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你很忙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kel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观众说,电影《虎妈猫爸》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幼升小战场。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的升学更残酷,各种学位大战、补习大战每年如期上演,热门的教育补习机构,如学而思、新东方等甚至要提前半年排队。补课,真的有必要吗?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观念?

“暂时领先”有那么重要吗


   近些年参加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种同学会,多数同学并未大富大贵,只是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工作稳定、家庭和谐,足矣!当年的学霸学渣在学校时可谓天壤之别,可二十年过去了,当年成绩的好坏与否,与现在的生活并无太大相关性。而记忆中年少时最开心的部分,与补习更是无半分关系。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去补习的初衷无非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一步领先,才能一路领先。可是,人生还长着呢,前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领先,真的那么重要吗?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暂时的领先,意味着每天大量的重复做题,意味着大量课余时间要奔波在来回补习班的路上,意味着没有了多数大人眼里看来无意义的发呆、踢球、嬉戏的时间,这种付出真的值得吗?不排除参加补习中的许多都是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或者他们自己希望付出更多,能让他们迈上更高的台阶,可是,多数孩子在补习班里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只是拉高了选拔的标准。当他们成年后回想当年,一定会很懊恼在补习班上虚度了少年时光。
   时至今日,高考早已不是独木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我从不认为成绩是决定成败的标准,也反感于视金钱与权力为成功标准的价值观。而大多数对升学无比焦虑的家长,他们一边说着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个好的未来。可是,一边却认为成绩不好注定没有好的前途和未来,注定会不幸福。什么是好的前途与未来,应该由孩子自己说了算。不可小看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判断力。只要他开心,内心认同自我,哪怕未来只是平平凡凡又如何?
  (乐水)

怎样才是“为你好”


   关于上课外辅导班,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去还是不去,要根据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状况。以前,我一直坚定地反对上课外辅导班,主要是不想让孩子养成一个依赖课外班的心理。正因为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大家都在上辅导班,那么,孩子有可能形成一个弱心理:我没考出预期的成绩,就是因为别人都上了课外班而我没上的原因——我觉得,这个心理很要命,它会让孩子由衷地回避自身的问题,比如,基础不扎实,上课没有专心听讲等等,同时,还会让孩子心理上过分依赖“外力”,对于自身的成长并不利。因此,在孩子班级大多数人都去上辅导班时,我果断地劝说他不要去,告诉他:你想保持学习好,就必须上课全神贯注,而不是想着反正辅导班里老师也会讲的。这样尝试了初二一年,效果也还可以。
   但是,最近一次家长会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些武断。老师说,中考是全广州中学生的竞争,所以,不能只看孩子在班级在学校的排名,要横向放大到整个广州来看,这样才能大致判断出自己孩子的位置,考虑对应的高中。作为家长,当然都希望孩子能去好的学校,如果此时,孩子自己有颗“求”上辅导班的心,那么,我为什么要阻止他呢?
   作为家长,我不能以“为你好”的名义来强迫孩子去上辅导班,但同样,也不能以“为你好”的名义来制止孩子想去上辅导班。毕竟,现在有些老师担负的教学工作很重,教好几个班,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查缺补漏。有些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在辅导班里受老师提点一下而豁然开朗,总比孩子一个人苦苦思索反而钻了牛角尖绕了弯路要更有效吧。所以,去不去辅导班关键要看孩子的意愿和状况。
  (君心)

国外补习班到底补什么?


   据报道,距离暑假虽然还有两个月,但许多教育机构的暑期补习班已经爆满,上课外补习班几乎成了中国孩子的普遍选择。实际上,不少国家的孩子也上课外补习班。为了考上好大学,也为了和越来越多的亚洲尖子生竞争,美国的中学生纷纷掀起了补习热潮,他们最热衷补习的是语言类学科和数学。
   为什么要补?
  加拿大
  快乐教育基础不牢
   在加拿大,大多数中小学生所上的公立学校是一种解决“有或无”的普及教育,正课负担在10年级(中国的高一)以下都较轻,副课则更缺乏专业性,如音乐课、体育课,一般只是简单地唱唱歌、打打球、跑跑步,稍微深一点的东西,比如详细的五线谱乐理、复杂的篮球、棒球规则,公校一般都不太讲,或者只讲一点,孩子们如果想多学,就只能去课后班学了。
   类似国内的纯学习类补习班,在加拿大也有。其实加拿大中小学不光只有“快乐教育”,学生过了十年级之后课业会骤然加重,而且加拿大不是“一考定终身”,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进名牌大学,要看最后两个学年、共6个学期的综合成绩,任何一次考试考得差些,名校就很可能入读无望。有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種骤然间从轻松快乐到严肃紧张的学风转变,学习很容易跟不上。
   不仅如此,不论公校、私校,到了10年级以上(也就是中国高一以上),一些文化课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比如英文的阅读、应用文写作、文法理解以及数学等,本地孩子(尤其公校生)因为此前一直“快乐教育”而底子不牢,学起来很吃力,来自东亚等地的移民孩子在数学等课目上倒是游刃有余,但语言方面又会拖后腿,因此各种针对高中课目的补习班也就应运而生。总的来说,华裔移民对这类补习班更青睐,但各族裔上补习班的都有。
   英国
   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英国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有经验的私教老师爱德华兹说,他所接触的学生,一般选择一对一的补习方式,因为这种补习比在课堂上更专注,学习成绩提高也快。之所以出现补习需求越来越多的现象,他认为,是因为英国学校里的教学效果下降,而为了顾全人数较多班级里的平均水平和教师的就业压力,课堂上死气沉沉,老师没有勇气和动力发挥个人特点,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不得不求助于校外的补习班。    来自牛津的琼斯老师说:“10年前,接受补习的学生每周只上两小时课。现在,我的学生虽然都只有8到10岁,可是我要给每人上6小时补习课,经常是周一到周六共4小时,周日要上2小时,到了考试前,辅导还要增加。这都是学生和家长主动要求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上好学校。几十年前,有能力接受这样密集教育的只有尖子生,可是现在,每个孩子都被推到了他们的极限。如果不如此,他们就没有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前行的能力。”
   案例
   想讓自己更加优秀
   美国女孩芮妮今年上7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二。她每个周末都到美国休斯敦市一家名为“智胜学院”的补习学校上数学课。尽管只上初二,但她已经开始“偷偷”学习高中的函数课了。
   芮妮说,她来补习并不是因为成绩太差,相反,她是想让自己更优秀,成为科科都拿A的优等生才来补习的。“别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补习课太累了,但我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上课不会占据我其他的业余时间。”她说。芮妮的目标是以后要上伯克利大学或者贝勒大学,“因为我哥哥去了贝勒,而家里的其他人都去的是伯克利大学。他们说那是很好的学校。”
   补的都是啥?
   美国
   数理化是补习重点
   在美国,到了中学和高中,由于课程变难和升学压力等,学生自己上补习课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这样的补习以自愿为主,老师和特别辅导员也会单独提出建议。比如某个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瓶颈”时,学校就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建议学生上补习课程。
   美国学生学习英语以外的外语,主要有两种学习目的。一个是学习自己祖先的母语,这种学习更得到学生父母的支持,因为在这个移民国家里,绝大多数人还是心存寻根情结,各自鼓励后代学习原住国家的语言。
   从高校录取角度来看,认为考生只会使用自家的语言,有取巧之嫌,所以学生要想考上好学校,还要正式地学习一门“真正”的外语,才有竞争能力。所以补习班里更多的学生是学习如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重要国际语言,他们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
   美国孩子上补习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方面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到高中阶段,有针对性地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大学以上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是美国孩子补习的大头儿。美国没有高考,所以中学和高中的统考以及高中毕业能力考试非常重要。
   公校甚至免费补习
   美国绝大部分公立学校的学区都提供相当多的补习选择,而且缴费很低,甚至免费。公立学校的补习优点是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和教学进度相配合,老师的加班费从学校经费中拨,学生成绩提高,对学区的工作业绩很有帮助,所以老师也不辞劳苦。缺点是程式化,与日常教学雷同,而且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专门教学。
   私立的教育团体除了要持证上岗,对于学生要负教学和安全的双重责任。这些机构在广告里虽然尽量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硬件条件,但是口号却很脚踏实地,表明其全部工作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提高毕业考试分数,绝不夸大其辞,也不做超过能力的保证,因为一旦不靠谱的吹嘘被识破,招生就没有指望了。
  (陶短房 温玉顺)

链接:“五看”哪些补习班适合您


   看教学师资
   师资在教学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好的老师能给孩子带来重大影响,并传授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
   专家建议,既然花钱选择给孩子专业补习培训,最好还是选择优秀在职教师。原因有三:第一,在职教师授课内容最为标准,能保证知识点考试点最为贴切。第二,在职教师往往经验丰富,阅人无数,知道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模式。第三,在职教师拥有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可以保证学生的补习效果,也能让家长放心。
   看机构背景来源
   高品质的教育机构,势必要求大量的、专业的投入,包括员工、师资、课程研发、教材、教学地点、资金等等,因此,需要强大的背景支持,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关于集团背景,家长可进行详尽了解和调查。例如有许多的分校区、口碑是关键。
   看教材的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
   家长花钱购买教育服务,教育机构所采用的教材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毕竟,教育这种无形服务不同于有形产品,每一个环节、元素都对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是教育机构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材的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建议家长在选择教育机构时,严格考察教育机构使用的教材。
   看教学环境
   家长将孩子送到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现今的补习学校大都有良好的装修,以便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的、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但是装修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装修污染、异味,孩子活泼好动,一旦追逐打闹,是否有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孩子跌倒、受伤?建议家长多进行实地考察,再做决定。
   看有没有免费试听
   实力派的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安排免费的试听课,孩子听的觉得好再决定报不报名。例如上海知名的想新王牌教育机构就有这项服务。家长一般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询问咨询师,选择时间带孩子进行试听,亲身体验教学,并观察孩子是否喜欢、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能否主动参与学习。孩子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比什么都重要。
其他文献
×月×日 天气:下了一点雨  黑色的星期一。可怕的闹钟声把我惊醒,才发现昨晚上错了发条。轰轰烈烈地“与时间赛跑”,竞赛落败后,我被罚站。检讨书一写六百字,只好采用老一套:“多加标点、多留空间,开头‘实属偶然’,结尾‘下次改正’。”宝贵的课间十分钟就这样过去了,直到在音乐教室才开怀一笑。倒不是音乐的可笑性高,只因我坐的课桌上有外班同学的一段小草:我乃×××,齐天大圣是我舅,机器猫是我叔,小燕子与我拜
期刊
[作品在线]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
期刊
【导语】   在写景状物类散文中,单纯的景物描写,即使景物再美,也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无法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回味无穷。所以,作者写景的时候,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作文当中。这样,读者从文章中不仅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充分感悟到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若纯粹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是根本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的。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此类文章的时候,写景状物能巧妙地渗透自己的感情,景中含情,情景
期刊
韩国的教师节定在每年的5月15日。这一天大学里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系里的情况往往要准备一台节目送给老师,时间不长,但很感人。老师们这一天都着正装,准备接受学生们的祝福。   记得我第一次在韩国以教师的身份过教师节的时候,特意选了一套西装,可是步入会场一看,我们中文系的全体韩国老师竟然是清一色的中式对襟衫,我后悔没穿旗袍来。不过韩国的“地板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得席地而坐,这一次也不例外,果然老师和学生盘
期刊
大雨“哗哗”地下着,天十分阴沉,还时不时地有闪电划过,随着“轰轰”作响的雷声,我的肚子“咕咕”地响起,坐在病床上的我,抬起手看了下表,嘴里不禁抱怨道:“都这么晚了,爸爸怎么还没来啊?”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十分钟后,爸爸打开病房的门,紧跟着一股不知名的香气扑面而来。当我看到他时,我不禁吓了一跳,爸爸渾身湿漉漉的,从头发到脚跟都是雨水,左手托着那鼓鼓的肚子,仿佛在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在父
期刊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風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期刊
“铃铃铃”的电话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   妈妈前面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只知道她说了句:“你有多久没去看你太太了?”   到底有多久了呢?我也忘了,只知道有那么久了吧。   第二天,我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出发,背上书包便上了路。   半路上遇到姨婆,她旁边那矮上一截,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就是太太吗?   太太喊着我,我注意她左眼全肿了,青一块,红一块,中间还有道刚结痂的疤。我问道:
期刊
【文题设计】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管它叫“霪雨”;久旱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它或为丝丝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天街小雨润如酥”,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雨的绵密繁多;“白雨跳珠乱入船”,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夜阑卧听风吹雨”,传达了雨的猛烈急切;“身世浮沉雨打萍”,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翻开诗文卷著
期刊
母亲一直对我影响最深,但说实话,她并不好相处。正如她的生日:10月22日,她给我给我的印象就是冷冷的,但不得怀疑,她是个“冷中有热”的良母。   母亲不爱说话,给我上“政治课”时却滔滔不绝。我常纳闷,她也不过只有初中的学历,哪来这么多大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偷偷告诉我:“是那艰难的时代塑造了你的母亲”   从小,她就獨自一人上下学,雨天没伞,就顶着书,拿着鞋,赤脚跑回家。后来结了婚,父亲常
期刊
携一缕清风,邀一轮明月,赏一朵娇花,迎一方阳光,嗅一抹芬芳……在五彩斑斓的记忆里,有一处角落,那盛开着一朵永不凋零芬芳永存的花儿,它幸福了我的岁月,温暖了我的时光。   期待已久的暑假到来了,我正筹划着该怎样去度过这个假期,母亲却突然告訴我,要携我一起去父亲干活的工地那儿小住几天,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是很清楚。行李中只有几身换洗的衣服,我想往里面塞些吃的,却遭到了母亲的呵斥:“你当去度假啊!”我听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