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神雕塑家”“手执金钥匙的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等闪光的词句来形容和赞誉教师,这些美喻鞭策和鼓励着教师努力进取,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教师精神”。这种精神铸成了教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与对讲台的一往深情。讲台,浸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多少情和爱;讲台,凝聚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比自豪和执着的深情。这正是师德、师魂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正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
一、师德的概念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1.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个人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2.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
笔者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
二、师德的内涵
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为先”概括其内涵。
1.师爱为魂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这是师德的核心。
2.学高为师
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是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身正为范
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4.理念为先
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会沟通、善交流、能合作,这是师德的基础。
师德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职责中;凝聚在对学生始终如一,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升华在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坚贞操守上。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2008年新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单位:开封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
一、师德的概念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1.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个人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2.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
笔者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
二、师德的内涵
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为先”概括其内涵。
1.师爱为魂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这是师德的核心。
2.学高为师
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是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身正为范
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4.理念为先
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会沟通、善交流、能合作,这是师德的基础。
师德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职责中;凝聚在对学生始终如一,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升华在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坚贞操守上。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2008年新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单位:开封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