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房抗抗震要求的提高,以及墙材料的推广使用,特别是四川汶川2008.5.12大地震以来,传统的住宅砖混结构已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所替代,竖向承重构件混凝土柱对房屋结构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控制 钢筋混懝土柱质量的重要性,致使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修补与返工,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声誉。
一、钢筋混凝土柱常用截面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是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柱载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
二、常见柱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二)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筑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四)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第二次浇捣。
(五)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六)位移:基础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柱轴线的位移超过允許偏差值。主要原因是摸板支撑不牢、混泥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放线误差大,没有认真校正和核对或及时调整,累计误差过大。
(七)歪斜凹凸:混凝土柱外形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模板支架支撑不牢或刚度不够、变形超过允许偏差。放线误差过大、模板就位调整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混凝土不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八).保护性能不良:当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保护层混泥土遭破坏或混泥土的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发生锈蚀,铁锈膨胀引起混泥土开裂。钢筋混泥土在施工时形成的表面缺陷如掉角、露筋、蜂窝、孔洞和裂缝等没有处理或处理不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使钢筋锈蚀。混泥土内掺入过量氯盐外加剂,或在禁用氯盐的环境,使用了含有氯盐成分的外加剂,造成钢筋锈蚀,致使混泥土沿着钢筋位置产生裂缝,锈蚀的发展使混泥土剥落而露筋。
(九).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是由1.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2.由变形(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3.由施工操作(如制作、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缝。大多数裂缝表现为混凝土初期,当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温度本身长时间过高,而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三、控制钢筋混凝土柱质量的主要措施
( 一)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的主要控制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2、板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3、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4、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时,混凝土阳角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混凝土露筋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2、混凝土截面较小,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3、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间距不宜过稀。 4、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填好缝隙。6、混凝土也要充分养护、不宜过早拆模。
(三)混凝土柱蜂窝孔洞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2、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宜采用减水剂。3、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4、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沙浆。5、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6、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办法、严防漏振。 7、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8、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墙缝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
(四)混凝土柱“软顶”的主要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太大,以减少泌水现象。 2、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合理安排好浇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应二次浇捣并排除其水分和抹面。4、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柱时,应分段浇筑,分层减水,尤其是商品混凝
(五)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
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混凝土柱结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3、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
(六)混凝土柱位移主要控制措施
1:摸板固定要牢固,位置线要弹准确,要认真将吊线吊直,及时调整误差。2:振捣时不得振动钢筋、摸板及予埋件。模板拼接严密,无松动、螺栓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要认真核对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3:凡误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再行施工。
(七) 混凝土柱歪斜凹凸主要控制措施
1.支架以支撑部分和大型竖向模板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以确保结构不发生下沉。2.柱模板外面应设柱箍。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有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防止柱模倾斜。5.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模垂直度进行校核。
(八)保护性不良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泥土表面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确保修补质量。2.冬季施工时,钢筋混泥土中氯盐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氯盐混泥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加热养护。3.柱中钢筋及保护层垫块在混泥土施工前必须保证不发生位移,确保混泥土保护层厚度达到标准。4.混泥土裂缝一般可以采取环氧树脂灌浆处理。5.对于已经锈蚀的钢筋,应彻底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混泥土,不留软弱层,不留尘污,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再用豆石混凝土(标号高一级)填实,认真养护。6.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裂缝,在处理前必须会同设计等单位制定处理方案再行实施。
一、钢筋混凝土柱常用截面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是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柱载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
二、常见柱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二)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筑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四)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第二次浇捣。
(五)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六)位移:基础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柱轴线的位移超过允許偏差值。主要原因是摸板支撑不牢、混泥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放线误差大,没有认真校正和核对或及时调整,累计误差过大。
(七)歪斜凹凸:混凝土柱外形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偏差值。模板支架支撑不牢或刚度不够、变形超过允许偏差。放线误差过大、模板就位调整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混凝土不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八).保护性能不良:当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保护层混泥土遭破坏或混泥土的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发生锈蚀,铁锈膨胀引起混泥土开裂。钢筋混泥土在施工时形成的表面缺陷如掉角、露筋、蜂窝、孔洞和裂缝等没有处理或处理不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使钢筋锈蚀。混泥土内掺入过量氯盐外加剂,或在禁用氯盐的环境,使用了含有氯盐成分的外加剂,造成钢筋锈蚀,致使混泥土沿着钢筋位置产生裂缝,锈蚀的发展使混泥土剥落而露筋。
(九).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是由1.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2.由变形(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3.由施工操作(如制作、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缝。大多数裂缝表现为混凝土初期,当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温度本身长时间过高,而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三、控制钢筋混凝土柱质量的主要措施
( 一)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的主要控制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2、板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3、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4、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时,混凝土阳角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混凝土露筋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2、混凝土截面较小,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3、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间距不宜过稀。 4、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5、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填好缝隙。6、混凝土也要充分养护、不宜过早拆模。
(三)混凝土柱蜂窝孔洞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2、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宜采用减水剂。3、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4、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沙浆。5、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6、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办法、严防漏振。 7、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8、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墙缝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
(四)混凝土柱“软顶”的主要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太大,以减少泌水现象。 2、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3、合理安排好浇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应二次浇捣并排除其水分和抹面。4、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柱时,应分段浇筑,分层减水,尤其是商品混凝
(五)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
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混凝土柱结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3、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
(六)混凝土柱位移主要控制措施
1:摸板固定要牢固,位置线要弹准确,要认真将吊线吊直,及时调整误差。2:振捣时不得振动钢筋、摸板及予埋件。模板拼接严密,无松动、螺栓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要认真核对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3:凡误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要求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再行施工。
(七) 混凝土柱歪斜凹凸主要控制措施
1.支架以支撑部分和大型竖向模板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以确保结构不发生下沉。2.柱模板外面应设柱箍。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有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防止柱模倾斜。5.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模垂直度进行校核。
(八)保护性不良的主要控制措施:
1.混泥土表面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确保修补质量。2.冬季施工时,钢筋混泥土中氯盐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氯盐混泥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加热养护。3.柱中钢筋及保护层垫块在混泥土施工前必须保证不发生位移,确保混泥土保护层厚度达到标准。4.混泥土裂缝一般可以采取环氧树脂灌浆处理。5.对于已经锈蚀的钢筋,应彻底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混泥土,不留软弱层,不留尘污,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再用豆石混凝土(标号高一级)填实,认真养护。6.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裂缝,在处理前必须会同设计等单位制定处理方案再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