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课间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有组织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与身体锻炼,跟随着音乐的伴奏,可以让师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不过现阶段在大课间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活动不够重视、无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缺少组织性强且可行性强的计划方案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从该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从制订计划、强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策略
一、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尽管体育改革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现状,很多学校仍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成绩方面,从而无法在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
2.无法实现与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很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体现出明显的随意性
有些体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强调体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巧,但是却无法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互相分离,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大课间体育活动缺少一个可行的、有组织性的活动计划方案
没有好的活动方案教师便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原因依然是由于受试卷考核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
二、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制订出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在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前,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详细了解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等,向广大师生广泛征求意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遵循小型多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创新发展的原则,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健康体育,主要内容包括广播体操、集体舞以及自编操等,活动要求整体化与规范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2)快乐体育,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打篮球、转呼啦圈、羽毛球等,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一大特色来发展;(3)竞技体育,主要是全校运动会、各种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形成集体主义思想与集体荣誉感。
2.强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管理,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管理:(1)明确人员分工。由学校出面组织,将所有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的组织人员进行统一分配,每个人具体到某个年级某个班级,如果师资力量允许,还可以具体到某个小组,其中体育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活动的技术指导,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负责具体管理事宜,年级段则由分管的校领导负责,实行三级责任制;此外,还要针对人员到位的具体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老师的绩效考核项目,从而全面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过
程管理的有效性。(2)活动指导要到位,学校领导要根据体育老师的特长进行优化组合,将其合理、均匀地分配至每个班级进行专业的活动指导,而指导老师要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提前学习、提前备课,提高活动指导的针对性;如果开展某些技术含量高的活动,如,轮滑或者武术等,可以外聘教师,提高活动指导的系统性与专业性。(3)通过比赛促进提高,要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融入体育竞技的理念,在活动中有选择性地组织一些竞技比赛,比赛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如,集体健美操或者个人跳绳比赛等,通过有组织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重要体现,是一项有益于全体师生的集体性体育活动。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不懈,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敬东.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77).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策略
一、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尽管体育改革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仍然无法改变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的现状,很多学校仍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成绩方面,从而无法在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
2.无法实现与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很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体现出明显的随意性
有些体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强调体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巧,但是却无法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进行实践,理论与实践互相分离,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大课间体育活动缺少一个可行的、有组织性的活动计划方案
没有好的活动方案教师便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原因依然是由于受试卷考核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
二、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制订出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在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前,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详细了解学校的场地设施、师资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等,向广大师生广泛征求意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遵循小型多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创新发展的原则,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而言,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健康体育,主要内容包括广播体操、集体舞以及自编操等,活动要求整体化与规范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2)快乐体育,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打篮球、转呼啦圈、羽毛球等,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一大特色来发展;(3)竞技体育,主要是全校运动会、各种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形成集体主义思想与集体荣誉感。
2.强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管理,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管理:(1)明确人员分工。由学校出面组织,将所有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的组织人员进行统一分配,每个人具体到某个年级某个班级,如果师资力量允许,还可以具体到某个小组,其中体育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活动的技术指导,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负责具体管理事宜,年级段则由分管的校领导负责,实行三级责任制;此外,还要针对人员到位的具体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老师的绩效考核项目,从而全面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过
程管理的有效性。(2)活动指导要到位,学校领导要根据体育老师的特长进行优化组合,将其合理、均匀地分配至每个班级进行专业的活动指导,而指导老师要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提前学习、提前备课,提高活动指导的针对性;如果开展某些技术含量高的活动,如,轮滑或者武术等,可以外聘教师,提高活动指导的系统性与专业性。(3)通过比赛促进提高,要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融入体育竞技的理念,在活动中有选择性地组织一些竞技比赛,比赛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如,集体健美操或者个人跳绳比赛等,通过有组织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的重要体现,是一项有益于全体师生的集体性体育活动。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不懈,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敬东.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77).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