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 “诵读”教学,不仅学生爱学乐学,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就有,《论语》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曾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倡导教师的“少教”和学生的“多学”,已经成为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篇目多,容量大,选文杂,文体异,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文言文中很多的文言现象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因此,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势在必行。
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笔者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诵读”。
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现代文讲究诵读,文言文更要注重诵读。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熟读、背诵。历代学者教育家有许多关于诵读的经验之谈。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大量的熟读、背诵,让学生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遨游知识的海洋。
笔者教《赤壁赋》时,想通过上一堂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诵读课,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寻文言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本堂课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指导,最终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和做到“四个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本文中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和通假字,例如:举酒属(zhǔ)客、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山川相缪(liáo)、酾(shī)酒临江等。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小组互助,读准这些字音。
二、读清句读
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一个关键,所以教师要先补充一些有关句读的知识,然后结合课文具体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明确语气,找到停顿的规律,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自由朗读时,让学生试着读出停顿,懂得在有些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更要在“兮”字后稍作延长,以舒缓语气如:“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三、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四、读出节奏
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把握好节奏,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乐则节奏明快,悲则节奏低慢。读准句子的节奏,也就理解了语句的大意。
五、读出气势
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读出语气和语势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而领会作者的情感、立场、观点等。
六、读出韵律
此赋在写法上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以散文化的手法,用笔潇洒自如,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同时又保持了赋体的一些特点,灵活地运用了押韵和对偶的句式,读起来音节和谐,语句整饬,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七、读出情感
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其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让学生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八、读出起伏
根据思想内容,处理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强弱、起伏。如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月夜泛舟长江,读出尽情尽兴; 第二节写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读出哀怨;第三节读出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读出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读出忘情尘世的洒脱。
九、读出思路
通过诵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思路。
十、学生分角色诵读和学生朗诵选定文段
课文第三四段中的人物对话较多,笔者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小组内分角色诵读,要求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情感,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最后是脱稿表演,学生自荐,自由朗诵,这是整堂课的高潮,朗诵的同学不仅勇气可嘉,而且朗诵出的感情总体良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笔者指导学生诵读,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然后再合并为一,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文言文的背诵方法,学生熟记背诵《赤壁赋》全文就容易多了。
整堂课全体学生聚精会神,诵读、思考、评点、交流等环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他们从课堂中找回了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通过本堂课的诵读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诵读技巧,还理解、赏析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获得了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为文言文的“少教多学”和高效学习提供了好的范例。在本堂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最后的诵读环节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看得出他们真正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从中受到了苏轼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熏陶。这堂诵读课使他们找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同时允许各小组学生谈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个性化的。
在“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本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用赞赏来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文言文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面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冲击,文言文教学要顺利地前行,关键还应站在高层面上来认识其教学的意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将不断思考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完善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来钻研文言文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文言文课堂效率。
(编辑:陈岑)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就有,《论语》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曾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倡导教师的“少教”和学生的“多学”,已经成为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篇目多,容量大,选文杂,文体异,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文言文中很多的文言现象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因此,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势在必行。
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笔者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诵读”。
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现代文讲究诵读,文言文更要注重诵读。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熟读、背诵。历代学者教育家有许多关于诵读的经验之谈。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大量的熟读、背诵,让学生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遨游知识的海洋。
笔者教《赤壁赋》时,想通过上一堂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诵读课,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寻文言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本堂课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指导,最终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和做到“四个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本文中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和通假字,例如:举酒属(zhǔ)客、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山川相缪(liáo)、酾(shī)酒临江等。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小组互助,读准这些字音。
二、读清句读
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一个关键,所以教师要先补充一些有关句读的知识,然后结合课文具体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明确语气,找到停顿的规律,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自由朗读时,让学生试着读出停顿,懂得在有些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更要在“兮”字后稍作延长,以舒缓语气如:“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三、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四、读出节奏
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而观之。把握好节奏,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乐则节奏明快,悲则节奏低慢。读准句子的节奏,也就理解了语句的大意。
五、读出气势
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读出语气和语势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而领会作者的情感、立场、观点等。
六、读出韵律
此赋在写法上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以散文化的手法,用笔潇洒自如,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同时又保持了赋体的一些特点,灵活地运用了押韵和对偶的句式,读起来音节和谐,语句整饬,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七、读出情感
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其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让学生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八、读出起伏
根据思想内容,处理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强弱、起伏。如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月夜泛舟长江,读出尽情尽兴; 第二节写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读出哀怨;第三节读出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读出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读出忘情尘世的洒脱。
九、读出思路
通过诵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思路。
十、学生分角色诵读和学生朗诵选定文段
课文第三四段中的人物对话较多,笔者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小组内分角色诵读,要求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情感,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最后是脱稿表演,学生自荐,自由朗诵,这是整堂课的高潮,朗诵的同学不仅勇气可嘉,而且朗诵出的感情总体良好,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笔者指导学生诵读,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然后再合并为一,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文言文的背诵方法,学生熟记背诵《赤壁赋》全文就容易多了。
整堂课全体学生聚精会神,诵读、思考、评点、交流等环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他们从课堂中找回了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通过本堂课的诵读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诵读技巧,还理解、赏析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获得了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为文言文的“少教多学”和高效学习提供了好的范例。在本堂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最后的诵读环节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看得出他们真正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从中受到了苏轼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熏陶。这堂诵读课使他们找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同时允许各小组学生谈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个性化的。
在“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本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用赞赏来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文言文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面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冲击,文言文教学要顺利地前行,关键还应站在高层面上来认识其教学的意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将不断思考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完善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来钻研文言文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文言文课堂效率。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