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慢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将中医药应用于慢病的临床治疗,对于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慢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服药的一组疾病。慢病不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而且会造成身体上的折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增加社会负担。因此,慢病的防治工作被国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范围,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使慢病的防治与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为今后的慢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慢病包括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是慢病防治中的重点。近几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加速,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危害程度。糖尿病导致的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累及多器官、系统,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长期不达标将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心、肾、血管及神经损害,甚至可以造成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寻找有效的方法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将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的病死率。
  我国政府对防治糖尿病给予了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这标志着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糖尿病的防治仍然以西医为主,在农村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患者得不到规范和系统的治疗,致使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或死亡。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对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控制病情发展、延长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医控制血糖不良的情况下,运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防治糖尿病,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
  中医防治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特点是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中医防治糖尿病与西医不同,西医主要是降低血糖,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求因,最终确立治法,不降糖而糖自降。同时照顾全面,对控制并发症的产生,保护靶器官损害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特征,应属祖国医学中的消渴。“消渴”这一名词在《素问·奇病论》首次出现,《内经》中根据病机和症状不同,还有膈消、肺消、消瘅、消中等名称,认为消渴主要由内热引起,包括过食肥甘、五脏虚弱、情志失调。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病篇记载“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及“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说明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可以治疗糖尿病。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消渴侯》论述了消渴的并发症“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进一步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明确论述。刘河间认为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这是对其并发症的描述。元·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盲聋、疮癣、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以上诸家论述从临床特征、并发症方面都证明,中医学的消渴即是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中医防治糖尿病,应宗中医之消渴辨证论治。
  消渴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中医学中所说的消渴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大凡渴欲饮水、尿量频多者,中医统称为消渴,如现代医学中的尿崩症,因其有烦渴多饮,多尿等症状,亦属中医消渴范畴,但并没有血糖或尿糖升高现象。而糖尿病之消渴必须是血糖升高、尿糖检测阳性,方为中医的防治范围,临床应加以鉴别,方不致误。现就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简述如下。
  病因:消渴病的病因复杂,包括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损,而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两者互为因果。①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的重要内在因素,这一病因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被认识。《灵枢·五变》有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患消渴。②饮食失节:“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是出自《素问·奇病论》的论述,认为在饮食状况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③情志失调:《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是说如果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或导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引发消渴。④劳欲过度:《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事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意思是不节制房事,纵欲过度,造成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最终会导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形成消渴。
  病机:消渴的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损,而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两者互为因果。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病变器官主要是肺、胃、肾,虽然这三个脏器中肾是关键,但是往往三个脏器之间又互相影响。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而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消渴虽在肺、胃、肾不同,但常互相影响。如肺燥伤津,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症常可互相并见。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邹滋九按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长期消渴病,容易引发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气耗伤,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较为常见的是肾阳虚及脾阳虚。严重者可因阴液极度耗损,虚阳浮越,出现头痛、呕恶、烦躁、呼吸浅快等症状,甚至发生肢厥、昏迷、脉细欲绝等阴竭阳亡危象。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可以累及多个脏腑,导致气血的不能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与血瘀密切相关。消渴病病变广泛,常病及多个脏腑,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者重症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如糖尿病肺结核病;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乘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如糖尿病眼病;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如糖尿病急、慢性感染;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血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如糖尿病脑血管病;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如糖尿病肾病。   诊断依据:中医学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包括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缺乏足够的诊断依据。要确定是否糖尿病,要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血糖和尿糖检测进行确定诊断。必须注意,对无高血糖危象者,绝不能仅依据一次血糖测定值来判断是否诊断为糖尿病。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出现血糖升高现象,例如急性感染、创伤等情况,但是不能将这暂时性的血糖升高诊断为糖尿病,需要在消除应激后复查血糖。
  证治分类:⑴上消:肺热津伤证:尿频量多,烦热多汗,口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代表方:消渴方加减。本方清热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肺热津伤证。常用药: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清热止渴,养阴增液;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玉泉丸中以人参、黄芪、茯苓益气、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甘单等清热生津止渴。二冬汤中重用人参益气生津;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清热生津止渴。二方同中有异,前者益气作用较强,而后者清热之功较著,可根据临床需要选用。⑵中消:①胃热炽盛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玉女煎加减。本方清胃滋阴,适用于消渴胃热阴虚,多食易饥,口渴等症。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粳米益胃护津,共奏益气养胃,清热生津之效。②气阴亏虚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本方益气健脾生津,适用于消渴之津液亏虚者,《医宗金鉴》将本方列为治消渴常用方之一。并可合生脉散同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甘草益气健脾;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生津止渴;天冬、麦冬养阴生津。肺有燥热加地骨皮、知母、黄芩清肺泻热;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地养阴生津;气短汗多加五味子、山萸肉敛气生津;食少腹胀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⑶下消:①肾阴亏虚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治法:滋阴固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本方滋养肾阴,适用于消渴肾阴亏虚之证。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泽泻清泄火热。阴虚火旺热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益肾缩尿;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益气。若烦渴、头痛、唇红舌干、呼吸深快、阴伤阳浮者、用生脉散加天冬、鳖甲、龟板等育阴潜阳;如见神昏、肢厥、脉微细等阴竭阳亡之危象者,可合参附龙牡汤益气敛阴,回阳救脱。②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质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方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并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主治阴阳两虚,尿频量多,腰酸腿软,形寒、面色黧黑等症。《医贯·消渴论》对本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了较好的阐述:“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燥,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津,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所谓饮一升溲一升,饮一斗溲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维新”。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肉桂温肾助阳。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等益肾收摄;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阳痿加巴戟天、阴阳藿、肉苁蓉;阳虚畏寒者,可酌加鹿茸粉0.5g冲服,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化生。消渴多半有淤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泽兰、鬼箭羽、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木香行气导滞,葛根生津止渴)。糖尿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目、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臃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并发肺结核、心脑血管病、肾病者,则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预防与调摄: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习惯及心理调节。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则消渴亦不足忧矣”。饮食调节能起到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能量需求的前提下,饮食方面应该忌食糖类,限制油脂及粮食的摄入,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蛋类等,进餐应定时定量。②戒烟、戒酒、禁止饮用浓茶及咖啡等。③心态保持平和,生活起居要规律。
  糖尿病是中医临床之疑难大证,在未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辨治尚属容易。一旦发上并发症,则病因复杂,病机多端,病症多样,常表现为虚实夹杂,阴阳混淆,辨治极为棘手。因此,糖尿病的防治,贵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从此三者,须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筛查,实现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重点人群包括:①年龄>45岁,体质指数(BMI)≥24,以往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②有糖尿病家族史。③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④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⑤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⑥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⑦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在以上人群的筛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糖尿病患者,应立即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在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情况下,尽早使用中医药进行防治,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应提倡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糖尿病,探索一条中西医并重防治糖尿病的临床路径,提高糖尿病的临床防治效果,减少并发症。若能准此,则糖尿病的防治无忧矣。
其他文献
一、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理性把握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就是传统。"大道至简",人类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统文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已经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电网功能、形态和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开
姿态指向稳定度是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平台设计的重要参数。文中在卫星姿态指向抖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对回波理论推导了姿态指向抖动对聚束SAR点目标冲激响应函数的影响,分
技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置身于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适应与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信息量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危机感的增加,技校学生的
期刊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或企业内部中的各类业务及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通过资料数据的评定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审视、解读科学发展观,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清醒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观理论的本质、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全面协调发
1940年秋冬,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开进三单地区,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展开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活动,袭击敌据点十余处,与日伪军作战四五十次,沉重地打击了日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135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1  摘 要 近年来研究发现了HIF-2α在关节软骨细胞代谢的重要作用,其中HIF-2α在(Osteoarthritis,OA)中发挥了核心角色,以HIF-2α为中心维持软骨稳态、血管化、促基质分解、合成相关调控通路分子是研究的相关目标。如未来更多的研究证实其关键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入党条件”有不同的历史变化,这是我党在自身建设领域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从而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
.2  30022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1  01700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01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脑血管病,是临床医生熟知的事情。专家认为,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糖尿病性血脂异常、糖尿病所致血黏稠度增高,都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特点是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缺血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