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这门学科一直被学生公认为是比较难的学科,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枯燥乏味,导致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不仅造成了学校与老师在教育上的困难,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高中物理的教育中,一定要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物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已经实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在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改革措施,即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物理教学。在“因材施教”中,最关键的就是“材”,这也就是说,老师要对学生整体素质以及学习知识的程度进行整体的调查与了解,并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物理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老师对学生系统的分析,才能达到实行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前提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 一是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 不仅有物理认知结构上的差异, 也有在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上能力的差异, 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 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差异, 特别是逻辑——数学智能的差异, 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 二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物理。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 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 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 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 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 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三是从新的教学观看, 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在这三个前提下实施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 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制定因材施教目标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一部分务必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的。我国欧阳钟仁教授提出的四阶段学习过程:①诱导阶段——主体化过程,包括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②探讨阶段——计划化过程,包括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思维和物理实验等。③整理阶段——理解和系统化过程,包括学生整理、探讨的结果,解释某些物理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等。④发展阶段——应用过程,包括对物理原理与理论的推论、引伸和创新等。从上述的四个学习阶段看,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③和第④阶段上,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第④阶段上,即推论、引伸和创新上。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同学的目标(基础目标),即完成学习过程中的①②③阶段和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部分同学的目标(发展目标),即完成上述的第④阶段学习过程。在制定目标时,对中上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中等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下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因材施教的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因材施教目标时难以掌握层次,需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如果目标制定时知识起点太低、思维梯度太小,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容易在课堂上涣散精神,分散注意力,反而连基础知识也掌握不好。但如果把目标制定的太高,又容易犯“信息负担过重”的错误,容易发生知识“超载”, 而知识一旦“超载”学习便会无效。故因材施教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掌握好梯度与难度。
2.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并不一定在每一堂课都在时间上设计成前三十分钟和后十五分钟,而是取决于授课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总之,通过因材施教,落实“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使“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减轻了学生重复机械的题海练习,提高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高度,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因材施教,落实了“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已经实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在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了必要的改革措施,即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物理教学。在“因材施教”中,最关键的就是“材”,这也就是说,老师要对学生整体素质以及学习知识的程度进行整体的调查与了解,并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物理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老师对学生系统的分析,才能达到实行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前提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 一是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 不仅有物理认知结构上的差异, 也有在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上能力的差异, 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 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差异, 特别是逻辑——数学智能的差异, 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 二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物理。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 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 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 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 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 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三是从新的教学观看, 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在这三个前提下实施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 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制定因材施教目标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一部分务必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的。我国欧阳钟仁教授提出的四阶段学习过程:①诱导阶段——主体化过程,包括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②探讨阶段——计划化过程,包括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思维和物理实验等。③整理阶段——理解和系统化过程,包括学生整理、探讨的结果,解释某些物理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等。④发展阶段——应用过程,包括对物理原理与理论的推论、引伸和创新等。从上述的四个学习阶段看,学生学习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③和第④阶段上,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第④阶段上,即推论、引伸和创新上。因此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面向全体同学的目标(基础目标),即完成学习过程中的①②③阶段和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部分同学的目标(发展目标),即完成上述的第④阶段学习过程。在制定目标时,对中上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中等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下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因材施教的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因材施教目标时难以掌握层次,需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如果目标制定时知识起点太低、思维梯度太小,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容易在课堂上涣散精神,分散注意力,反而连基础知识也掌握不好。但如果把目标制定的太高,又容易犯“信息负担过重”的错误,容易发生知识“超载”, 而知识一旦“超载”学习便会无效。故因材施教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掌握好梯度与难度。
2.因材施教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并不一定在每一堂课都在时间上设计成前三十分钟和后十五分钟,而是取决于授课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总之,通过因材施教,落实“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使“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减轻了学生重复机械的题海练习,提高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高度,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因材施教,落实了“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学困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