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文章在分析制约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素的基础上,从营造创新氛围、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方面,构建了一套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创新教育体系,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29-04
  大学是进行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大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1]。然而伴随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峻挑战。当各大高校在深化大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目标。因此,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创新活动运行机制,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的目标之一[2]。为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一)学生的个人原因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持不积极的态度,认为科技创新活动会耽误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应将时间与精力用在专业领域,而不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即使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也有许多半途而废,因为创新活动所运用的知识是综合的、过程是持续的,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所以部分学生选择了逃避。许多高校对科技创新活动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有个别动机不纯的学生只是想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其本质和初衷,达不到科技创新的目的。
  (二)培养模式落后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目前高校大多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
  用,也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但总体看其人才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
  为主,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尽管随着高校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认识的提高,课堂实验也不断增多,然而效果却不明显。除了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消极应付外,实验性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课内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不高。许多高校在开设新专业和制定教学计划时缺少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加上师资力量限制,部分教學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另外,有些高校,特别某些独立本专科院校发展速度过快,其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跟不上发展速度,也是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3]。
  (三)教师的繁重科技任务困扰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面临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的认识问题。现在高校教师的额定工作量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大量的科研任务(如科研项目和论文要求)。科研工作与职称的评聘、年终考核等直接挂钩,而教学工作相对而言是软指标,所以在现有的评聘考核模式下,为了完成学校的科研硬指标,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得不转移到科研上,于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出现了偏颇。所谓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从形式上开展一些动员,虽然
  也制定一些改革措施,但实际上多停留在口头上,并未落到实处,使创新能力培养变成“口号教育”,走走过场而已;还有一些却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要求本科生对本学科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应用性研究,超过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确,另一方面是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缺乏必要的调研和思考,只是应付科研教学任务,造成在实际中无法真正实施[4]。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创新是民族腾飞的基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大学是现代社会人才培育、知识传承、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分析制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原因,科学合理地策划,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从营造创新教育气氛、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创新教育体系。
  (一)强化科技实践活动,营造创新教育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就是要树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在大学里,只有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树立起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才可能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如科技专题宣传、报告、演讲(特别是一些大师的报告或演讲)和各种科技竞赛等。通过组织全校性或全院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或科技竞赛,有选择性地立项资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使学生置身于创新活动教育的氛围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 对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表现出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主见的学生,特别是对所谓的“怪才”、“奇才”多一点宽容和鼓励,尽可能地正确引导并创造相关条件,以免扼杀了他们的激情和创新思维。对在探求科学知识和尝试创新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甚至得出了不科学的、有些荒谬结论的学生,不要去指责或嘲讽,此时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需要教师和他们一起去总结成果和寻找失败的原因[5]。而这一切都需要大学有一个宽松、宽容、能容纳个性的创新教育环境。
  (二)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宽厚、坚实、新颖的课程教学体系
  以武汉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例说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训练3部分组成。(1)理论教学包含3部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核心课程,共2 446学时。公共基础平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包括人文社科体育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约占总学时的36%。(2)学科基础平台包括高等数理基础和土木工程制图等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约占总学时的26%。(3)专业核心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专业大类建立了专业基础平台,有利于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约占总学时的38%。专业课程分3大模块设置,即建筑工程模块、道路与桥梁工程模块和岩土与地下工程模块,满足不同方向学生的需求,突出实用性。除理论教学外,还开设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42.5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和3个学分的创新教育,其中3个学分的创新教育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发表论文、文体活动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等途径获得。这样实践教学模块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加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历练了创新的过程。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还要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直接相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不但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广博的与从事本学科专业工作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许多事情往往不是都能用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工作中千奇百怪的问题会经常出现,这就要求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了解甚至精通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6]。因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在大学教学中把最前沿的、最新的和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同时要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学科实践的进展,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5]。(2)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灌注式、经验式的教学方法绝对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要改变几千年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倡导和推广启发式、互动式、快乐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所以,教学中的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不应仅局限在面对面的师生交流中,而应积极拓展网络教学平台,使跨时空的学术交流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创新运行机制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目前高校情况看,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不应过多关注学历和毕业院校,应更多关注其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组建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健全的机制和一定的经费支持则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保障。从学校领导到基层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将其列入教学实践计划,成立学术科技和学科竞赛组委会;各学院成立以各学科专家、教授为成员的指导小组,负责本学院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学科竞赛的开展,组织、策划和指导学生参加院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并提供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如设立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学科竞赛基金等[5]。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创新激励措施,如制定《大学生竞赛表彰奖励条例》《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承认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并对取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甚至可以将学科竞赛成绩与免试读研联系起来,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7]。
  在科技创新活動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新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一新生虽然不具备独立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但可通过与高年级学生的合作掌握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熟悉流程,为以后单独承担科技创新活动、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组织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或比赛时,应适当向大一新生倾斜。高年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申请立项时,每个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留出1~2个名额让新生参与,甚至还可以成立1~2个新生科技创新小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经验丰富,大一新生思想较为活跃,通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互动,形成互补,同时很好地锻炼了新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分析制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因素,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从营造创新氛围、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等入手,构建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科技知识,开阔其视野,激发对科技创新研究的兴趣,从而全面地提升其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1]黄发良.论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5):426-430.
  [2]洪光祥.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9):1029-1030.
  [3]姜天华,赵峰.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130-131.
  [4]马清珍,张宝魁.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83-85.
  [5]邓小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论视角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2):118-122.
  [6]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74-77.
  [7]赵韩强,赵树凯,潘洪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8-70.
  Training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JIANG Tian-hua, LEI Xue-wen, WANG Shuai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P. R. China)
  Abstract: College teaching is a basic approach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of restric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we discussed training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cluding creating innovative education atmosphere, reforming curriculum systems,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and improving innovation capacity training mechanisms.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ways; innovative talent
  (编辑 詹燕平)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科抽象,课堂教学枯燥,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状 有效性 教学理念 分层教学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不足,并且找到
期刊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让数学建构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质疑、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文章就自主探究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法 小学数学 课堂应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灌输
期刊
摘要: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其实践场域,实践方法和实践逻辑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和“正气”双向价值功能。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受到高校和大学生主体内在驱动和社会支持的外在维系的双重影响,还存在规划不足、形式单一、内容脱节、机制不畅等问题,亟待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应然实践逻辑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实施体系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不仅让他们能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  关键词:朗读 方法 领悟  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多年来,我园始终视安全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观念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幼儿园安全工作,全园上下奏响安全三部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确立安全第一理念,健全安全组织网络  1.健全安全领导小组。  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
期刊
少先队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其社会化,使少年儿童适应社会需要,成为社会上合格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校始终把体验教育作为少先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校内体验与校外体验相结合的教育途径,遵循体验教育的主体性、感悟性特点 ,开展了一系列队员们喜闻乐见的体验教育活动,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体验环境。  一、主题体验教育活动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在土建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在分析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践意识理论等,建立了多元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涵盖了开放性实验模式、基于项目的多学科交叉和多元智能小组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导师制模式、虚拟实践模式。此模式在武汉科技大学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土建类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G642
期刊
摘 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是他们至亲的玩伴,从教育意义上讲,玩具又是幼儿阶段的第一启蒙教科书,是幼儿教育的知识载体。玩不玩玩具,玩什么样的玩具,怎样玩玩具直接影响着幼儿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玩具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教玩具 幼儿教育教学 有机结合  教玩具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是幼儿园教育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综合体现。它的有效使用不仅给课堂教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们把数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语言,借助他来模拟和研究自然界和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可见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把这些知识专递给下一代呢,这就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活动主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这就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期刊
摘要:根据历届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以详实的专业报考志愿数据,阐述了原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3个专业重组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后被社会了解、认知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弊端。通过分析,提出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该更名不仅具有必要性、贴切性、前瞻性、高屋建瓴的大器性,而且还能从生源抓起应对能源和环境的挑战,能更好地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