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寻求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之捷径,我们深入开展“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本模式突出激趣、导学、互动、评价四个基本环节,在4年的教学实践中,彰显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互动;高效;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7-0060-04
  一、“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
  建构和操作
  1.“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节有机整合,探索和完善各要素、环节之间最佳的组合结构和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本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三维目标、师生素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维目标对课堂教学起引领和定向作用,引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定向。师生素质是指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功底、施教能力,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是实施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通过互动高效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素质提高是本模式实施目的所在。本模式的四个基本环节是激趣、导学、互动、评价,它们贯穿整个互动高效化学课堂。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激趣,是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探究情境,通过有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导学,是指当学生遇到未知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学生面对探究疑难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互动,是指师生、生生合作,共同讨论、深入探究。评价,是指总结归纳,评价激励。其核心是互动,激趣、导学和评价三个环节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高效的互动,通过高效互动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各环节之间彼此配合,互相促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执教风格灵活调整各个环节,进行“激趣导学”、“激趣互动”、“互动导学”、“互动评价”等,各个环节相互融合,充分体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辩证原则,实现教学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有机结合。
  2.“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第一,激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思维的乐趣、参与的情趣和进取的志趣。
  一是激趣,创设探究情境,创设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①创设问题情境激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常用生产生活中的事实或相关事例引出问题,发挥教材栏目的功能和教学价值创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到化学实用、新奇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用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设计内容丰富、引人人人胜的CAI课件,创设新信息的教学情景,配以教师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听、看、记、动手,以达到思维兴奋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教学时,利用CAI课件展示四幅美丽的图片“镶嵌在蓝天的云、浓罩着大地的雾、漂浮在水上的冰,依附着草木的露”及不同聚集状态时的水分子间距离图片,激发学生对“熵变”这一难点的兴趣、求知欲望。以水为例,突破了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变”、“焓变”之难点,实现化学学习“宏观、微观、符号、图像”多重表征并进行表征间的转换。②创设化学实验情景激趣。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心理特点,用实验激趣。教材虽有实验活动,但实验的操作性、新奇程度均有限,需突出实验的情境化。具体操作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调整、充实实验,补充一些实验或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等。
  二是激发学生进取的志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关注身边相关的化学现象,联系医药、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化学问题,拓宽学生视野。教学中渗透我国化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介绍一些化学家的主要事迹,用科学家的崇高理想、优秀品质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爱祖国、爱科学的理想之火,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适当介绍当今化学新科技,渗透高科技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发展方向,认识化学的未来,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立志献身科学的壮志豪情。
  三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乐趣。化学教学应尽力创设轻松愉悦、快乐有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乐趣。因为在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饱满、注意集中、思维积极,大脑信息流量大、知识迁移快,此时更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轻负高效。
  四是激发学生参与的情趣。教学是师生互动、共振的活动过程,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效率的高低起到重要作用。教学中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少批评、多表扬学生,关心、爱护、信任、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优良的情感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无形、巨大的动力。
  第二,导学——点拔、诱导,激活思维。
  导学依据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进行,与学生的思考、质疑相吻合,通过导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通关键。引导学生学,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一是在疑难处、关键点引导。①在疑难处引导。当学生面对疑难问题时,教师为其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答疑点拨,适时强化拓展,有助于问题得以解决。②在关键点引导。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探索、发现,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拓展新知。当学生思维受阻、多数被该问题卡住、互动中意见不统一、或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寻机点拨,效率最佳。③诱发妙思巧解处引导。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灵活选择题目,诱发学生产生思考巧解的心理,能促进学生去探讨解题技巧。④问题多解变式点引导。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学生可从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问题“变式”训练是对同一核心知识不断变换角度提问,使本质问题衍生出若干新问题,以便让学生全面理解,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是“动手操作”的引导。利用化学教学中较多的动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促进思维发展。①“动手操作”前引导。每个化学实验操作都是在一定的实验目的、方法支配下进行的。学生动手前,教师精心准备为达到实验目的、突出实验操作思路方法的材料,为操作中学生的动脑提供有用的素材,在学生操作中明确指向。在“导”的过程中,既要强化突出操作目的要求、安全性或注意点,又要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想象、发挥的空间。②“动手操作”中引导。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实践能力、操作经验欠缺,总有个别学生操作不正确或不能如愿完成实验。因此,对于较复杂的操作要给予示范、说明,在操作中予以适当引导。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典型错误,及时给予指正、指点。③“动手操作”后引导。实验操作完成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与头脑中原认知结构同化、顺应,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存储在记忆库中。
  三是精编学案导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案”为载体,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学案”导学,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讨论、相互质疑。新课内容由学生课内预习并整理成学案中的基本内容,对生生讨论中的典型问题,教师解答疑难。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又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因材施教。
  四是用CAI课件导学。化学学科资料丰富。将文字、图象、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集成一体,用生动的画面、精炼的文字、科学的方法,人性化设计制成美观的CAI课件,将科学性、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原电池》教学中,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内电路中微观料子的移动方向后,再将电子转移、离子移动方向等微观方面的内容利用电脑进行动画模拟,配上教师简要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突破难点。
  第三,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究的乐园,对于某种现象的启迪或某种规律的探究,当教师的“导”与学生“学”完美结合成为学习共同体时,学生的思维碰撞与教师的引导产生共鸣,由此而引发更加活跃的引领、质疑、探讨、判定,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便可高效。在一个高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密切相关,既可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不同见解,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多元智力。
  一是活动探究中的主体动。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发现,发现的过程布满了新奇、刺激和憧憬。通过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探究,认识到化学科学是活生生的事实,是身边的物质世界,虽然它可以被认知但又无法被完全认知,因此科学研究永无止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活动探究培养的探究能力、探究策略和探究精神。①情动。人的行为受感情支配,学生常因喜欢某老师而喜欢该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渊博的化学知识、高尚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多个动情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眼动。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观看录像、投影、挂图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看准、看细。善于捕捉重点,并能由观察结果推出本质。③口动。口动的形式有多种,如互问互答、阅读、课堂讨论、专题问答、相互点评、演讲辩论等。师生互问互答是让学生动口的一种最方便有效的活动方式。课堂讨论深受学生欢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二是学生个体手脑联动。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脑能思考,达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目的。化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多手脑联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培养技能、发展思维。①手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机会、形式、内容均可以促使学生手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实验操作,如将演示实验的某个操作环节交给学生去做,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培养灵活性、创新性思维。动手答题、动手笔记是传统、基本的动手方式。笔记不仅是将重要的内容记下来,更重要的是将大脑、眼睛、耳朵与手协调的过程。以动手上网查询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使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探究问题的工具。模型、模具的制作和组合应用,发动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模具。如在学习甲烷的结构时,让同学们亲自制作甲烷分子比例、球棒模型。②脑动。动脑是学生互动的关键。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建构头脑中认知体系的过程,认知体系得以丰富和完善,是教育使人智慧的实质所在。如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后,要求学生制作“创意元素周期表”,就是学生个体手脑联动的一个良好活动方式。
  三是师生互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传递,学生不仅仅从教师一方获取信息与知识,也对这些信息与知识进行质疑、批判,有选择地继承与发扬,并把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审视师生互动的发展,一是师生信息流的传递方向。二是师生互动的参与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涉及面不断扩大,从教师与少数学生的互动发展到教师与学生小组互动、教师与班级整体的互动,将增进互动的效果。
  四是生生互动。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生生互动,是自发进行(或教师引导下)的互动,如小组(同桌或前后桌)相互讨论、合作实验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探究过程、讨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小组推选代表作发言,收集讨论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教师让已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   第四,评价——及时评价、促进发展。
  一是成功体验性评价,激发学习动力。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尽力创设“以评促学”的教学环境和展示空间。如进行优秀作业评比:规范书写格式、提高训练质量;课堂表现评比:强化课堂纪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创新方案展出:丰富评价内容,培养创新思维。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倡导多样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互动探究过程中及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探究疑难、辨明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反思自己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程度,完善认知系统结构。引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共性,突出特征,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三是教学中尽量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闪光点等,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注意对学生表现及时又恰如其分的评价,因势利导地调控互动进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或深刻、或浅显,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难易比例应适当,每次考试对有进步的同学进行鼓励,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品味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鼓励学生在课外思考和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四是鼓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必不可缺。学生自评包括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学习小组互评,学会“对成功者赞许,对困难者帮助,对尚未成功者友善,对小组善于负责,对自我善于修正”,相互总结他人的优点、不足之处,取长补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对学生加以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学校在经过4年的课题研究,在建立“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不同课型的模式体系,为我校化学教学、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提供参照范式、操作方法,实现教学有法,优质高效。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促进了专业发展,促进了学科组建设,凝聚了科组的集体智慧,促进学科组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我们有多位化学教师上省示范课、市区级公开课,我们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主编出版新课程教学资料十余本,公开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通过“互动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化学成绩稳步提升,化学高考、竞赛成绩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刘颖)
其他文献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20年,对语文教学愈明晰也愈困惑。明晰的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程式做到了如指掌,依自己的习惯教下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困惑的是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窠臼,难有发展,时不时会有“被掏空”之感,脑海中反复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好语文教师?在这样的困惑驱动下,笔者通过反思逐渐厘清了一些问题。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2007年5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同集体舞》的通知。这是适合全体学生的一种
企业情况各有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一样,但就全国来说,只要紧紧抓住这3个关键,今年企业改革就可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第一,要抓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不转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但有些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虽然使用了不少激励性语言,但收效不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在听课中发现的一些有效的课堂评价和本人的课堂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会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这里的“倾听”并不仅仅指听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更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平等
福建省石狮市凤里中学创办于1997年,现有40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50名教职工,是目前市区规模较大的一所独立初中校。学校确定“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素质为关键”的办学方针,树
南长区座落在钟灵毓秀的古运河畔,是无锡中心城区之一,全区面积22.4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常住人12137.96万,户籍人口32.87万。目前,区域内共有小学11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
为热烈庆祝第29个教师节,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传递立德树人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部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于7月18日启动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
近些年来建筑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现状就是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自身构造的特点,导致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安
2013年5月22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召开了金山区基于小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综合评估的“零起点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上,项目组对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进修学院则根据研究成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学校坚持走特色辦学之路,勇于创新,理念先行,实施“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品位强校”三大战略,使学校的辦学特色日益鲜明,辦学层次迅速提升。  文化立校——大爱育人,责任于行。“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师爱,是教师之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教师的大爱大德。但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责任感的养成对孩子的幸福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