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shou4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敬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工作伦理,不仅体现在个体对其工作、职责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针对我国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重点要求,秉持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倡导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引导人们恪尽职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文化传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和公民个人行为的重要价值要求。国家的富强乃至民族兴旺、社会进步、各个行业的发展等等都离不开恪尽职守的敬业者。
  一、 敬业价值观的结构体系
  敬业在人类创造实践活动中,它集中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情感、意识、理想、道德等。敬业看似平凡,实则不易。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拥有着机会和平台。我们可以借助它成就我们的事业,丰富我们的人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价值结构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所谓敬业,应该做到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珍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这四个层面的内在要素层层深入,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组成了有机统一的价值结构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第一层次的内容首先要求从业者拥有一个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要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在职场中拿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事业的发展道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人生价值。将工作中的被动情绪转化为内在的主动和自觉,有句话言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干净的道路旁,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时,是环卫工人用一把扫帚扫出来一个城市的文明,用一个簸箕端出了整个城市的整洁。在车来车往的每一个十字街头和交通要道中,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交通警察不知疲倦地指挥着来往车辆,为我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方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告知我们,只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把持勤奋、负责、求精等态度就会获得非凡的业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第二层次的内容是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第二层次的内容更侧重于人们对待职业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效果,在内容上强调敬业者的职责和义务。它强调的是公民个人、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真心爱岗、全力敬业,把自己的才华、热情汗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使人们在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第三层次的内容是敬业者要拥有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以及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工作作为我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历程,在工作场所所提供的平台上,去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效率优先的当代,谁的效率高、谁拥有的知识丰富,谁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所以说,敬业者不仅要勤业更要做到精业。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大量的翻阅相关专业书籍,日积月累,掌握自己所负责岗位最前端的专业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第四层次是敬业价值观最高层次的内容。其核心是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无私奉献、为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四个层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四方面的内容层层深入,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在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站在继承和宣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而古往今来,历史中很多名人志士都对敬业这一传统美德做了诠释,它们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他用一生的时光尽心尽力地传播着儒家文化,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这种敬业精神,尤为可贵。实现理想完成目标,离不开日积月累,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精神等等,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从业者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总之,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敬业精神,不断创新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对推进改革时代创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敬业价值观?
  爱岗是敬业的首要因素。爱是投入的前提,敬是责任的缘起。在工作中积极表现,付出多一点,抱怨少一些,责任重一些。珍惜自己的工作,懂得用一颗知足、感恩心以及努力、上进的态度去把工作做得完美。荀子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敬业更要精业。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高度发达,要想做到效率优先,品牌突出,就业者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提升知识水平,加强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掌握最前端的技术,最合适的方法,使自己变得更精业。
  勤奋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敬业要求人们除了勤奋,我们还需要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除此之外做到敬业还需要拥有钻研、专注、尽责、奉献等精神。
  四、 培育和践行“敬业”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首先,敬业为社会的前进发展提供了动力。在社会进步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人类被动地去适应大自然。开始认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认识时间,创新世界,改造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且去遵循这种自然发展规律,发现其中的特点,发现只有勤奋踏实地做事情,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明显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敬业是一种宝贵的社会主义精神资源,具有特殊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敬业精神无处不在,同时敬业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体系。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密切地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有效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制度上真正地实现人人平等的核心价值这种道德体系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为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他们才能拥有真正的社会地位并且在努力创造之后得以公平的回报。
  最后,敬业是一把衡量当今道德行为的一把尺子。更是实践中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不断给它赋予新的内涵,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产生积极进步的道德。如果一个从业人员,没有敬业的奉献精神,将不可能被社会所容纳,更不会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立足于本职,热岗爱业、勤劳奉献是每个就业者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古人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所有的收获都必须依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告诫我们从梦想到现实的发展是艰苦而漫长的,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需要敬业实干。我们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勤奋敬业,拼搏奉献,为改革开放创造奇迹。因此,敬业无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2015.
  [2]高国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現代阐释与教育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4.
  [3]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2015.
  作者简介:
  王晓洁,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团队建设与教师课程力的提升从教研团队、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团队等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团队;课程力;教研组;构建;班主任;骨干;反思;青年  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优化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教师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意识,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逐渐转变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师,课程系统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是关键的基础阶段,所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教学质量  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课程力是贯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论述了提升政治教师课程力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政治;课程力;有效;策略;现状;陈旧;薄弱  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更加凸显出了核心素养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治教师需转变常规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力。课程力不仅包含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摘 要:儿童时期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把握好这把钥匙,让学生能知道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本文就将从如何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说话,从而来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提升;说话能力;表达  儿童时期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最佳时期,一旦遗弃这把钥匙,终身就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对学生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和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欣赏课是审美启蒙和兴趣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设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育不断探索与追寻的目标。如何让孩子的审美和兴趣在美术欣赏课中得到提高?本文将简要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审美;兴趣  小学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它需要以审美和兴趣作支撑。小学生尚显年幼,对美不
摘 要:德育工作是我国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培养高尚品德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着极大的帮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应该引起每一位班主任的重视。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心理状态处在矛盾状态,呈现半成熟、半幼稚形态。因此,做好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对初中生在人生关键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未来的成长中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有着极大的益处。为此本文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逐渐深入,这不仅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更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学习自由,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英语,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在提
摘要:学生家庭作业,又称课外作业,是教师正式布置的,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适当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性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和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显得过于随性,或拓展阅读、或片段写作、或课外积累……千篇一律,往往和课堂教学缺乏有机的联系,我认为,规范、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家庭
摘要:本文以S学院近五年辅导员队伍数据为样本,进行辅导员队伍特征分析,探究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辅导员聘用、专项机制设立、培养、职级晋升、学缘结构等方面探究出一条符合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日趋多
摘要:作文是统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好体现。作为起点作文——小学作文,虽然不具有成人作文那样的深度与广度,但是却因其特有的简单与纯真,同样让人赏心悦目。  关键词:体会;想;说;评;写;评价  经过长期对作文教学的探究,结合新课程标准给小学生教学注入的理念,我就如何给学生更多作文活动空间,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走入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