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斯蒂尔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AOSD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

方法

检索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断AOSD合并ILD的住院患者,并在PubMed及万方数据库应用关键词"成人Still病"和"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检索,分析符合上述诊断的患者的病例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变量是否服从正态性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QR)]表示。

结果

共15例AOSD合并ILD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0~66岁,平均(50±12)岁。15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9.0~40.1 ℃,平均(39.4±0.4)℃;11例患者有皮疹,12例患者有关节痛,7例患者有咳嗽,8例患者有气短;9例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3例表现为网格影,3例表现为实变影,考虑为机化性肺炎。15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者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者失访,4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最终死于心肌梗死,10例患者好转。

结论

AOSD也可出现ILD,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以早期识别,除外感染后早期加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能预后较好,激素减量过程中易复发。

其他文献
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其特征是骨和软骨破坏,病理性新骨形成和广泛的滑膜血管生成,可导致永久性关节损伤和残疾。目前,Ps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IL-23/IL-17通路的扩增可能是疾病发病的潜在机制。本文通过阐明IL-17在PsA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理解PsA的发病提供科学据。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炎性血管损伤和血管闭塞。然而,系统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向外分泌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异质囊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Vs参与到系统性血管炎的发生与进展之中。研究发现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的致病EVs主要来源于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炎症细胞。并且这些致病EVs在诱导血栓形成、内皮功能障碍以及炎症细胞活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EVs被认为是
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TRM)以其原位定植、长期存活及局部免疫的特征而得名,是免疫记忆细胞的又一重要成员。近年来,TRM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趋显。效应T细胞外渗控制着TRM分化的第一步,协同局部微环境中的调节因子,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调控TRM分化、迁移和存活,当调控发生异常就会导致严重的病理变化。
APS的诊断至少要满足1项临床诊断标准(血栓形成或病态妊娠)和1项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及狼疮抗凝物)结果阳性。然而,临床上存在许多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但三大抗磷脂抗体为阴性的无法确诊的患者。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抗磷脂抗体谱的发展,探讨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狼疮抗凝物以及非分类标准抗磷脂抗体在诊断APS中发挥的作用,期望对APS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不同ANCA血清型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25例AA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ILD分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将82例AAV-ILD组根据ANCA血清型分组,应用t检验、χ2检验/
本文报道1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器官肿大、内分泌病、M蛋白血症、皮肤改变(POEMS综合征)患者,该患者为55岁男性,因全身水肿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未明确病因,于我院完善肌电图、尿本-周蛋白、CT、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后诊断为POEMS综合征,经激素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后,症状缓解,目前病情稳定,临床上遇上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者需要考虑到POEMS综合征
期刊
目的探讨干扰小RNA(siRNA)沉默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因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RA-S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5例RA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原代培养,采用人工合成的沉默α1-AT siRNA,特异性抑制α1-AT在RA-SFs中的表达;瞬时转染24、36 h后,采用RT-qPCR法检测抑制效率,同时检测α1-AT基因沉默后各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T
风湿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且与炎症关系密切,风湿病的高炎症状态加之激素和部分DMARDs造成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细胞损伤,使风湿病共病糖尿病现象普遍存在而不容忽视。除积极预防糖尿病发生、密切监测血糖,加强与内分泌科的协同诊治外,应趋利避害地选择治疗风湿病同时又不影响血糖,甚至有降糖作用的抗风湿药,如部分生物制剂、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不仅可能降低风湿病共病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或使棘手的共病治疗删繁就简,事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骶髂关节MRI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骶髂关节炎症评分(SPARCC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SSS)与BASDAI、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SFI、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CRP、ESR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2种评分方法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按入组标准纳入活动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