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要招什么样的学生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学生都知道,在中学里一定要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去考复旦大学,不然就很难应对“千分考”。“千分考”有一个重要原则,绝对不会超越中学教学的纲,所以实际上,大学改革对中学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指挥棒
  
  在“两会”期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和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等30多位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个议案,建议国家为京外高校的基础建设拨款制定标准。在会议期间,他还对公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诸多问题建言献策,《小康》记者就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等问题专访了秦绍德。
  
  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小康》:在自主招生方面,复旦大学在去年有哪些比较新的改革?自主招生联盟建立后有什么新变化?
  秦绍德:这有两个概念。第一,教育部允许一部分学校有5%自主招生的名额,是从2003年开始的。开始是7所,后来是22所学校,基本上这几年都是这么做的,采用不同方式做的。这是一个改革。
  对复旦大学来讲,另外一个改革是从2006年开始。经过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和周边地区,拿出一部分名额来进行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一开始这个计划就是上海拿出300人,后来扩展到江苏、浙江共拿出100名,这个是我们正儿八经按照自主招生的方案在试点,所以基于“千分考”、面试这一套的程序五年之内没有变化,还是按照这个东西做。变化无非就是希望名额越来越多,希望省份越扩越大,这个都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
  这两年稍稍有点变化,为了避免给考生增加更多的负担,有几个学校进行联考。大家都怕被边缘化,然后就自动组织不同的联盟。一些考生和家长,也不想放弃任何一次机会,这样容易应付所有的考试。
  《小康》:考生考完都说太累了,有的一天要考七门课?
  秦绍德:前一种招生我们是要求有七门功课,如果是单独应试复旦,不考别的学校还好,那就跟千分考一样。如果参加其他的考试强度也很大,这个就很困难了。
  《小康》:您好像说过,这种自主招生改革最终将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
  秦绍德:对,这是我们自主招生的目的。现在有人讲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抢生源。其实这话不对,不叫抢生源。自主招生改革当年是教育部批准实验的方案。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使高校履行自主招生的权利。在统一高考的情况下,高校有自由录取的权利,但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完整的。我们觉得学校是分各级各类的,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每个学校都应该提出,我要招哪种类型的中学毕业生,适应我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为复旦是个综合性大学,比较重视基础科学,再加上历史也很悠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招到适合我们培养的学生,这就是自主招生改革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们觉得,如果很多学校大家都在自主招生,不就把统一考试的事情打破了嘛。现在把所有学生的素质都通过一张考卷反映出来,这个偶然性太大了,对考生来讲不太公平。而且现在为了一生的这一搏,从小学就开始让学生围着考试来转,这样就悖离了教育本质的要求。而且也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这种情况下,自主招生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一考定终身。
  如果有几十家高校都能够自主招生的话,那肯定会打破高等学校招生的方式,这对中学是一个指挥棒,中学就不会按照现在这个考试的方法来准备了。复旦“千分考”提出来后,现在很多学生都知道了,在中学里一定要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去考复旦大学,不然你就很难应对“千分考”了。“千分考”有一个重要原则,绝对不会超越中学教学的纲,超纲算什么本领?难的题目有的是,什么奥数之类的,我们不管这些东西,所以实际上,大学改革对中学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指挥棒。
  《小康》:您说现在农村教育在萎缩,所以要对农村地区的考生有社会救济,因为现在贫富差距,还有地区差异比较严重,您说这个是有感而发?
  秦绍德:我还是了解一些情况的。我们复旦大学支教队员到宁夏去支教,我一直关注他们的行动,他们也带回来很多信息。前年我还专门去慰问在那里支教的学生,还到一个中学里住了一晚上,然后到三个学校都去转了一圈,跟他们县政府接触了一下,当地学校教育确实很困难。所以复旦大学对这几个点会持久支持下去。我赞成对于农村教育、西部教育、基础教育的薄弱部分,政府应该持续不断的投入。
  《小康》:在现在这种自主招生体系里,农村孩子可能在综合性的知识、还有视野方面会有欠缺,对他们来说,今后进入好大学的几率会不会更低?
  秦绍德:现在搞自主招生考试的都是一些特别好的大学,所以一般来讲,起码得县城以上的中学里,才有可能有学生考这些大学。大部分也可能是考一般的大学,或者考职校,这都是自然的社会分工。如果是在农村,他的成绩特别好,特别优秀,天赋又很好,这样的学生是埋没不了的。
  复旦大学70%是外地生源,30%是上海的。在这个70%的面向外地的学生中,历届都有不少农村出来的,也都很优秀。他们并不是在考试当中有什么优势,而是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已经具备这个优势了,一张考卷考所有的考生,你说城市考生会占多大便宜?也占不了多大便宜,也还是要学生自己好。
  自主招生考试中,农村的学生可能世面见得不够多,在沟通能力上会有些弱,但是自主招生能力也不是光靠嘴巴上能讲就行,我们有一系列考核的内容,综合性的,还要考他的思维能力怎么样,所以我们现在才进行这样的改革。
  
  复旦的第二课堂很重要
  《小康》:复旦大学想招的学生,其中有一条是:交往沟通的能力,对社会问题很关心,了解民情,热心社会活动,有组织能力,您认为这样的学生更能成才?
  秦绍德:对,这个是我从复旦大学招生的要求来讲的。因为我们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承担国家的各类任务,包括科学创新、科技创新,还有就是成为不同战线的骨干,从这样一个类型要求的话,我对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这些要求就比较高。
  《小康》: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或者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秦绍德: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这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就是骨干,有的是校团委的干部,有的是学生会的干部,有的是社团负责人,在大学期间都很活跃,除了自己功课好以外,还善于跟人家沟通和组织一些学生间自己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
  我们学校有250个社团,有诗社、有攀登协会等,很多社团在学校里都很活跃。复旦为什么这样提呢?除了第一课堂,正儿八经的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外。第二课堂也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学生要锻炼第一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实际上在大学生里,社交活动多、沟通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还毕竟是少数。经过四年大学锻炼后,有的学生这方面发展很好,变得很能干。到了社会上后就发现,这类学生很受各种岗位的欢迎,而且很快就能上手,很快就能成为骨干。拿我所学的新闻专业这个角度来看,复旦大学新闻系历史悠久,1929年就有了。毕业生到了各新闻单位,都是从记者当起,然后当部门的负责人,然后到副总、老总。包括过去《人民日报》的领导里,中央台的台长、副台长、新华社的领导里,还有包括像上海各媒体的主要领导基本都有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这说明学校培养学生的时候不能太单一。其他行业也很多,特别像金融专业,在纽约、香港、上海三个地方最多,而且都是金融业的高层。
  《小康》:这跟他们上大学之后培养出来的素质有关系?
  秦绍德:有关系,所以复旦大学各地的校友会也很活跃,原因就是,他们在校的时候,有一批是骨干。我想其他学校肯定也是这个规律。伦敦《泰晤士报》有一个排行榜,主要是雇主对某一个学校的毕业生的评价。复旦的排名在全国大概是第三位,仅次于北大、清华。
其他文献
荷兰 个税分三类 收的多返的也多  2010年荷兰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9.8%,个税的最高税率在欧洲排在第二位。荷兰个人所得税分三类,每类个税都有其相应的税率,其中个人工作和住宅收入所得税为累进税率,最高税率52%;股息和资本收入所得税为固定税率25%;储蓄和投资所得税为固定税率30%。  除了一些扣除项目,荷兰政府还根据纳税人的个人情况和收入情况发放各类补贴,如育儿补贴、医疗补贴、租房补
期刊
维稳是一个系统工作,也是一个科学工作,亲历新疆反恐政策及维稳方略变化的新疆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政法委秘书长郭永辉,从亚欧博览会安保、新疆基层维稳机制、维稳常态化等各个方面解析了新疆稳定的根本所在    “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左宗棠在100多年前的论断,至今仍可作为观察新疆的一种洞见。今日新疆,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历史命题,在现实
期刊
2011年3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7.2分,比上一年度增加1.1分。  《小康》生命小康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被称为居民健康的“三大指标”
期刊
“史上最严厉”的法官任职回避规定被媒体认为是法院系统廉政建设的最大亮点,但也在司法界引来诸多争议之声。力推这一做法的上海高院院长应勇在《小康》记者的专访当中回应了这些争议    “法官是孤独的贵族”——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小康》记者专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这样描述法官这一职业。如是描述,并非对于法官职业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因为在社会的正义系统里,法官守护着“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期刊
广东人大、政协活泼民主的风气和坦诚直言、监督有力的作风被称之为“广东现象”或参政议政的“广东模式”,省市领导的力挺,让代表委员们的声音显得更加有力    “想赚钱你可以去从商,赚大钱没人管你,不会说你不道德,既然选择做公务员,那你就要能拎得出来给人家看,能晒太阳,不敢晒就不要当。”“当前的高房价,开发商肯定赚到了钱,但是政府赚得更多。”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仔
期刊
“十二五”期间,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方针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政府的执政之重,如何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必然成为社保一体化破题的重中之重    2011年3月两会期间,政协“1号提案”,农工党中央提出《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将焦点聚集在社会保障领域。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北省委会主委周宜开透露,“提案小组有10多个人,大家
期刊
教育应该有担当,教育有义务、有责任去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下一代的素养,目前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好多问题,但出现的很多问题不能都归结于教育系统本身。有些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很多人骂教育的时候都很痛快,教育被说得一无是处,这个现象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你是我们学校哪一届的毕业生?”得知《小康》记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亲切地问。  “2005届。”记者答道。  “哦,那时候我刚当校长。” 
期刊
“十二五”是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转变的关键五年,新阶段的转型与改革,实质是以民富优先发展为导向、以改变经济结构为重点的二次转型与改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
期刊
两会期间,《小康》记者独家专访了“根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这位“超人气”校长认为影响一个学校声誉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尤其是优秀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    “我这个人呢,在很多人都说好听话的场合,我喜欢说问题;但在另外一些场合,很多人攻击问题的时候,我又可能会维护一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  因为一次毕业演讲而被广为人知的“根叔”事实上却非一
期刊
九成人睡眠不足 八成人睡眠亚健康    调查显示,只有6.5%的职场人坚持按时就寝,而推迟就寝时间的最大理由是休闲娱乐活动;逾八成人存在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梦等“睡眠亚健康”状况;近九成人感觉睡眠不足,其中广告/传媒人最缺充足的睡眠,相对而言,感到睡眠不足比例最少的一类群体是党政机关公务员    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职场人来说,前一个愿望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