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思维导图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高考模式下,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模式被逐渐改革,从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也催生了很多教学方略与形式内容,读后续写是综合了阅读与写作的新兴教学模式,不仅考察学生阅读英语材料的能力,也考察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写作能力、创新力等,对教学任务与目标都给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读后续写教学任务,也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实践。本文结合高一阶段人教版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内容,就思维导图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一定思考,旨在进一步晚上高中读后续写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新高考;读后续写;思维导图;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33-02
  当前教育环境下,英语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也迎来了一波新的教育机遇,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对于高中生英语综合素养、核心素养等的要求,立足于此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新高考模式下读后续写题型的考察要求分析
  新高考大环境下,传统英语教学不再适用于当前学生的发展,新的读后续写题型,对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读后续写题型的具体考察内容与要求,再基于此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方略探索,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后续写题型通常是为学生提供一段英语短篇资料,阅读材料中会给出划线关键词、段落首尾句等较为明显的提示,再要求学生对此材料内容进行完善,力求前后文的连贯性、逻辑性、完整性,通常续写单词量为150左右,是新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未来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读后续写题型的产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性考察,意味着传统英语教学系统的变革,学生如能掌握读后续写能力,对于自身的英语能力而言是一次较大的提升,实践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升。读后续写题型的评价标准来自续写内容与所给出短篇的融洽程度,首先需要段落开头语衔接具有合理性,随后需要运用短篇中给出的关键词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强调语句之间的连贯性,要在150词左右叙述完与上文相衔接的完整故事或清洁,此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语法基础、丰富的词汇储备。
  2.新高考模式下考察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意义与内涵
  2.1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读后续写教学建立在学生完整阅读完短篇材料后,学生还需要对短文内容及结构有明确的了解,这就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进行整体性的学习与思考,自觉进行词汇及语法知识的储备,进而形成良好习惯,提升学习兴趣。
  2.2培养学生英语应用的流畅性与协调性
  读后续写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大局观,相较于传统的背诵、抄写教学,读后续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更为显著,学生必须根据资料内容变化写作方法,构建完整的篇幅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利用usage-based语言习得理论展开引导教学,在长期性的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流畅性与协调性。
  2.3满足新课改大纲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需求
  为了进行合理的续写,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行二次写作,为了保证续写的成功,学生需要进行合理的内容连接,并创造一致性的行文结构,创作逻辑性较强的续写内容,因此读后续写教学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开发创意,在自主创作中融入自己的个性,进而开展综合性的思维练习。
  3.新高考模式下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读后续写教学的策略
  3.1 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重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当前读后续写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学生不能保证续写内容与原文的一致性,主要是學生缺乏对资料内容的整体把握,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较低,导致前后文内容不一致,缺乏逻辑,而且受制于多种因素,高中生没有丰富的读后续写经验,在创作中会由于表达的不合理导致情节不连贯,实际创作出的情节安排不合理。为此教师可以导入思维导图教学,思维导图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列出思维导图来呈现文本的基本结构,也有助于理清重点,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机将阅读、思考、写作结合起来,在人教版高一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教学中,有关读后续写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拓展,引导学生熟悉思维导图,并促使学生熟练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脉络、开展写作。如以人教版高中英语Unit2《TRAVELLING AROUND》为例展开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行分析,结合每一段落中的中心句逐渐展开文章情节分析,得出文章的主要情节,并为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给出必须记忆的单词、重点句型、重要语法知识等,并展开相应的情境构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话题内容,开展相关的读后续写任务教学。
  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本文核心内容的发散,确定核心语块,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文章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串联其中的中心思想,为读后续写做准备。
  3.2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大纲延展,多个方向构思情节
  英语文本的整体基调应当是一致的,但学生在阅读中对于文本的情感很容易产生误解,或难以产生共鸣,导致其续写出的文本与原文的基调具有偏差,如在读后续写“My Grandma”一类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文章时,学生阅读中没有认识到其中感情因素的合理性,续写引入不当,就会导致主题内容的偏离,影响自己的成绩。为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大纲内容的延展,在明确文本主旨与基调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对接下来的情节产生多种构思,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延展,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情节、语言者两个方向进行思考,首先是需要结合上述提供的重点句子,明确接下来续写的重心,结合文本的基础逻辑给出逻辑自洽的情节构思,然后运用思维导图中的大纲进行续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教师所列出的重点词语,用思维导图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必须使用5个以上进行续写,在基础词语的范围内进行情节的续写,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列出的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思考列出的问题与续写情节的关系,如结合“Speaking”引导学生思考:“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go travelling,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How can you go travelling?”、“What do you need to do to prepare for the trip?”等,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编织出更具有个性的情节。   3.3 结合思维导图排除第一反应词,夯实学生语法与词汇基础
  读后续写教学中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语法运用不当,同时存在词汇欠缺、不能合理表达自己想法的问题,高一学生的词汇与语法知识相对还不够全面,在开展读后续写时很容易造成所学内容的捉襟见肘,尚需要教师进一步开拓学习范围,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层次的学习。此外,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也会导致读后续写质量有较大的差异,还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等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班级整体的读后续写质量。为了保障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稳固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多英语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强度还足以支撑一定量的英语课外阅读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角、线上英语阅读平台、学生互评写作训练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强调阅读资料中的常见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等,让学生进行摘抄、仿写等,丰富学生储备,在日常的输出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开展读后续写时自然会感觉如虎添翼。在展开思维导图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师生共同讨论,结合思维导图排除续写的第一反应词,让学生不断走出舒适区,进行难度更大的写作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将常用词汇替换为更高级的词汇,不断考虑语法结构的多样、时态使用的准确、过渡词的恰当等问题,学生带着挑战展开续写练习,将进一步提高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实践及研究表明,读后续写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新课改提出的英语教学理念,革新自己的傳统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实践情况,再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提高读后续写能力,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也能培养科学的英语读写习惯,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成长为现代社会与企业需要的综合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大明.201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RISE模式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10):17–22
  [2]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范晓虹.依托课本寻找新高考英语写作的春天[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95-96.
  [4]周倩.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03.
  [5]罗伟雄.知识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21):147-150.
  [6]白瑾.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有效应用[J].海外英语,2015(9):61-62.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而更多的原因在于教育可以使国家更加强大,并且还可以使人类文明更加高等。因此,针对教育的重要性,相关单位应该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虽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初三学生厌学问题,展开了相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校园足球对农村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影响,基于校园足球背景下,提出了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激发校园足球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校园足球 农村中学生 体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097-03  1.研究目的  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
【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华夏文明也是博大精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简洁有深意的文化,尽管现今文言文已经被白话文所取代,但是文言文的魅力依然吸引着无数人。对于一种文化不能仅仅依靠是否有用来断定它的价值,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才叫价值,即便今天已不再使用文言文,但它的消亡距今不过百年,百年之前它也曾被人崇尚追求。文言文具有的深意是白话文所不能表达的,它有自身独
【摘要】 我国教育领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以往生物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改,为了满足老师和众多学生学习需求,老师要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不能依旧只重视传授学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老师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此,本文详细说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
【摘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教师通过设置趣味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趣味化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192-01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轰然落地,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推动教学工作发展、推动学生技能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创造解答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从而提升其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探讨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化学核心素养是推动学生化学技能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力,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宏观辨识与微
【摘要】 在教学过程当中,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基础,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需要学生有效进行词汇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随着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当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此要使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合理采取教学对策,从而在单元整体教学下,有效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摘要】舞蹈编创是一种舞蹈审美的过程,编创的过程决定了成品舞蹈是否成功。我们既要遵循编创形式的规律,又要编创舞蹈的灵魂。  【关键词】舞蹈 编创 灵魂 自然  编创是舞蹈的根,一支舞蹈的成败与否,就是要靠这个根所需要的养分。时刻领略到舞蹈的灵魂与对舞蹈的渴望。编创舞蹈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与艺术的结合,个人与群体的结合。  舞蹈这个概念在舞者的眼里一直都是有形有色,形在于人体肢体的美,色
【摘要】随着“3 1 2”新高考模式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基于“3 1 2”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如何在新高考模式下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积极有效的培养也成为了社会各界积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为例,进行“3 1 2”高考模式下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3 1 2”高考模式 学生 学科素养 思考实践  前言
【摘要】作为集体表现艺术的一种形式,合唱在高中音乐平常的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唱涉及面广且广泛普及,既能带动学生不断增强协作意识及团队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步增强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教学中的合唱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先进的人格,又能树立起良好的集体精神,还能迫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快速增强音乐技能,进而获得一种理想的艺术效果。为此,本文立足高中音乐课,探讨了合唱教学的作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