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 创新
  中国挺进世界制造强国之列,高素质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将是重要的支撑。技工院校作为大国工匠后备军的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方式也要随之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如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将考验技工院校的办学质量。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阐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路径。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笔者从人才的国际化视野、高素质的创新能力等角度发现,课程体系的创新总体需符合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
  一、思政引领,推进文化素养课程品质化
  思政教育进课堂关系到技工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只有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才能更好地立德树人。文化素养课程需渗透三种精神、三种能力。
  一是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与追求卓越的品质,争做大国工匠后备军。二是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包括劳动精神、劳模事迹、冠军榜样等学习内容,在校园、实训工场、实践场所、公益广场等,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为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打好奋斗的基础。三是弘扬英雄精神,弘扬英雄精神能够使人坚定信仰、锤炼品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要培养创新创业、管理营销和协调应变能力。职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融合,融入职场体验、模拟创业、营销服务等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企业管理与经济发展融合,引入现代经营理念、信息化管理、智慧未来等知识,培养学生管理营销能力。通过心理健康、企校文化等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其抗压抗挫折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拓展延伸,注重专业课程市场化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業的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为学生就业打好专业基础,还要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其一,在学好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着眼智造,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制定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岗位发展需要。
  其二,在掌握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数控编程知识。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推进,技能人才需具有延伸拓展能力,数控编程技术有利于学生将机械技术更好地融入自动化生产。
  其三,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习App制作课程内容。在“互联网 ”背景下,智慧工厂、智能产品逐渐普及,产品性能特点、技术参数与应用维护的实时查询将因需推出,拓展学习App制作知识有利于学生应对市场变化,拓宽就业方向。
  三、知行合一,促进技能课程应用化
  机械制造行业急需岗位适用性、创新型、研发型和智能型人才。技能课程应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
  第一,推进钳工、电工等实操技能校企双向培养。着眼职业发展,面向产业,设计校企共商、工艺与实操并重的拓展模块。
  第二,强化PLC技术实训。目前,智慧工厂、智能生产、跨界融合发展迅猛,有针对性地强化PLC技术学习,引聘企业技师参与教学,增加企业项目实践训练,将有利于提高技能人才职业竞争力。
  第三,拓展数控加工和编程能力。在具备机械与电工电子技术能力基础上,拓展数控加工技能,将数控编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集于一身,将有利于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展现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强大优势。
  四、产教融合,强化实践环节岗位化
  技工教育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环节只有面向市场、融入产业、着眼未来进行创新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
  其一,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开展市场调研。将职业指导交给市场检验,将行业发展与人才适配、岗位技能与技术研发、信息化与产品售后等作为主题,定向与不定向结合,让学生走进企业、进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利于学生知晓专业发展趋势,感知行业发展动向及新技术新工艺需求方向,从而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其二,鼓励挑战创新创业设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使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岗位上得到体现,并且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了竞争力。其间,学习新工艺、研究新产品、把握新方向、紧贴新时代社会需求等都将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其三,重视顶岗实习的课程特性。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进入企业,走上岗位,显现了预就业的性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顶岗实习阶段还是教学计划的执行阶段,其课程特点需要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校企需强化指导老师与企业师傅的双向指导,定期总结分析,定期考核鉴定,丰富岗位实践内容,促进岗位技能提升,激发学生培养工匠精神,不断钻研进取,提高职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
  五、小结
  技工教育是知识型、技能型、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我国向世界制造强国迈进的征途中,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端技能人才是时代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考量文化素养课程、专业与技能课程、岗位实践课程等方面很有必要。当然,针对课程体系创新优化后的学时数设置、授课性质衡量、校企评价模式等还需进一步推敲。但是,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重视角,开展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优化,将极大促进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朝着高质量目标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市蓝领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约束(一)深入实施“三线一单”。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在“两高”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中的应用。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79年,迄今已有40余年。纵观当前的国际实践图景,主要存在两大体系:英美体系与欧洲体系。英美体系以1979年美加两国签署的一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为开端。欧洲体系以2004年签署的《EUR-ACE○R协议》为开端。两大体系构成了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国际图景,并表征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全球认证框架的构建、认证体系的互认互通、认证范围的不断扩展等是其主要发展趋势。这给我国的启示为扩大认证范围,进一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认识水平,把握不同认证体系的深层制约要素;完
[摘 要]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各相关领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重点目标是培养卓越人才,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与能力。对此,各高职院校应认真审视既有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度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构建卓越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此为学前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学前教育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卓越人才培养 课程
[摘 要]高职院校在“双高”院校建设中,需要创新驱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国家战略。本文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術学院为例,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双创课程与双创大赛融合、军工精神与双创精神融合、教学活动与双创活动融合”的教学理念,搭建了“三阶段、四平台”三层架构的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专创四融合、能力五递进
高速公路沿线拥有丰富的交通流、信息流以及可观的土地资源、景观资源,高速公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发展路衍经济,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培育壮大新的、可供长期发展的新兴产业。如今,路衍经济作为推动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途径,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口。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对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其与省内其他三所高校综合排名、一流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陕西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存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效不突出、学科队伍建设比较滞后、标志性成果不显著、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本校学科建设特点的优化路径,以丰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
高职院校将国学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但同时高职国学教育相关课程面临的课程设置边缘化、课程改革线上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坚决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注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索实践“浸入式”教学模式,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化校园建设。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校油画色彩教学中写意油画技法的实践运用探究,发现其有助于学生对艺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及技法的掌握,并能从中吸取有益元素,为自己的油画创作注入新鲜血液。高校油画色彩教学中写意油画技法的实践运用,还显著地提高了学生作品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优化了油画色彩教学和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  [关键词]高校 油画色彩教学 写意油画技法  引 言  写意油画的色彩语言并非仅仅是单纯地复刻客观
目的:观察品质链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质链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前后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肢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
伊万诺沃火车站:跨越时代和风格碰撞的典范重要文化遗产伊万诺沃(Ivanovo)始建于1871年,随着1894年第一个火车站启用后蓬勃发展起来,1914年跻身俄罗斯帝国20个最大城市的行列,1918年成为伊万诺沃州的首府.1925年,它被称为“苏联的第三个无产阶级首都”(仅次于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建立起伊凡诺沃工业区,范围包括弗拉基米尔、科斯特罗马和雅罗斯拉夫尔地区,工业人口接近500万人。目前伊万诺沃市的主要景观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格的建筑,具有典型的苏联前卫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