属于一个独立的培养体系,导致思政理论课无论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独立的境地,缺乏学生培养的关联性。这种孤岛现象如果不被打破,思政课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思政课在医学院校中“地位低”。理论脱离实践、德育与专业隔离是导致思政课变成“水课”的主要原因。思政課进行医学生德育的培养,应当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来展开,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亲和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一方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依然围绕教材本身,而且思政课教师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即使尝试结合医学专业开展德育,也显得较为空洞,互动性不强,与医学生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小,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各高校有序开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了德育效果。但是学生群体庞大,师资队伍数量少,导致实践教学不仅没有连续性,甚至无法实现全覆盖。此外,由于课程限制,思政课在医学生德育中无法实现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思政课的德育影响似乎已经中断。
2.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位”
课堂教育是医学生德育培养的主渠道,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实现的功能,如,教育内容的专业性、教育方式的可控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如果抓好了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了传统思政理论课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外,医学院校医技与医德教育的分离,导致课堂思政难以实现,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一方面,专业课程未发挥或极少体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就人才培养的体系化而言,思政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应当是一个互为补充、相关联的模式。但是在医学生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医学专业课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的思想误区,专业课老师在紧迫的教学安排中只需要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缺乏从临床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隐晦,增加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的难度。医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往往围绕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也极少提及思政教育内容,对于教师如何在讲授专业课时体现思政教育、展现医德医风更没有具体要求。造成了作为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第二堂课教育形式在大学生培养中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丰富高校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第二课堂只能是学生培养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三、提高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效果的路径
早在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就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必修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协同作用,提升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中的德育效果,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
1.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要想提升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核心工作就是要把握住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的课堂教育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发展,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巩固思政理论课主阵地,做好医学生德育的显性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和自身问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面对当前思政课位置孤立和角色不明显的情况,要提高思想意识,要明确思政课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实际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做好理论政策宣传的同时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帮助医学生将党的理论知识、医德精神和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让思政理论课更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协同作用,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德育工作并非思政理论课就能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具有深厚的德育潜能。长期以来,德育与专业课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很少发挥。而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专业课的教育不仅课时多、教育跨度长,其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不言而喻,如果能在专业课中提高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上适当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将医学生德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才能发挥好医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2.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去,关键就是要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不断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注重系统性。课程思政不是增开几门课或者在专业课中专门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就能一蹴而就,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也不是通过几次课程教学改革后就能完成的,无论是课程思政的形成还是医学生德育培养,都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医学生德育培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从了解基本的职业素养到升华认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要科学规划,在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医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专业基础程度进行设定,确保既与所授课程相关,又能够在德育的内容前后联系,逐渐升华。例如,在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学的态度培养,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未来职业的特点,以案例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其次,临床教学资源的挖掘要注意科学性。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意味着课程思政一定要科学开展,在挖掘课程思政临床教学资源的时候要把握科学性。第一,要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前提下,探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第二,要在科学取舍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总体而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如果每一门课都同时铺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而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开展。因此在课程开展前期,要试点选取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初步构建起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第三,要在教师团队和精品课程的打造上下功夫。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政课与各学科协同发展,同一门课也需要不同的老师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打造,可以通过教学比赛、项目资助等方式,充分发掘临床工作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在医学各门专业课中重点发展出具有代表性和有推广价值的课程。
3.合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医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从理论的积累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的过程,德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要走进社会,加深对德育的认识,接受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6]因此,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引导医学生通过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在文化育人方面,主要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优良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环境。在实践育人方面,要结合医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在低年级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年级时,要注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加深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认知,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4]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胡军林(1989—),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赵冬晶(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7-008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而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未能形成系统化模式。课程思政命题的提出,意味着在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培养工作的应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认真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学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医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能的提高过程,也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涵养过程。医德与医技两者互相关联,良好的精神品格对于临床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医学生德才兼备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医学的内涵要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更高要求,具备高超医学技能是解决疾病的最关键因素,而医生面对的是患者,如何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体现医学人文关怀,良好的医德医风才是解决之道。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含义的不同意味着高校思政工作路径从以往思政课单兵作战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变化,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思政课程主要是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与政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本质都是育人,但育人的模式变化反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逐步细致和深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育人绝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教育,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德育既不是思政课的专门职能,也不是其特有功能,思政课在开展德育培养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的培养。
二、当前医学生德育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从而与思政课协力同行。但目前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在德育工作中角色较弱,二是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位置不明显。
1.思政理论课在思想教育中的“失色”
思政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呈现出“孤岛”和“水课”现象,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黯然失色,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更为突出。
一是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呈现孤立现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程培养是围绕专业而专门制定的。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其课程的设计主要围绕临床专业展开,而4门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必修课,在任何类型的高校、专业都是统一设置。因此,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属于一个独立的培养体系,导致思政理论课无论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独立的境地,缺乏学生培养的关联性。这种孤岛现象如果不被打破,思政课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思政课在医学院校中“地位低”。理论脱离实践、德育与专业隔离是导致思政课变成“水课”的主要原因。思政課进行医学生德育的培养,应当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来展开,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亲和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一方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依然围绕教材本身,而且思政课教师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即使尝试结合医学专业开展德育,也显得较为空洞,互动性不强,与医学生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小,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各高校有序开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了德育效果。但是学生群体庞大,师资队伍数量少,导致实践教学不仅没有连续性,甚至无法实现全覆盖。此外,由于课程限制,思政课在医学生德育中无法实现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思政课的德育影响似乎已经中断。
2.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位”
课堂教育是医学生德育培养的主渠道,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实现的功能,如,教育内容的专业性、教育方式的可控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如果抓好了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了传统思政理论课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外,医学院校医技与医德教育的分离,导致课堂思政难以实现,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一方面,专业课程未发挥或极少体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就人才培养的体系化而言,思政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应当是一个互为补充、相关联的模式。但是在医学生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医学专业课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的思想误区,专业课老师在紧迫的教学安排中只需要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缺乏从临床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隐晦,增加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的难度。医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往往围绕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也极少提及思政教育内容,对于教师如何在讲授专业课时体现思政教育、展现医德医风更没有具体要求。造成了作为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第二堂课教育形式在大学生培养中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丰富高校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第二课堂只能是学生培养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三、提高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效果的路径
早在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就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必修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协同作用,提升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中的德育效果,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
1.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要想提升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核心工作就是要把握住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的课堂教育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发展,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巩固思政理论课主阵地,做好医学生德育的显性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和自身问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面对当前思政课位置孤立和角色不明显的情况,要提高思想意识,要明确思政课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实际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做好理论政策宣传的同时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帮助医学生将党的理论知识、医德精神和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让思政理论课更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协同作用,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德育工作并非思政理论课就能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具有深厚的德育潜能。长期以来,德育与专业课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很少发挥。而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专业课的教育不仅课时多、教育跨度长,其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不言而喻,如果能在专业课中提高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上适当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将医学生德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才能发挥好医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2.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去,关键就是要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不断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注重系统性。课程思政不是增开几门课或者在专业课中专门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就能一蹴而就,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也不是通过几次课程教学改革后就能完成的,无论是课程思政的形成还是医学生德育培养,都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医学生德育培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从了解基本的职业素养到升华认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要科学规划,在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医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专业基础程度进行设定,确保既与所授课程相关,又能够在德育的内容前后联系,逐渐升华。例如,在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学的态度培养,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未来职业的特点,以案例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其次,临床教学资源的挖掘要注意科学性。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意味着课程思政一定要科学开展,在挖掘课程思政临床教学资源的时候要把握科学性。第一,要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前提下,探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第二,要在科学取舍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总体而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如果每一门课都同时铺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而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开展。因此在课程开展前期,要试点选取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初步构建起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第三,要在教师团队和精品课程的打造上下功夫。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政课与各学科协同发展,同一门课也需要不同的老师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打造,可以通过教学比赛、项目资助等方式,充分发掘临床工作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在医学各门专业课中重点发展出具有代表性和有推广价值的课程。
3.合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医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从理论的积累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的过程,德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要走进社会,加深对德育的认识,接受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6]因此,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引导医学生通过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在文化育人方面,主要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优良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环境。在实践育人方面,要结合医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在低年级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年级时,要注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加深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认知,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4]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胡军林(1989—),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赵冬晶(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