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護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结果观察组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满意度、院前转运不良事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院前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和救治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48岁-76岁;男29例,女13例;发病时间1h-8h,平均(3.1±0.5)h;心功能II级19例,III级15例,IV级8例;观察组43岁-79岁;男31例,女11例;发病时间1h-9h,平均(3.3±0.8)h;心功能II级21例,III级12例,IV级9例。数据组间(P>0.05),可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派车前往途中时刻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到现场后评估病情,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a.接到急诊电话后,需1min内安排好急救车辆,2min内组织相关的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与设备出诊;赶往患者所在位置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与家属保持联系,并询问患者大致情况,提醒家属保持冷静,切记不可随意搬运患者,指导家属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平躺,若患者佩戴义齿,立即取出,松开患者领口,并对头部进行冰敷,正确清理其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其呼吸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告诉患者或家属救护车预计到达的时间。b.到现场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其神志和瞳孔状态,监测血压,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病情做出评估,并将患者头部抬高20°;立即实施鼻导管吸氧,正常情况下吸氧量维持在2~8L/min,依据病情吸氧量,病情越重吸氧量越大,以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症状;对舌后坠者,使用舌钳拉直舌头,并进行固定;如果病情危重,立即进行降颅内压和吸痰等急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进行病情评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转入医院进行救治;建立1~2条静脉通路,用于补液,确保输液可正常进行,不可重复进行加压输液,以免发生空气栓塞;发生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插管,连接呼吸机给予吸氧,确保其血氧水平处于正常状态;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和镇静措施。c.在送患者入医院救治过程中,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和沟通,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医生说明,为医生救治准备工作提供依据,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依据其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对应的抢救方式持续救治;及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以免患者因为情绪波动过大而使病情加重。d.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与接诊医护人员进行全面交接,对其病情变化与采取的救治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确保院前与院内救治之间的连续性。
1.3观察指标
(1)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2)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3)院前转运不良事件情况。
1.4满意度评价标准
满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80分为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患者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1.5数据处理方法
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n表示,进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
两组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5.2%(4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13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1%(34例),两组比较,χ2=4.38,P<0.05。
2.3院前转运不良事件情况
观察组1例(2.4%)院前转运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6例(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急救人员在接听紧急电话期间,简单了解患者病情,明确具体位置,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并获取家属的联系方案,在出车后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缩短出诊时间。护理人员在出诊期间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抢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情况,能够减少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患者已死亡的情况。同时,在出诊期间与家属联系,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与病情。在到达事故地点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快速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检查,给予心电图监测,从而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在确定患者病情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予吸氧治疗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血氧饱和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弱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张,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尽快恢复机体平衡,从而阻止病情恶化。在救治期间安抚意识清醒的患者,能够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院前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和救治时间,使患者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木尼热·阿不力孜,苏红,再努然·沙力.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7):86-87.
[2]陈绪琼,刘叶青,李娜.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57-158.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48岁-76岁;男29例,女13例;发病时间1h-8h,平均(3.1±0.5)h;心功能II级19例,III级15例,IV级8例;观察组43岁-79岁;男31例,女11例;发病时间1h-9h,平均(3.3±0.8)h;心功能II级21例,III级12例,IV级9例。数据组间(P>0.05),可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派车前往途中时刻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到现场后评估病情,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a.接到急诊电话后,需1min内安排好急救车辆,2min内组织相关的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与设备出诊;赶往患者所在位置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与家属保持联系,并询问患者大致情况,提醒家属保持冷静,切记不可随意搬运患者,指导家属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平躺,若患者佩戴义齿,立即取出,松开患者领口,并对头部进行冰敷,正确清理其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其呼吸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告诉患者或家属救护车预计到达的时间。b.到现场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其神志和瞳孔状态,监测血压,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病情做出评估,并将患者头部抬高20°;立即实施鼻导管吸氧,正常情况下吸氧量维持在2~8L/min,依据病情吸氧量,病情越重吸氧量越大,以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症状;对舌后坠者,使用舌钳拉直舌头,并进行固定;如果病情危重,立即进行降颅内压和吸痰等急救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并进行病情评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转入医院进行救治;建立1~2条静脉通路,用于补液,确保输液可正常进行,不可重复进行加压输液,以免发生空气栓塞;发生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插管,连接呼吸机给予吸氧,确保其血氧水平处于正常状态;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和镇静措施。c.在送患者入医院救治过程中,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和沟通,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医生说明,为医生救治准备工作提供依据,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依据其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对应的抢救方式持续救治;及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以免患者因为情绪波动过大而使病情加重。d.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与接诊医护人员进行全面交接,对其病情变化与采取的救治措施进行详细说明,确保院前与院内救治之间的连续性。
1.3观察指标
(1)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2)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3)院前转运不良事件情况。
1.4满意度评价标准
满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80分为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患者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1.5数据处理方法
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n表示,进行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
两组院前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2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5.2%(4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13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1%(34例),两组比较,χ2=4.38,P<0.05。
2.3院前转运不良事件情况
观察组1例(2.4%)院前转运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6例(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指出,急救人员在接听紧急电话期间,简单了解患者病情,明确具体位置,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并获取家属的联系方案,在出车后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缩短出诊时间。护理人员在出诊期间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抢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情况,能够减少救护车到事故现场患者已死亡的情况。同时,在出诊期间与家属联系,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与病情。在到达事故地点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快速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检查,给予心电图监测,从而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在确定患者病情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予吸氧治疗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血氧饱和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弱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张,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尽快恢复机体平衡,从而阻止病情恶化。在救治期间安抚意识清醒的患者,能够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可以减少院前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转运时间和救治时间,使患者对院前救治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木尼热·阿不力孜,苏红,再努然·沙力.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7):86-87.
[2]陈绪琼,刘叶青,李娜.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