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房树人测验”在学生中应用的体会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房树人测验”是人格测试中的心理投射法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方便易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
  【关键词】“房树人测验” 象征感情 应用 体会
  
  
  “房树人测验” 是人格测试中的心理投射法测验,就是在测验时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的一种测量工具。
  
  “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而这种统合型“房树人测验”测验要求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也是我最喜爱测量工具之一。下面就我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体会:
  
  1.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特别是在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利用半小时的时间对全班同学进行一个检测,会为班主任今后开展心育工作的方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埋下一个很好的伏笔,这是我从事心里教学和课题研究感受最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是因为对学生而言易操作、简单,只需给他一支笔、一张纸、一个橡皮擦就能根据你的要求去画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的做法觉得是新奇的,既有趣又好玩。内心是敞开的,特别是房子和树的描绘完全暴露在开放的状态下,避免了在会谈过程中阻抗的产生,他们会自主自发的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去觉察去洞悉。
  其次是因为做这样的群体测验避免了耗时长和沟通无效的困难,新生刚入校,一对一的谈话每人半小时你得花费几十个小时,最关键的是这种测验他具有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的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并且不易造成心理创伤。
  
  2.“房树人”是从总体的水平来进行测验的,所以这种测验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还能反映学生未知的潜能。因为在指导语中所提到的房、树、人是一种有关事物的分类语,不是一种具体化的事物。在测验中所描绘的“房树人”是一种特定的形象,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像”,因为测验者总是在描绘中考虑要把最重要的描绘特征表达出来,而这些特征可以说被测者内在心理特征的再现。所以被测者在描绘过程中,他们就会把情绪状态在画面上描绘下来,甚至通过画面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愿望。如:“房子”代表家庭,是人们成长的场所,可以投射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表达对家庭的感受并反映了家庭的沟通模式。“树”的成长与人相似,他能够反映自我成长,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树上果实的多少有能告诉我们孩子的梦想有多大。而“人”能够投射受测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的完整性,反映出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做了测验以后我们可以很方便、直观把学生问题进行归类,然后根据情况的轻重缓急来设计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对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方向并能做到有的放矢。
  
  3.由于该测验具有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方便地用于个体的心理治疗。每周给他安排2-3次绘画,不断地指导和矫正个体在绘画表达中的异常部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加以指导和矫正,随着描绘表达的变化都会间接地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个体的症状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变。特别对那些缺失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的留守孩子,重塑他与父母关系和融入新环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校的留守孩子占62%,他们大多数属于缺少严与爱及规则感的孩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松懈,学习动力不足,易冲动。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在进行了“房树人”的测验之后,把营造和谐班级放在了首要任务,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的团辅活动如“我爱我家”、“我爱班集体”;大家齐唱“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活动。针对个体采取了抽样的绘画治疗,在追踪一个月后,效果良好,学生也很乐意配合。这种方法将会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发挥他独特的作用。
  总之,在心育的路程上,我觉得找到一个不仅适合你而且学生又能欣然接受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你觉得呢?
  
  参考文献
  [1] 李洪伟, 吴迪著.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是神圣的,因为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真诚叩开学生的心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巧妙地运用三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创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教学氛围 因材施教 师生关系 自尊 自信       在一线教学中,尤其是科任教师,常常在办公室里抱怨:“学生不听课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仔细研究课程内容,准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上要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审美情趣为出发点,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期刊
【摘要】创造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产物,本文将根据笔者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经历,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造力 培养  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 “自我中心 ” 到 “逐步社会化 ” ,从低级水平的 “协调发展 ”到高级水平的 “ 协调发展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关注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教师在面对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机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师生关系 课堂精彩  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期刊
【摘要】 新课改强调“人”在整个学校的中心地位,“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故学校管理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重建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从而高质量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     为适应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必须改革;新的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必须强调以“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日常生活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将从笔者教学经验着手,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     口语交际,是过去甚至现在仍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故而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
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是现代教学的一大标志,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浅谈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整合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
期刊
【摘要】  化学教学是整个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学生心理角度出发,针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究: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人文气息 课外活动  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
期刊
【摘要】 《浅谈初中化学新教材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一文是作者经过多年对新教材的教学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文中从新教材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入手,提出:①化学概念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基础;②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指出新教材注重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现在的探究性实验的转变;③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新形式。三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
期刊
【摘要】  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各门学科教学中都可以融入德育,数学也不例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坚强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情和对创造性劳动的爱好。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     学校的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各门学科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