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低年级学生大多处于6-8岁之间,其纪律性不强,认字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强课堂教学艺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视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起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感;课堂语言儿童化。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低年级学生纪律性不强,认字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其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发育启蒙阶段,其模仿性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强课堂教学艺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一个灵活、新鲜的引入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一年级画图第一课时,我用为他们准备的新年礼物——我的画展来导入,结果他们看了之后是对我又羡慕又佩服,还对画图产生了极高的热情,接下来我就因势利导,介绍我用什么画的,并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信心,于是一堂课就在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中开始了。
二、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起来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的引入一些童话故事,用童话故事将我们的课堂内容串起来,同时还可以将童话人物引入课堂,让这些传奇人物伴随小朋友一起快乐学习,用童话人物的语言来和学生对话,这所达到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要好得多。比如我在上一年级画图课的时候,我就引入了两个童话人物——“画博士”和机灵鬼“圆圆”,画博士是个画图高手,每节课都会给小朋友设置难关,而机灵鬼则会偷偷的在暗中帮助他们闯关。学生带着对这两个童话人物的神秘感以及挑战性开始一个学期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除了教师本身的个人魅力外,还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1、任务设计要精心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由于其操作性较强,因而在该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广泛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其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些任务应满足如下要求:
(1)任务的难度要适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老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充分得考虑到这一点,切不可为追求任务的难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结果适得其反。
(2)任务要有一定的探索性。
信息技术学科的探索空间是很广泛的。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又有基础,教师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一些探索性的任务给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任务要有充足的完成时间。
教师每设计的一个任务都带有一定的目的,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但是如果未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完成时间,那么老师的精心构思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得不到预设的效果。在给予充足时间的同时,老师可做一定的引导和提醒,以增加时间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思考的质量。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有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来当一回小老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我曾在教授小学四年级学生“制作电子板报”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电子板报”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在学习制作例如“书签”、“课余计划”的练习中都已学过。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我当一回小老师”的任务,要求他们回家练习,尝试着像老师上课一样来当一回小老师。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远比教师讲课时要大的多。
四、实行差异性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不能“以优代全”,也不能“舍差保优”。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如何从这种差异中找到教学的平衡点,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首选方法就是“分组”,分组是有讲究的。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的原则。理论基础是在全班各小组之间易形成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使各小组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与互补,又有利于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助性合作活动的开展,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的提高。
五、课堂语言儿童化
低年级学生难指导,许多老师都有同感。有时这些小家伙在课堂上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根本不听“使唤”,而你一生气他又一副无辜的样子,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让你生气了。其实造成这样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贴近“童心”。低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我们必须更加悉心教育。又因为我们教育、引导孩子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如果我们想让学生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快乐地学习,就要让自己的话吸引他们,争取贴近“童心”,让他们更好的配合我们。因此作为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更应该有“儿童话”的特点。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低年级学生纪律性不强,认字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其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过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发育启蒙阶段,其模仿性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强课堂教学艺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一个灵活、新鲜的引入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比如在上一年级画图第一课时,我用为他们准备的新年礼物——我的画展来导入,结果他们看了之后是对我又羡慕又佩服,还对画图产生了极高的热情,接下来我就因势利导,介绍我用什么画的,并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信心,于是一堂课就在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中开始了。
二、让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起来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的引入一些童话故事,用童话故事将我们的课堂内容串起来,同时还可以将童话人物引入课堂,让这些传奇人物伴随小朋友一起快乐学习,用童话人物的语言来和学生对话,这所达到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要好得多。比如我在上一年级画图课的时候,我就引入了两个童话人物——“画博士”和机灵鬼“圆圆”,画博士是个画图高手,每节课都会给小朋友设置难关,而机灵鬼则会偷偷的在暗中帮助他们闯关。学生带着对这两个童话人物的神秘感以及挑战性开始一个学期的学习。
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除了教师本身的个人魅力外,还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1、任务设计要精心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由于其操作性较强,因而在该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广泛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其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些任务应满足如下要求:
(1)任务的难度要适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老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充分得考虑到这一点,切不可为追求任务的难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结果适得其反。
(2)任务要有一定的探索性。
信息技术学科的探索空间是很广泛的。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又有基础,教师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一些探索性的任务给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任务要有充足的完成时间。
教师每设计的一个任务都带有一定的目的,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但是如果未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完成时间,那么老师的精心构思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得不到预设的效果。在给予充足时间的同时,老师可做一定的引导和提醒,以增加时间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思考的质量。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有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来当一回小老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我曾在教授小学四年级学生“制作电子板报”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电子板报”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在学习制作例如“书签”、“课余计划”的练习中都已学过。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我当一回小老师”的任务,要求他们回家练习,尝试着像老师上课一样来当一回小老师。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远比教师讲课时要大的多。
四、实行差异性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不能“以优代全”,也不能“舍差保优”。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如何从这种差异中找到教学的平衡点,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首选方法就是“分组”,分组是有讲究的。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的原则。理论基础是在全班各小组之间易形成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使各小组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与互补,又有利于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助性合作活动的开展,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的提高。
五、课堂语言儿童化
低年级学生难指导,许多老师都有同感。有时这些小家伙在课堂上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根本不听“使唤”,而你一生气他又一副无辜的样子,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让你生气了。其实造成这样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贴近“童心”。低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我们必须更加悉心教育。又因为我们教育、引导孩子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如果我们想让学生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快乐地学习,就要让自己的话吸引他们,争取贴近“童心”,让他们更好的配合我们。因此作为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更应该有“儿童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