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想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从爱上语文课开始。
我用五个“精”来概括:
1.精心准备。不仅包括老师的精心备课,在这里更是指学生的精心准备。遇到以前教的学生高悦现在上了高中,回来看我时,对我说:“老师,好怀念以前的语文课啊!现在高中压力大,哪有以前的语文课快乐啊!以前你让我们每节课都有小演讲,有时还会变成辩论赛,那是我们上课前最期待的。现在师弟师妹们还能享受到这种快乐吧,你可千万别取消啊!”我很庆幸,这个活动从我任教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不止三分钟,我一般用五分钟,遇到合适的话题,对学生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我甚至会用半节课。就是让学生到台前读一篇好文章,必须是他精心挑选的,反复读过的,不论是语言还是主题都能让大家有所收获的精美文章,能背过更好。并由这个学生提一到两个问题给其他学生,让他们回答。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后增加阅读量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学生读的很多文章都是震撼心灵的感人故事,教会了他们如何孝敬父母,主动学习,做一代优秀的90后。
2.精彩导入。每节新课之前,教师的导入语要简洁、鲜明、生动、新颖,富有有诱导性和启发性。这是新授之前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恰当地运用导入语,以使学生集中精力,激发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我们可以用讲故事法、谜语法、点拨法、回忆法、想象法、设疑法、纠错法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声像法来引入新课,也会收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在讲《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悲壮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视频,用令人震撼的画面和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为课堂奠定了恰当的感情基调,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文本的背景资料。
3.精美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就拿语文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一的“读”来说吧。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根也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读使人敏捷……。”正确的读书方法,恰当的读书方式都会提高读书效率,使人获益。如果再能以灵活的手段,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同时,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读懂读通,则会极好地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
常用的方法有:限时速读、跟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齐声读、提名单个读;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等等。在读书活动中,要求学生不添字不丢字,不倒读不破读;注意朗读的轻重音、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反复练习,注重引导,会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艺术美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品味出文章的思想内涵,获取知识信息,增强语文素养。
4.精讲高效。不同文体的课文当然要用不同的讲授方法,不同的语文老师当然有不同的讲授风格,但总的来说,熟透地把握教材,精心地编写教案,精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会给课堂教学增辉添彩。在此基础上,语文老师如果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课堂上精彩的讲授,则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正是教师的典范性应该发挥的榜样作用。讲授中,精彩纷呈。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陈雨婷博士也曾在报告中指出,课堂的有效不在于我们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吸收了多少。课后他们只能记住老师讲过的10%,而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却能记住50%以上。采取小组合作或自学或让学生当老师的方式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的最好方式,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而且一定要学生全面参与,不能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只提问举手的学生,教育要面向全体。采用陈博士所说的抽签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地听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用了之后感觉效果很不错。当然老师也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特级功能,随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做出灵活反应,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让生成教学也充满魅力,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最多保持30分钟,所以一节课要把握好火候,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个小幽默或一个课外话题来放松一下,不过要注意及时的把学生拉回来,也可以开展一些与课堂有关学生又喜欢的活动,甚至可以让老师变成歌唱家、表演家等。
当然,认真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让课堂像一首歌,令人心情愉悦;像一本书,使人回味无穷;像一幅画,让人目不暇接。这需要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带着我们的激情走进教室,充满幽默的去讲解每堂课,以赏识的眼光肯定每一位学生,让自己的课堂评语说到学生心坎上,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课堂氛围和谐民主,让教室变成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殿堂。
5.精巧板书。现在多媒体班班通用得多了,我们可能就忽视了板书。其实课堂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板书要体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好的教学板书,一定会让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也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殷殷的期盼。教学板书可以:①用不同的字体。心理学认为,刺激物间的显著对比,易引起注意,板书就可以遵循这一规律,采用不同的字体,放大、缩小字,造成反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②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写。板书中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写。既可以突出要强调的对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③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巧妙地板书设计,或横向排列括号归纳,或如耀眼的五角星,或如飞翔的和平鸽,或如燃烧的火炬……都会让人醒目提神,印象深刻。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除了课堂的精彩外,课后也要多努力。比如:向内——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阅读各个方面的书籍,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多向同仁学习,积累宝贵经验,多反思教学活动,大胆改革创新;对外——分层次布置适量的学生感兴趣的作业,避免无用功;课外大量的搜集材料,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源;找学生谈心,利用导师本、日记本,短信、微博等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一诺千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诸如此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拉近师生距离,都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以上是我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今后,我会继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幸福!为教育园地再添一抹新绿!
我用五个“精”来概括:
1.精心准备。不仅包括老师的精心备课,在这里更是指学生的精心准备。遇到以前教的学生高悦现在上了高中,回来看我时,对我说:“老师,好怀念以前的语文课啊!现在高中压力大,哪有以前的语文课快乐啊!以前你让我们每节课都有小演讲,有时还会变成辩论赛,那是我们上课前最期待的。现在师弟师妹们还能享受到这种快乐吧,你可千万别取消啊!”我很庆幸,这个活动从我任教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不止三分钟,我一般用五分钟,遇到合适的话题,对学生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我甚至会用半节课。就是让学生到台前读一篇好文章,必须是他精心挑选的,反复读过的,不论是语言还是主题都能让大家有所收获的精美文章,能背过更好。并由这个学生提一到两个问题给其他学生,让他们回答。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后增加阅读量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学生读的很多文章都是震撼心灵的感人故事,教会了他们如何孝敬父母,主动学习,做一代优秀的90后。
2.精彩导入。每节新课之前,教师的导入语要简洁、鲜明、生动、新颖,富有有诱导性和启发性。这是新授之前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恰当地运用导入语,以使学生集中精力,激发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饱满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我们可以用讲故事法、谜语法、点拨法、回忆法、想象法、设疑法、纠错法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声像法来引入新课,也会收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在讲《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悲壮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视频,用令人震撼的画面和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为课堂奠定了恰当的感情基调,也为学生提供了了解文本的背景资料。
3.精美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就拿语文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一的“读”来说吧。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根也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读使人敏捷……。”正确的读书方法,恰当的读书方式都会提高读书效率,使人获益。如果再能以灵活的手段,在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同时,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读懂读通,则会极好地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
常用的方法有:限时速读、跟读、分角色读、分组读、齐声读、提名单个读;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等等。在读书活动中,要求学生不添字不丢字,不倒读不破读;注意朗读的轻重音、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反复练习,注重引导,会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艺术美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品味出文章的思想内涵,获取知识信息,增强语文素养。
4.精讲高效。不同文体的课文当然要用不同的讲授方法,不同的语文老师当然有不同的讲授风格,但总的来说,熟透地把握教材,精心地编写教案,精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会给课堂教学增辉添彩。在此基础上,语文老师如果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课堂上精彩的讲授,则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正是教师的典范性应该发挥的榜样作用。讲授中,精彩纷呈。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陈雨婷博士也曾在报告中指出,课堂的有效不在于我们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吸收了多少。课后他们只能记住老师讲过的10%,而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却能记住50%以上。采取小组合作或自学或让学生当老师的方式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的最好方式,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而且一定要学生全面参与,不能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只提问举手的学生,教育要面向全体。采用陈博士所说的抽签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地听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用了之后感觉效果很不错。当然老师也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特级功能,随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做出灵活反应,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让生成教学也充满魅力,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因为初中生的注意力最多保持30分钟,所以一节课要把握好火候,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个小幽默或一个课外话题来放松一下,不过要注意及时的把学生拉回来,也可以开展一些与课堂有关学生又喜欢的活动,甚至可以让老师变成歌唱家、表演家等。
当然,认真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让课堂像一首歌,令人心情愉悦;像一本书,使人回味无穷;像一幅画,让人目不暇接。这需要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带着我们的激情走进教室,充满幽默的去讲解每堂课,以赏识的眼光肯定每一位学生,让自己的课堂评语说到学生心坎上,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课堂氛围和谐民主,让教室变成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殿堂。
5.精巧板书。现在多媒体班班通用得多了,我们可能就忽视了板书。其实课堂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板书要体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好的教学板书,一定会让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也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殷殷的期盼。教学板书可以:①用不同的字体。心理学认为,刺激物间的显著对比,易引起注意,板书就可以遵循这一规律,采用不同的字体,放大、缩小字,造成反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②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写。板书中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写。既可以突出要强调的对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③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巧妙地板书设计,或横向排列括号归纳,或如耀眼的五角星,或如飞翔的和平鸽,或如燃烧的火炬……都会让人醒目提神,印象深刻。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除了课堂的精彩外,课后也要多努力。比如:向内——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阅读各个方面的书籍,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多向同仁学习,积累宝贵经验,多反思教学活动,大胆改革创新;对外——分层次布置适量的学生感兴趣的作业,避免无用功;课外大量的搜集材料,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学习资源;找学生谈心,利用导师本、日记本,短信、微博等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一诺千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诸如此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拉近师生距离,都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以上是我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今后,我会继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幸福!为教育园地再添一抹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