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学风建设的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建设是大学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也是目前影响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及其面临的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大学精神和高等教育状态表征的学风,已成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与大学学风建设相关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骗取功名、造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引起了国家和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充分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自律,维护学者和学术尊严,建章立制,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加强领导,把学术道德建设落到实处,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所学校的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校貌,并且透过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教师、学生的精神风貌,看到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它既是提高学校教学、治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又是人才培养的前提保证。
  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学风建设,对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实施国家人才战略工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学风的因素分析与体现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诚信的学风、浓厚的学术氛围、活跃的教学治学空间和沉心做学问的精神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发展的根本。然而,目前大学出现了令社会担忧的学术不端、学术诚信缺失等系列问题,淡薄名利、潜心钻研科学研究的教师少了。
  1.社会风气影响
  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立组织。政治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以及稳定持久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无疑都会促进高校建立积极上进、健康发展的良好学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地蚕食着社会主体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和教师缺乏科学精神与科学动力,不想学,想混毕业的思想明显,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普遍,等等。社会上的这些不良风气都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的学风问题。另外,社会上的各种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以及唯利是图的现象也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学术研究积极向上的氛围。
  2.考核评价体系影响
  长期形成的重量轻质、量易质难的考评管理体系需要改革和创新。过去曾长期追求量化考核与评价方法,众多大学都以论文数量的多少、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高低、申请科研项目的数量及金额的多少作为评价的硬性依据。在强调创新、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缺乏科学的硬性考核模式对大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造成了培养模式单一、创新性和灵活性缺失的结果,致使教师的教学创新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风受到严重影响。
  3.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不够的影响
  大学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但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在内的国内许多高校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目的等,具体反映在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置、教学授课的模式与方法、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的保证等。这些造成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难以突破,也形成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明显差别。
  4.学生理念规范教育缺失的影响
  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应树立“学术第一、诚信至上,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科研潜力,杜绝学术腐败的根本举措。目前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非常多,而作为学生诚信的基本理念规范存在问题。学生是大学学风建设的重要主体,要加强学风建设,必须抓这个主体,在外力的推动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习热情和效果,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勤奋好学的求学态度。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甚至过分强调学生的行为规范,反映在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也比较明显,却在影响学生行为根深蒂固的理念规范教育上很少花工夫研究。一些形式上的教育内容都影响到学生如何学习的理念、如何自我创新与适应社会的理念,以及依法守规与投机取巧的理念等。
  5.学风问题的主要体现
  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甚至教风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有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个别高校特有的现象。在学风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动力与主动性不足;学习的方法论、创新学习与研究的方法等掌握不够;主动交流、思考,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等资源较少;律己守规、意志坚定、适应社会与环境的能力较弱;存在侥幸心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教风方面主要体现有:心存大志、淡薄名利、潜心钻研科学研究的教师少了;教师、导师、班主任等与学生、研究生的交流、深入沟通,以及学术研讨不够;针对学科专业,研究性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课题体系的创新设计不足;高水平科研学术研究及其成果与教学、人才培养的结合不够;学校的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建设尚不完善,等等。
  
  强化学术委员会的职责
  
  学术委员会在大学学风建设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这就明确规定了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审议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校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过程中,负责对所学专业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否具有学术发展前景和稳定的人才需求、是否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等问题,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审议,提出意见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2.审议教学、科研计划
  学术委员会对于本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年度或者中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应当认真审议,从学术角度提出可行性意见,以决定该方案是否能够适应相应时期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与发展要求,是否可以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计划中,并给予一定人力、物力的帮助,从而促进本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3.评定教学、科研成果
  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的学术权威机构,负责校内年度和阶段性教学、科研成果的评定,同时负责将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经审核后,推荐给更高一级学术评审机构或教育主管部门。
  学术委员会的这3项作用,既保证了学科方向的科学性、国民经济社会的需求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又保证了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评价的规范性、创新性。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在加强学风建设,防止学术不端、推进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许多高校还专门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出台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办法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主要是参与学校的重大学术事件的研讨、咨询和把关。
  应该看到,高校远没有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有些工作仅仅是 “橡皮图章”的代表。高校还远没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落到高水平阶段。例如,一些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基本没有研究过教育、教学方法;也没有研究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适应发展的可行性;科研学术成果与教育教学等人才培养环节的结合性等,都是空白。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的资源、作用和积极性,也使得广大教师对学术委员会委员这一神圣工作出现认识偏差。如何强化和发挥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应是我国大学在下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自2002年至今,教育部就有关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以及如何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等,出台了7个相关的指导文件,高校在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等国家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分析、思考,结合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与完善,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建立起有效的研究、促进与监督保障机制,从而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工作。
  1.加强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建设
  一是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提倡理性质疑,鼓励学术交流,不受行政干预等;二是大力宣传和倡导学术诚信,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着力加强教师求真务实、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和学风;三是构建学校以教师为骄傲,教师以学校为荣耀,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大学学术文化氛围;四是软硬环境建设,资源向教师倾斜,为教师教学科研积极创造空间和平台环境,进一步完善、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所)服务一线教师的办法、措施,完善科研学术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形成教师潜心、安心、舒心,积极做学问的校园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从而引导、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的学习氛围与学风的根本转变。
  2.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建议将学术委员会活动例会制,定期研讨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影响学风建设的重要问题。一是邀请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前沿的科研与学术讲座;二是在大项目的申报、大平台的搭建、大成果的评价方面发挥学术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严格的学术评价和学风把关;三是研究制定科学的科研学术业绩的考核与评价办法,包括目前大学的自主研究经费管理办法等,从而支持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学术问题研究,支持教师提高国际化的前沿学术视野,尤其是原创性科学研究,鼓励交叉项目、学科团队申报建设等;四是进一步完善学术道德教育、管理与处罚的规章制度,这是学术环境建设的基本保障,包括社会道德、学术诚信、公开、公正等,明确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办法;五是完善大学“学术沙龙”相关政策与激励措施。
  3.研究协调与监督管理工作
  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应从有利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角度,强化协调与指导的功能,与相关的职能部门,如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学生处等共同研究,建立并完善与学风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从源头的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到过程的教学、科研、学习效果的监督管理,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质量考核与评价等,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与学风建设相关的措施。不断营造自觉树立学术端正、治学严谨的学术风气和氛围,防微杜渐,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校声誉产生的不良影响。健全和完善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评聘考核机制,分学科分类别对不同人员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尊重经、管、文、理、工等学科之间的评价差异,尊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差异,既要坚持以重大原始创新为主导,又要充分尊重和鼓励教师的社会贡献。
  4.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强化学术委员会对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也是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包括教育教学方法、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规范教育、研究性教学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学术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学的质量保证标准等。学术委员均是各个大学相关学院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或学术带头人,对如何教育教学、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等都有一定经验和成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对学术资源的最大浪费。
  一是协调有关部门,以严抓治教态度、治教水平、师德建设等师德教育带动学风建设,并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制定教师教学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及相应措施,使教师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二是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协助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相应课程体系的设计;三是改革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机制,创新考试制度,以及健全试题库制度,同时逐步试行创新评价形式,由传统的笔试变革为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文化与技能、期终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四是协调相关部门研究高水平的科研学术研究成果、前沿学术动态和重大社会需求如何有效与教学相结合,最大程度开放科研资源为学生学习、研究创新所用。
  学风建设是我国大学一项长期而又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高校内应经常进行学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等。通过完善制度、构建体系,引导我国高校规范的学术活动,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等。同时,充分发挥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教风建设,使我国高校的学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常 晶]
  
其他文献
煤炭企业安全为天,煤矿安全工作关系到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大量事故统计表明,煤矿事故的90%以
期刊
期刊
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上,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功能、使用寿命、美观性、经济性等,优化结构,为后续施工奠定保障.本文针
当前,部队野外驻训正如火如荼展开.训练强度大,节奏快,少数战友因训练经验不足、机体耐受性较差而引发训练伤.在此,笔者提醒大家,要重视训练中不慎划破、磕碰的小伤口,如不及
期刊
曾经,每当五月时节,老屋门前的那几株槐树便格外鲜活起来,不但叶片极其浓密深绿,伴着蜜蜂的声响与蝴蝶的翩跹身影,大串大串的洁白花朵也绽放的热烈喧嚣,微风吹过,幽香阵阵,心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它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完善股市功能对经济发展、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正确分析和解决当前股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股市的稳定与发展,维护金融安全。    股市持续暴跌的影响、原因及股市发展中的问题    2008年年初以来,上证综合指数从年初的5265点跌到6月30日的2736点,仅半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一系列的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99年危机才基本结束,这场危机给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如今,虽然距离危机爆发已有10余年了,但世界经济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仍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当时发生金融危机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对这场危机进行再思考。这些国家所经历的危机对现在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迫切需求,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是银行实现业务转型,优化资产规模的必然选择。但是在中国当前的整体环境下,中小企业贷款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若没有针对性的解决之道,必然会影响银行,特别是其基层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解决信贷资金分配问题,是促进中小企业贷款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
全球通胀概览    在经历了20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发展期之后,全球通胀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稳步攀升,呈现所有经济体上行之势。美国CPI在2008年4月达到了4%,欧洲则超过了3%,日本超过了1%。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在加速,2000年到2008年间,亚洲CPI从小于3%到提高到6%,拉美从4.1%提高到5.7%。新兴经济体2008年5月整体通胀水平达到了6.3%。大宗商品价格成为导火索。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