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互助式课堂学习模式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为基础的互助式课堂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由于诸多原因,在互助式课堂学习中还存在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本文试着从互助式学习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互助式学习的现状
  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我们发现,广大教师在采用互助式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在操作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
  二、原因分析
  (一)合作目标不明确、不适宜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指向不明确。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只能是脱离主题的闲聊。表面上看,他们热热闹闹,其实学习盲目、低效、毫无意义。此外,教师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有的目标过于简单,无探究价值,没能让学生动起来,体验“跳一跳,摘一摘”的乐趣。相反,有的目标则定得太难,学生达不到要求,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产生畏难的情绪,达不到合作学习期待的效果。
  (二)缺乏调控能力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合作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点拨;合作产生不良情绪,需要教师引导;合作时间不足,需要教师调整;合作偏离主题,又需要教师纠正等等,倘若在这时候,我们的教师不能及时转变角色,溶入到讨论中,而是“袖手旁观”,就会出现“短暂繁荣”、“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
  (三)评价肤浅、片面
  互助式的评价确实是个难题,我们提倡赏识教育。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哪怕只是一个竖起拇指的表示,都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信心、带来动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只做结果评价,即对学生的反馈是否正确、离标准答案的距离还有多远做简单的对错点评,却忽视了过程评价,对合作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性、合作诚意、合作技巧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三、对策研究
  通过采取一定的对策,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互助式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营造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氛围,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益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二)优化合作小组,让每一个“金子”都闪光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新课程理念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重要因素之一是要优化合作小组。因为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合理搭配。
  (三)努力完成角色转变,做好互助式学习的导航人
  互助式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互助式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互助式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对各个小组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总之,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我们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互助式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充裕的互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只有时刻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才能让课堂教学这一教坛奇葩开出绚烂的花朵。
其他文献
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帮助后进生在素质教育中树立信心,重新振作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周记作用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后进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我在开学的第一、第二周就布置了《这就是我》及《我的家庭》二篇周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爱好特长、成长经历、人际交往、优点缺点……从而充分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后进
期刊
冰心的《谈生命》是一篇美文。  她美在意境。  作者表达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生命是运动的,不运动就谈不上生命;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平静的、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交织着成功与失败、欢喜与悲哀、痛苦与欢乐,这种交织的状态构成了生命真实与美丽的情态;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生命,对待生命的每种状态。表达这种对生命的认识,文章依靠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是具有深刻意蕴的形象。作者用两个比
期刊
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相继闪亮登场,层出不穷。使本来冷冷清清的语文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如果我们能够领会新课改的意图,将其精髓贯彻到教学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必将收获语文教育的灿烂的春花,累累的果实。可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并没有认真地去学习研究课改的精神,断章取义,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追求气氛的热烈而忽视了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语文课堂存在许多误
期刊
学语文离不开读,读离不开评。离开了点评的读,课堂上起初朗朗的读书声,失去了评价的读,学生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声音很快就低下来。评价能激发读,带动读,让学生读的抑扬顿挫,读的慷慨激昂,读的气吞山河,读的淋漓尽致...... 读是老师和学生课堂互动的桥梁。学生在读中才能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才能感悟人物的情感变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重读,在读中扬名立说,成就伟业。孔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等,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其表现方法很多,但主要表现是求异,因而也叫创造性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也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一种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来思考问题的方法。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向性、独创性、灵活性。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就要首先训练其从灵活性入手,来启发
期刊
古代经典是记述天道人事之“常理”的书,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可是,几十年的母语教学之路,回头看看,小学不读,中学蜻蜓点水似的读,大学就读不动,成人几乎不会再去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守住。  一、读经教育在当今学校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年代,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人精神没有支柱,文化没有
期刊
同学们还在为语病修改题中遭遇“滑铁卢”而烦恼吗?同学们还在为因不懂语法知识而记忆各种病句类型困难而惆怅吗?不要紧,辨析语病有捷径,关键词语来帮忙。  我观察众多语病,发现有很多语病的产生与一些特殊的词语有关,只要我们做题时对这些词语敏感一些,相信很多困难会迎刃而解。这里,我归纳了一些关键词语,供大家参考。  一、两面词  即同时带有肯定和否定性质的词,如“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等。
期刊
态势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言的,也称非语言交流。它是以人的表情、手势、举止、服饰等来表示一定语义、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伴随性无声语言,又称为态势语言或无声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态势语言,这充分表明态势语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的重要性。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
期刊
语文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确确实实把教师从苦讲中解放了出来,把学生从被动的“填鸭”中拯救了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探索、创新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拿到学案就急着做题,不去读书了。书不读,题目当然不会。怎么办?——抄!识记类的基础题从课文中抄,探究题从资料中抄,拓展题差生、中等生抄优生的。本来充满活力的、生动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死气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巧用多媒体,能够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