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它对学生审美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等,起著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级合唱;意义;课堂教学
一、开展班级合唱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学校的艺术教育,让学校班级合唱活动更上一个台阶!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扩大音乐视野,以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熏陶性格情操,丰富形象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合唱,感受声部间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开展班级合唱已成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对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聆听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探索
1.教会学生唱歌,要以情带声,激发学习热情。唱歌是歌唱者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在进行歌唱的时候,除了具备相应的歌唱技巧,还要让自己的歌声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故意的大喊大叫或者压根不出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领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的思想,如果不能正确的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情,那么本来悦耳动听的歌曲就变成了一些空洞的数字,变得毫无意义,学生当然不愿意认真的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歌曲情感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比如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同学们认真朗读一下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歌词产生兴趣,就证明学生开始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学生就会对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给老师的教学课堂带来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歌曲《迷人的火塘》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和观看民族风情,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加上一些舞蹈动作,这样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比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学唱。
2.培养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正确的声音训练方法。音乐课中合唱声音的学习虽然不像合唱团的排练那样严谨,但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正确的声音训练方法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首先是呼吸。大家都知道,呼吸是发声和歌唱的动力。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歌唱的原动力本身就是气息。要使学生在歌唱中获得优美的发声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咬字吐字,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如何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呢?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练习:
①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鲜花,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熄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这样有兴趣、有步骤、有规律的方法,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②其次是声音的统一。在合唱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及气息的控制后,怎样使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做到自然、流畅、圆润。而不是娇柔造作、僵硬、刺耳、听起来不舒服?首先要改变用脖子喊歌的习惯。指导学生在唱歌时把声音放在“小腹”上轻声唱,目的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小腹,松开咽喉来歌唱。其次是找到高位置的头声。让学生想象太阳穴和眉心间形成直线相交的点,在点上发出自然放松的声音,即使唱到较低的音时,在气息的支持下也要保持同样的头声的共鸣感。不仅做到喉头稳定,而且下巴放松。此外教师要进行范唱,让学生懂得和辨別音的高低和声音的共鸣位置的高低是不同的,要努力做到发声时都能从一个位置上发出自然、圆润的声音。唱低音要防止挤压,唱高音时要防止大喊大叫,要求每个同学演唱时的声音好象从眉毛中间发出似的,并做到脸部肌肉放松,笑肌微提,尽可能露出上牙,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比较明亮。
在训练过程中,适当加一些练声曲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合唱也是很有必要的,练声曲可以先用“U”音来唱,因为这音容易使喉头下沉。然后告诉学生找含了一口水的感觉进行演唱,把咽喉打开,如练习曲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喉头不动,位置要统一,感觉对了,再逐渐练习“a、e、I、o、u”,唱“e”、“I”音时容易挤扁,因此让学生尽量找“o”音的感觉与口型,用“o”音的口型唱“e”、“I”,声音比较容易竖起來。
三、立足课堂阵地,提升合唱能力
重视视唱训练:新课标提倡对学生在歌曲学会后进行简短的视唱活动。利用歌曲中简短旋律的视唱,渗透多声部训练。教师可把上课前的师生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进入合唱状态;音阶练习时,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反向同时进行。教材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素材:如歌曲中的第一、二乐句,两个不同结尾句等等。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句,先两组单独唱,熟练后再引导他们试试两组同时轻唱,学生很快听到了两种不同但很和谐的声音形成了。这样的教学虽然时间很短甚至只是每课一两次的尝试,但久而久之都是对学生合唱能力的良好铺垫。针对学生在二声部合唱时,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口风琴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唱歌曲《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这样通过切身体会和感受,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这对推动班级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合唱进入音乐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大家用同一个声音,同一种音乐语言,表达同一个思想和同一种情感,这种音乐上的和谐与统一能有效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一定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又一种生机,实现学生团队精神与生命质量的提升。而长期接受合唱学习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良好的个人品质,非常有合作意识,容易与人沟通,有责任感。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将来的音乐学习、成长和个性发展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实施班级合唱教学,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音乐认知能力,善于挖掘教材,分析合唱作品,然后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心巧妙地进行合唱训练,耐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性、趣味性,使他们喜欢上这种声部之间的合作游戏。要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地安排好合唱内容的教学;在技能的训练中,要遵循艺术的规律,要经常、反复地练习;要有序地逐步提高各项要求。让学生慢慢积累合唱经验,变合唱能力为一种合唱习惯,使学生真正得到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用和声传达美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申光健:《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贵州师范大学
[2]叶双梅:《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读写算:教师版,
[3]胡明妫:《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班级合唱训练》;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济南市明珠小学)
关键词:小学;班级合唱;意义;课堂教学
一、开展班级合唱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学校的艺术教育,让学校班级合唱活动更上一个台阶!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扩大音乐视野,以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熏陶性格情操,丰富形象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合唱,感受声部间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开展班级合唱已成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对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聆听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探索
1.教会学生唱歌,要以情带声,激发学习热情。唱歌是歌唱者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在进行歌唱的时候,除了具备相应的歌唱技巧,还要让自己的歌声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故意的大喊大叫或者压根不出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领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的思想,如果不能正确的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情,那么本来悦耳动听的歌曲就变成了一些空洞的数字,变得毫无意义,学生当然不愿意认真的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歌曲情感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比如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同学们认真朗读一下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歌词产生兴趣,就证明学生开始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学生就会对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给老师的教学课堂带来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歌曲《迷人的火塘》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和观看民族风情,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加上一些舞蹈动作,这样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比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学唱。
2.培养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正确的声音训练方法。音乐课中合唱声音的学习虽然不像合唱团的排练那样严谨,但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正确的声音训练方法是教师必须掌握的。首先是呼吸。大家都知道,呼吸是发声和歌唱的动力。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歌唱的原动力本身就是气息。要使学生在歌唱中获得优美的发声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咬字吐字,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如何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呢?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练习:
①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鲜花,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熄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这样有兴趣、有步骤、有规律的方法,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②其次是声音的统一。在合唱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及气息的控制后,怎样使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做到自然、流畅、圆润。而不是娇柔造作、僵硬、刺耳、听起来不舒服?首先要改变用脖子喊歌的习惯。指导学生在唱歌时把声音放在“小腹”上轻声唱,目的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小腹,松开咽喉来歌唱。其次是找到高位置的头声。让学生想象太阳穴和眉心间形成直线相交的点,在点上发出自然放松的声音,即使唱到较低的音时,在气息的支持下也要保持同样的头声的共鸣感。不仅做到喉头稳定,而且下巴放松。此外教师要进行范唱,让学生懂得和辨別音的高低和声音的共鸣位置的高低是不同的,要努力做到发声时都能从一个位置上发出自然、圆润的声音。唱低音要防止挤压,唱高音时要防止大喊大叫,要求每个同学演唱时的声音好象从眉毛中间发出似的,并做到脸部肌肉放松,笑肌微提,尽可能露出上牙,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比较明亮。
在训练过程中,适当加一些练声曲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合唱也是很有必要的,练声曲可以先用“U”音来唱,因为这音容易使喉头下沉。然后告诉学生找含了一口水的感觉进行演唱,把咽喉打开,如练习曲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喉头不动,位置要统一,感觉对了,再逐渐练习“a、e、I、o、u”,唱“e”、“I”音时容易挤扁,因此让学生尽量找“o”音的感觉与口型,用“o”音的口型唱“e”、“I”,声音比较容易竖起來。
三、立足课堂阵地,提升合唱能力
重视视唱训练:新课标提倡对学生在歌曲学会后进行简短的视唱活动。利用歌曲中简短旋律的视唱,渗透多声部训练。教师可把上课前的师生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进入合唱状态;音阶练习时,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反向同时进行。教材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素材:如歌曲中的第一、二乐句,两个不同结尾句等等。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句,先两组单独唱,熟练后再引导他们试试两组同时轻唱,学生很快听到了两种不同但很和谐的声音形成了。这样的教学虽然时间很短甚至只是每课一两次的尝试,但久而久之都是对学生合唱能力的良好铺垫。针对学生在二声部合唱时,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口风琴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唱歌曲《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这样通过切身体会和感受,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这对推动班级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合唱进入音乐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大家用同一个声音,同一种音乐语言,表达同一个思想和同一种情感,这种音乐上的和谐与统一能有效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一定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又一种生机,实现学生团队精神与生命质量的提升。而长期接受合唱学习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良好的个人品质,非常有合作意识,容易与人沟通,有责任感。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将来的音乐学习、成长和个性发展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实施班级合唱教学,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音乐认知能力,善于挖掘教材,分析合唱作品,然后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精心巧妙地进行合唱训练,耐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丰富性、趣味性,使他们喜欢上这种声部之间的合作游戏。要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地安排好合唱内容的教学;在技能的训练中,要遵循艺术的规律,要经常、反复地练习;要有序地逐步提高各项要求。让学生慢慢积累合唱经验,变合唱能力为一种合唱习惯,使学生真正得到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用和声传达美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申光健:《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贵州师范大学
[2]叶双梅:《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读写算:教师版,
[3]胡明妫:《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班级合唱训练》;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济南市明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