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堂的建构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变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从而达到完善素质教育,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那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呢?下面从四个有效性谈谈我的做法:
一、要关注活动参与的有效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参与是多方式的,听、唱、动都是参与的方式。在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比如:七年级上册的《青年友谊圆舞曲》,这是一堂音乐唱歌课。根据歌曲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贯穿始终。由于活动设计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集中注意力参与都能够完成,所以在本堂课中,学生的参与面很大,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同时我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给学生足够的信心,所以在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时,还是比较顺利的。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针对性。只有教学環节的针对性强,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要关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的示范性和巧妙的课堂提问,比如:音乐课中的歌曲教唱,教师的歌曲范唱一定要让学生觉得美,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师生互动接龙演唱时,学生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合作。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观点,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后备问题。
三、要注重课堂中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评价语言的多样性、赞赏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比如:我曾经听过的一堂音乐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太过于兴奋,不但出现赶节奏的现象,一到高音还出现很多喊唱的现象,演唱效果缺乏美感。唱完后,教师很有激情地评价:“同学们真不错,唱得好极了”。很明显,这是老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也接受了老师这样的鼓励,于是在之后的演唱中,一次比一次兴奋,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听课的老师都难以忍受那种嘈杂的歌声,更不用说如何来体现音乐的美了。针对以上情况,这位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确实起到了鼓励的作用,但却影响了学生的正确审美。我们不是说教师在给与学生评价时一定要非常严谨,但必须要考虑到评价后会有多少问题出现。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演唱后对学生说:“你们演唱得非常认真,情绪非常高涨,我也被你们打动了,现在非常的激动,我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高歌。但是我觉得激动的心情可以用美的声音来表现,而不需要用很大的声音喊叫,这样还能保护我们的嗓子。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楚地听音乐伴奏,节奏也会更加准确的。”这样的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肯定,又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很委婉地指出了演唱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相信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后能有更好的表现,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四、要注重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音乐课堂确实更加地生动、有趣,但是要注意它的有效性。比如:情境导入环节,课件中各种乐器,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要让同学们有所了解,直观的展示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只有“质”的提升,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从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
在课堂上,老师多放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参与,那么他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长,让成长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无限蔓延!
一、要关注活动参与的有效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音乐参与是多方式的,听、唱、动都是参与的方式。在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比如:七年级上册的《青年友谊圆舞曲》,这是一堂音乐唱歌课。根据歌曲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并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贯穿始终。由于活动设计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集中注意力参与都能够完成,所以在本堂课中,学生的参与面很大,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愉快。同时我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给学生足够的信心,所以在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时,还是比较顺利的。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针对性。只有教学環节的针对性强,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要关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的示范性和巧妙的课堂提问,比如:音乐课中的歌曲教唱,教师的歌曲范唱一定要让学生觉得美,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师生互动接龙演唱时,学生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合作。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观点,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后备问题。
三、要注重课堂中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评价语言的多样性、赞赏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比如:我曾经听过的一堂音乐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太过于兴奋,不但出现赶节奏的现象,一到高音还出现很多喊唱的现象,演唱效果缺乏美感。唱完后,教师很有激情地评价:“同学们真不错,唱得好极了”。很明显,这是老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也接受了老师这样的鼓励,于是在之后的演唱中,一次比一次兴奋,声音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听课的老师都难以忍受那种嘈杂的歌声,更不用说如何来体现音乐的美了。针对以上情况,这位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确实起到了鼓励的作用,但却影响了学生的正确审美。我们不是说教师在给与学生评价时一定要非常严谨,但必须要考虑到评价后会有多少问题出现。其实这位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演唱后对学生说:“你们演唱得非常认真,情绪非常高涨,我也被你们打动了,现在非常的激动,我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高歌。但是我觉得激动的心情可以用美的声音来表现,而不需要用很大的声音喊叫,这样还能保护我们的嗓子。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楚地听音乐伴奏,节奏也会更加准确的。”这样的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肯定,又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很委婉地指出了演唱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相信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后能有更好的表现,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四、要注重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下,音乐课堂确实更加地生动、有趣,但是要注意它的有效性。比如:情境导入环节,课件中各种乐器,采用不同的演奏形式要让同学们有所了解,直观的展示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只有“质”的提升,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从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
在课堂上,老师多放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参与,那么他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长,让成长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无限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