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是多种因素综合复杂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基础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管理人员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尺度。学校要十分重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化行政管理、常规管理,科研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管理形式,落实“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1.优化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选拔领导干部从三个方面的要求:能者,谋士,干将。能者是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谋士是善于观察、思考、善提点子的人;干将是伏枥耕耘的老黄牛。按这样的要求选贤任能,学校的优秀教师就会脱颖而出。
2.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级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负责各项制度的审议出台;中层领导是学校的执行者,负责实施制度规章。各级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同部门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至通有无,加强联系,增进合作,落实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把“质量关”
1.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固本强基”
学校各部门、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制订好相关计划,上报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便于检查与督促落实。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好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在课程管理层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基础。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复习、考核等都有明确要求。除了开学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还坚持做到“月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中践行“闪光”原则:一是闪光点原则,点明教师工作中的优点,促使其形成特色;二是扩大“闪光点”发展教师的特色;三是提升“闪光点”为经验和成功融入富于理性的思考与思想。
3.优化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架桥”
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推门听课”,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对症下药”做教师的诸葛亮,敢于在点上刺刀见红,切忌面面俱到,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分析提出问题症结,出主意,出点子,为此学校已实施“特色之师工程”“首席教师制”“青蓝工程”等对青年教师加强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未考试后,教导处认真做好教学统计工作,及时找问题,查原因,落实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三、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必须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要保证提高培养人才的合格率、优秀率和成才率,而不只是片面地为了考高分、升学率高、教育质量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而不只是指知识质量或某种技能的质量。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倾向仍然是重智育而忽略其他几个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尽管各级领导、学校管理人员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力气纠编,但仍收效甚微。我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对于破除。历来,人们(特别是教师)总是把知识质量放在特殊的高度加以对待,甚至干脆以知识质量代替教育质量。二是抓知识质量的受益快能立竿见影。学生考了高分,马上可以得到回报,或升学、或普级、或奖励,这奖励来自于上级、社会、学校、家庭;受奖者不仅是学生个人,授课教师,学生所在班级,学生都可得奖,甚至一次得胜,层层得奖,既然考高分有如此大的魅力,又叫人们怎么不去苦苦追求呢?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校长、学校管理人员仍要加大工作力度,调整德、智、体、美、劳在人们头脑中的分量。
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校内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如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要全面提高各途径活动质量、而不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或课内学习的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而不只是抓少数尖子生的提高质量,或只抓毕业班的提高质量。总之,要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项教育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注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同于工厂的产品质量。工厂的产品是物,学校的最终产品是人才。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与工厂质量管理有很大区别,表现在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全员性,即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学校全体成员都有密切的关系;全程性,教育的高质量是创造出来的,它和教育的全过程有密切关系,它和管理的全过程也有密切关系;全局性,教育质量是学校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在抓教育管理时,要着眼于全员、全程、全局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力求达到教育质量的最佳效果。
五、狠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这个大市场的检验,能承担起社会赋予的各项工作,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就是合格的人才,否则,就是低劣的、不合格的。往往有这种情况,某人在学校是高材生,而走向社会后不受人欢迎,到处吃闭门羹。原因何在?就在于这种人只有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践知识。因此,学校在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时,要狠抓实践这环节,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在考核学生时,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核,而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近年来,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抓出了成效,比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走出教育,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生命在于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首要尺度。学校要十分重视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化行政管理、常规管理,科研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管理形式,落实“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1.优化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队伍
选拔领导干部从三个方面的要求:能者,谋士,干将。能者是教育教学的行家能手;谋士是善于观察、思考、善提点子的人;干将是伏枥耕耘的老黄牛。按这样的要求选贤任能,学校的优秀教师就会脱颖而出。
2.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
校长是一所学校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级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负责各项制度的审议出台;中层领导是学校的执行者,负责实施制度规章。各级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同部门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至通有无,加强联系,增进合作,落实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把“质量关”
1.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固本强基”
学校各部门、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制订好相关计划,上报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便于检查与督促落实。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好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在课程管理层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基础。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复习、考核等都有明确要求。除了开学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还坚持做到“月检”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握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中践行“闪光”原则:一是闪光点原则,点明教师工作中的优点,促使其形成特色;二是扩大“闪光点”发展教师的特色;三是提升“闪光点”为经验和成功融入富于理性的思考与思想。
3.优化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架桥”
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推门听课”,针对教育教学问题“对症下药”做教师的诸葛亮,敢于在点上刺刀见红,切忌面面俱到,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分析提出问题症结,出主意,出点子,为此学校已实施“特色之师工程”“首席教师制”“青蓝工程”等对青年教师加强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未考试后,教导处认真做好教学统计工作,及时找问题,查原因,落实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三、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必须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要保证提高培养人才的合格率、优秀率和成才率,而不只是片面地为了考高分、升学率高、教育质量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而不只是指知识质量或某种技能的质量。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倾向仍然是重智育而忽略其他几个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尽管各级领导、学校管理人员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力气纠编,但仍收效甚微。我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对于破除。历来,人们(特别是教师)总是把知识质量放在特殊的高度加以对待,甚至干脆以知识质量代替教育质量。二是抓知识质量的受益快能立竿见影。学生考了高分,马上可以得到回报,或升学、或普级、或奖励,这奖励来自于上级、社会、学校、家庭;受奖者不仅是学生个人,授课教师,学生所在班级,学生都可得奖,甚至一次得胜,层层得奖,既然考高分有如此大的魅力,又叫人们怎么不去苦苦追求呢?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校长、学校管理人员仍要加大工作力度,调整德、智、体、美、劳在人们头脑中的分量。
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校内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活动,如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要全面提高各途径活动质量、而不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或课内学习的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而不只是抓少数尖子生的提高质量,或只抓毕业班的提高质量。总之,要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项教育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注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同于工厂的产品质量。工厂的产品是物,学校的最终产品是人才。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的管理与工厂质量管理有很大区别,表现在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全员性,即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学校全体成员都有密切的关系;全程性,教育的高质量是创造出来的,它和教育的全过程有密切关系,它和管理的全过程也有密切关系;全局性,教育质量是学校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在抓教育管理时,要着眼于全员、全程、全局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力求达到教育质量的最佳效果。
五、狠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接受社会这个大市场的检验,能承担起社会赋予的各项工作,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就是合格的人才,否则,就是低劣的、不合格的。往往有这种情况,某人在学校是高材生,而走向社会后不受人欢迎,到处吃闭门羹。原因何在?就在于这种人只有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践知识。因此,学校在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时,要狠抓实践这环节,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在考核学生时,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核,而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近年来,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抓出了成效,比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走出教育,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生命在于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