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是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是“多渠道保障”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共租赁住房现状,总结了公租房的融资与运营模式,根据目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自我国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至今,廉租房和經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出现,极大了改善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房困难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城镇中等收入偏下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游离于保障性住房以外。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于2009年其政策在深圳等地试行,目的就是解决部分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住建部2010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之后,公租房在全国推行。据我国公共住房计划,公租房将会逐渐代替经济适用房,成为我国公共住房的主流。相比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对城市非本地户籍人口开放。2012 年5月,住建部颁布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其中提出了公租房分配、运营、使用和退出等环节的基本要求。2013 年 12月,《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由住建部等部委联合发布,明确要求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巩固了公租房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中的地位。
  1、公共租赁住房现状分析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伴随着本企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过创业时期和困难时期的艰辛,也分享了企业辉煌十几年来带来的实惠。现如今,公共租赁住房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起初建设条件有限,很多为非成套住宅,水和煤气等没有进行分户,居住条件差强人意,且线路老化,没有设置消防安全设施,很多职工自行生活做饭,或者使用电磁炉,无形中增添了住宅安全隐患。另外,公租房在管理中,经常发生私自转租,另作他途的不良现象,不但造成了人员管理混乱,还扰乱了租赁住房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企业发展中,一些管理中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整合管理,这不仅是企业提升自身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与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公共租赁房的融资渠道日渐多样化,各城市结合自身建设规模,选取多种融资方式,实现资金的筹集。在城市内部,不同公租房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政府出资比例,可将我国公租房的主要融资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出资型、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型。详细如下表所示:
  政府主导出资模式:
  政府是直接的投资者,提供资金,设立政府性质的部门,负责公租房建设。如,北京市政府设立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属于北京市公租房建设投融资工作的机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中包含中央、地方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及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 10% 等。另外,还可借助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私募债,或银行贷款加以补充。在这种模式下,公租房建设方式分为两种,集中新建和收购。
  (1)集中新建公租房,由政府划拨土地,委托开发商实施建设,政府为产权所有者;
  (2)收购式公租房,政府购买建成的其他空置保障房或者商品房,但是,因大多数公租房地段好、位置分散,导致放价高,管理难度较大,收购仅为一种补充方式。
  政府主导出资的公共租赁房屋由政府负责运营,由设立相关机构或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行统一配租。此模式的优势体现于可正确落实上级政策,有利于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利用政府信贷和资源,稳定租赁住房市场供需平衡,但在运行效率、资金来源方面尚有不足。
  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模式:
  公租房建设资金来源于开发商、园区以及各级政府等多个主体,有两种投资方式。
  (1)当政府资金短期不充足时,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公租房,之后政府偿还建设费用。在此期间,由政府牵头,企业被动参与公租房建设;
  (2)政府回购。政府负责前期的项目勘察和设计工作,开发商参与招标,中标企业融资和建设,等到建设完毕后,政府按协议,出资回购。该方式包含建设、移交两个环节,开发商竞标成功后,自行处理资金问题,属于开发商主动投资行为。
  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模式优势体现于资金足够,具备高运作效率,但是,逐利性很强,需政府的严格监管。现阶段,国内公租房正处在以增量建设为主时期,除政府财政支持外,还需引导社会投资的参与,保证公祖方政策的高效落实。
  2.1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分为两种,政府专门机构运营、市场化运营。
  在政府主页机构运营管理模式下,各地将运营主体统一于一个机构中。如,过去一段时间,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的主要运营主体包括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住宅租赁中心等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委托授权的事业单位。深圳市于2016年4月份,设立了住房保障署,其主要核心工作是做好户籍低收入群体、夹心层住房保障工作,统一以往较为分散的运营职责,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这种依托政府专业机构的运作模式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公益性特点。政府专业部门对公租房建设、租金分配、退出等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可规避公租房的寻租现象,确保公租房政策的顺利实施。
  市场化运营模式下,上海市成立的公租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负责地区范围内的公租房建设、房源筹措和运营管理等。公租房公司资金来源于市、区级政府,财政独立。换句话而言,就是除启动资金外,其他资金运作自负盈亏,此种模式和瑞典政府房屋公司、荷兰社会住房公司类同。到2012年底,上海市成立了21 家公租房公司。公租房公司依靠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保险资金定向用于公租房建设,用商品房的利润冲减公租房的投资成本,用租金收入偿还公租房投资的财务成本。这些公司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住房保障的一线窗口企业,有效保障了公租房政策的顺利执行。   3、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空间选址不合理
  一些公租房房源位置较偏远。受土地财政影响,一些城市在偏远郊区修建公共租赁房屋,租金需求低,交通不便,增加了租户的出行成本。配租模式缓解了公共租赁住房的偏远位置问题,便于区位条件的改善。公租房空间选址不合理,致使公租房有些需求较高的区域出现供给不足、有供给没租客的现象,一些需求偏低的地区出现很多闲置公租房。
  3.2配套设施不完善
  公租房周邊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交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例如交通,新建公租房位置偏远,通常需要新修基础设施,路网建设落后,通勤公交车少,致使出行十分不便。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政府在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加之公租房建设融资困难,无暇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
  3.3 供需错配问题突出
  由于东部地区人口基数较大,导致公租房需求大,供给严重不足。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供过于求,造成供需不匹配,资源浪费。从城市层面来看,一些中小城镇的公共租赁住房供给过剩。主要是因为中小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吸纳能力不强,对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不强。同时,出现了公租房建设指标下达现象,缺乏对住房需求的分析,导致部分地区公租房供过于求。
  3.4退出机制不够健全
  个人信息共享不畅是造成公租房退出不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人不再符合公租房的居住条件,但是因信息滞后,其滞留公租房内。租户提供的个人资料体现不出实际收入水平,如,他们是否持有股份,是否拥有车辆等并没有反应出来,唯有民政部门掌握这些信息。缺乏完整可靠的租户信息,不便于动态查询、审计和监督。
  3.5法律法规存在空缺
  健全的法律法规制是确保公租房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公租房法律法规并未出台。公租房租赁价格优惠很大,且确保公租房建设以及配租过程公正、公开、透明,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约制,当今,只体现于相关公租房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中,导致公租房建设和运营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缺,在实际落实中很难控制。
  4、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对策
  4.1制定完善的租赁制度
  转变经营理念,从单一开发销售转变为以租代售和租售并举模式。把长期持有的房源投向市场租赁,发展租赁业务,优化和改进销售模式,允许企业内部员工先租后买,支付的租金可抵扣房款,完善住房租赁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市场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协调、稳定租赁关系。明确规定不得出租的房屋、单间最多居住人数和消防安全内容。制定健全的住房租赁合同管理制度,实行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执行住房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每年签订一次规范的房屋租赁合同,并及时向当地房屋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4.2拓宽房源渠道
  现有租赁住房。考虑到保障对象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子女上学,供养老人等。 整合各区域长期空置住房,按照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进行整改,面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这样机能体现公租房政策的优越性,又能提高效率,盘活资源。改建住房。对已腾空的集体宿舍楼、住宅楼,以及长期空置底商房提出年度改造计划,充分利用职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步将危旧集体宿舍楼改造成提供公共厨房、卫生间,集中供水,分户供电、供暖的小户型非成套公共租赁住房。集中与分散建设相结合。结合住房供需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租赁住房建设规模,将租赁住房建设纳入住房发展规划,并有序开展租赁住房建设。彻底解决中等 偏低收入家庭、新入职职工,外来务工农民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4.3扩大承租范围
  支持、规范个人租赁住房,鼓励个人依法租房,引导个人住房租赁当事人签订住房租赁合同,规范租赁行为。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新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入住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4.4公租房与货币补贴并举
  为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人群阶段性、过渡性住房困难,可实行公租房与货币补贴并举。将公租房货币补贴的受理对象定为城市中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创业人员。货币补贴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补贴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6平方米,不高于60平方米,租金补贴标准每平方米补贴6元/月。确保对象领取货币补贴之前,须在符合条件的市区范围内租赁有产权证的普通住宅,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到属地进行房屋租赁备案。对持有有效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证明(住房保障专用)、困难家庭救助证以及区级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家庭,按补贴金额标准的两倍发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结语:
  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租金分配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模式,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和谐混合居住,实现互补共赢。
  参考文献:
  [1]王贤磊.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李丽霞,郎启贵.公共租赁房 PPP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7.08
  [3]葛红杰,于浩.我国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浅析[J].中国房地产,2014.19
  [4]朱丽莎.重庆市公租房融资模式比较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5]陈钰.浅议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6.01
  [6]周寰辰.中国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7]李璟.黄石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侯莉.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社会资本融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刘婕.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柱下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平时设计基础的时候,一般根据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先计算出基础的平面尺寸、然后再计算基础的冲切高度和基础底板的配筋。当独立基础的偏心距大于b/6时,就应该考虑独立基础的顶部受弯问题,特别是单柱独立基础的顶部受弯问题。本文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图集的设计成果和现行规范,对单柱独立基础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单独柱下独立基础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单柱独立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放管服”改革的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改革措施对建筑领域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各项改革政策的管理约束下,建筑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逐渐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然而,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略探讨这一主题,进行简要地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建筑领域的质量监管问题
期刊
【摘要】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有助于提高城乡的房基地以及宅基地的管理水平,对宅基地的所有权进行有效登记。然而,在实际确权登记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户多宅、面积超标等,对确权登记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宅基地确权登记的质量。  【关键词】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难点问题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项目也逐渐进入了热门话题。相对过去而言,目前的房地产事业不论从经济效率、市场占地、企业规模上都有着质的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项目的种类、方向也逐渐增多,对于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发展的步伐,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规范流程的关键模式,它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向,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前提,保证成本的把控和进度的提
期刊
【摘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探索房地产开发投资控制的方法及措施、识别投资风险,并积极主动采取防范与控制措施,实现投资开发效益,进一步实现国企房地产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贡献。  【关键词】国企房地产;开发投资;投资控制;风险控制与防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作为国有企业,国
期刊
【摘要】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经历了多年的演变,正逐步从“一刀切”向“一城一策”转变。但现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的上位法,调控目标和工具也存在相应的不足,进一步影响了最终调控效果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分析;思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快速发
期刊
【摘要】地震地质灾害对于我国经济、民众安全以及社会发展,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与影响,而且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若无法正确掌握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特征,必然会导致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迄今为止,我国因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人员伤亡数量不计其数。为此,有关部门若想从根本上实现地震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应当积极探索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分布特征,根据地震类型与地方特征开展地震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空前繁荣,传统房屋建筑现浇结构体系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建筑产品的向往。本文立足于工作实际,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分类、注意事项、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有所启迪,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问题;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
期刊
【摘要】针对EPC模式下国际工程项目存在的诸多合同风险,主要是基于总承包商的角度对合同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并对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的成因和合同的特点进行必要的阐述。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构建合同风险的评估模型,并计算每个合同风险因素的权重和确定其优先级的排序。同时分析了国际工程EPC项目的主要合同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层次分析法;风险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离不开脚手架的支撑与辅助,然而高层建筑施工时间長,且建筑施工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成为重点。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部门应根据施工实际,合理编制脚手架安全管理系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脚手架使用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建筑脚手架搭设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脚手架;搭设;安全管理;分析  【DOI】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