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雕塑手法在喜马拉雅艺术中的传承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古印度西北部),紧邻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早在公元前3世纪,喀什米尔河谷一带已成为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0-前185年)的一部分,佛教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期(约前269-前232年)传人了大喀什米尔山区。在喀什米尔佛教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该地区曾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其中包括犍陀罗、斯瓦特河谷、兴都库什和当时印度北部相邻的一些地区正在流行的艺术风格(喜马偕尔邦、旁遮普邦和北方邦)。
  传世的喀什米尔造像融入了古希腊、波斯、中亚及印度本土等多种文化艺术风格,主要承袭了具有古希腊雕刻手法的犍陀罗艺术(约公元2世纪中叶-5世纪中叶)和后犍陀罗艺术(约公元5-7世纪)。古希腊艺术主要为宗教服务,雕像大多取材于神话,以神为题,再通过人像表现出来。其雕刻艺术尽展人体艺术之美,尤为注重对人体关节、肌肉和服饰的纹理细节的刻划,对欧亚宗教文化艺术和佛教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犍陀罗艺术正是希腊北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在征服希腊之后继续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地区时所带来的希腊文化与东方(中亚和印度次大陆)文化融合的成果,是在融合了西北印度多种文化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带有古希腊美术成分的新艺术风格(印度-希腊风格)。其内容主要是宫殿寺庙建筑、佛像雕刻及绘画。这种艺术风格在当时曾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我国新疆,并传至中原,对我国北魏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1世纪,定居在中国西北部河西走廊一带的月氏人南下攻克了印度西北部,建立了贵霜王朝(约60-375年),定都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国力强盛,在文化发展方面融合了古印度、波斯及希腊文化,统治者效仿阿育王推崇佛教。由于信徒对偶像崇拜的需要以及大乘佛教影响的普及,菩萨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已被创作出来,犍陀罗艺术成为主要表现佛教题材的工具。由于这种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佛像从鼻梁、眼窝、嘴唇到下巴均带有欧洲人的某些特征,衣纹也近似希腊雕塑。唯一的不同表现在佛像的精神内质上,面颜慈润,双目微闭,神态祥和。由此可见,犍陀罗艺术初期阶段中的佛造像作品与印度本土传统造像有着显著的区别,为后世佛教造像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印度地区佛教艺术中的秣菟罗(Mathura,又译马土腊或马图拉)艺术出现在纯印度式的佛像创作之中。典型的犍陀罗式佛像通常表情肃穆,鼻梁高直,双目深陷,嘴唇较厚;袈裟肥大,给人厚重的织物感,衣纹自然流畅,具有古希腊艺术的古典之美。而秣菟罗式佛像通常面庞圆满,嘴角带笑,袈裟轻薄贴体,躯体曲线毕露,胸肌挺拔,给人一种身体十分壮实的感觉,流露出印度本土的风格。两大艺术流派在同时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地相互影响,为西北印度喀什米尔及斯瓦特所形成的两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
  从历史上看,贵霜帝国在公元3世纪后已逐渐衰落。至公元5世纪末,位于西北印度西部的萨珊王朝和北部的哒人入侵,贵霜政权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哒人对犍陀罗和喀什米尔地区的佛教寺庙、佛塔及佛像进行了无情破坏,僧人纷纷逃亡,佛教面临绝境,犍陀罗艺术因此而受到了沉重打击。公元5~7世纪期间,犍陀罗艺术影响的发展区域主要以喀什米尔和斯瓦特等地区为中心,这一时期被称为后犍陀罗艺术,同时也是喀什米尔艺术风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在中世纪印度黄金时代的笈多王朝统治时期内(约320-550年),大乘佛教与印度教同时盛行,传播广泛,大乘佛教的菩萨像数量开始激增。总体上看,笈多风格是在继承了秣菟罗艺术并吸收了犍陀罗艺术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凭借笈多王朝强大的国力开始影响到喀什米尔、斯瓦特及其他周边地区。约从6世纪开始,即后犍陀罗艺术的后期,喀什米尔和斯瓦特地区的艺术创作各自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自身的艺术风格形成并趋向成熟。
  公元6-13世纪是喀什米尔佛像艺术的创作时期,丰富的金属矿藏和发达的金属冶炼技术为制作佛像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该地区一般采用质地莹润的黄铜整体铸造佛像,特别是公元7-12世纪之间所制作的佛像被誉为是最好的艺术品。这尊早期的提篮观音像双足站立,重心落于左侧,腰部略收,姿态优雅;头戴犍陀罗式扇形发髻冠,冠沿饰由粗壮的颗粒构成的联珠纹,垂下的发辫也与犍陀罗样式相似;面相已具有当地人的特征,脸颊丰盈,修眉长目,鼻梁圆好;眼睛嵌银,瞳孔居中,嘴唇丰满,镶嵌红铜,神态生动而典雅。镶嵌工艺作为喀什米尔佛像艺术的特色之一,喜用贵金属增添佛像的神韵和感染力,此后这种工艺多被用于西藏古格和拉达克造像之中,带动了西藏佛教艺术的复兴与发展。喀什米尔艺术家通常会对佛像进行细致的抛光处理,像身表面不鎏金,光润圆滑无棱角,呈现出亮丽的色泽。菩萨身着通肩式垂领袈裟,波浪式条纹时隐时现,显得十分自然,带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遗风。衣褶仅表现在衣缘处,继承了笈多造像艺术手法,将丰腴的躯体轮廓展现得十分清晰。整体铸造工艺带有明显的写实主义色彩,应是当地人真实的特征写照,不仅服饰简朴,而且也没有刻意突出手臂和大腿等部位的肌肉线条。整体装饰风格简洁朴素,反而衬托出造像的高雅气质,所运用的工艺手法极为娴熟细腻。这是喀什米尔艺术家曾一直追求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了早期喀什米尔造像的艺术特征。观音作为佛教造像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在雕刻、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中有着繁多的艺术形象,但在目前发现的同类题材造像中,这种造型极为少见。
  近年来,随着高古佛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地被挖掘,收藏家们已经认识到佛教造像的出现不仅是东方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与西方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特别是认识到以希腊、罗马式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佛教题材作品的珍贵性。它们的存世,无疑显示出古印度佛教艺术受希腊影响后的新发展。在古代历史上,喀什米尔凭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东方和西方,特别是为中国与印巴次大陆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地区不断吸收这些地方的文化,并将它们熔为一炉。喀什米尔艺术风格作为后犍陀罗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作品饱含了佛教造像庄严的精神内核,追求最美、最和谐的人物形体比例,已被国际学术界、艺术界和收藏界认为是喜马拉雅艺术中的瑰宝。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有民族精神的乐器之一。  根据《史记》所记载的史前传说,舜以五弦歌南风,说明用五弦为歌唱伴奏的古琴产生于原始社会。琴装五弦是古琴第一次发展的明证,后来武王诛纣之后建立周朝,古琴由五弦之琴发展为七弦琴,从此七弦琴作为各音皆备的弦乐器,屹立在东方音乐之林。  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把“樂”字写成以丝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说明早在甲骨文之前就产生了琴。从
期刊
南京市博物馆“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展厅一角,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明代古琴。此琴为仲尼式,纵119厘米,横20厘米,高9.5厘米,由形状狭长的一块桐木面板和一块梓木底板胶合而成,工艺精良,胶合致密。琴面髹黑漆,漆色雅致,弧度平正。琴背漆面密布蛇腹断纹,龙池凤沼皆为圆形。金徽玉足,望之有良琴之象。7个琴轸为青白玉,雁足则以碧玉琢制而成。龙池上方刻有铭文“漱石寒泉”四字,意喻琴声如清冽的泉水在石头上来回
期刊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古琴共计19张,分别来自于1949年至1962年,均为传世实用琴。其来源大致有三种,即单位移交、私人捐赠、收集或收购等。造型基本囊括了古琴的主要样式,涉及仲尼式、神农式、中和琴式、落霞式、连珠式等,以仲尼式居多。漆面有栗色、黑色、黑间红色、朱色、红色等,以黑色为主。其呈色有原色,也有后髹及局部髹漆等。漆灰呈现各异,有八宝灰、珍珠母鹿角灰、瓦灰加鹿角灰等。断纹多为蛇腹断、牛毛断,也有
期刊
古琴,又称七弦琴,从考古资料和古文献考察,古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琴在古代被通称为琴,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它就是文人手中赋诗弦歌的重要工具。不仅如此,琴还被赋予了浓厚的社会政治功能,如禁心、载道、宣德等等。长期以来,琴位列文人四大雅好“琴、棋、书、画”之首,与文人共命运,同生存,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现象几乎贯穿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  由于古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很突出的地位,历代对古琴、
期刊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蕴涵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文人精神,亦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情山水的珍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其《琴赋》中写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陈宏天、赵福海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991页)以此可见古琴是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至高表现。琴音古朴优雅,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
期刊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痴庵道人等。王铎一生之行举,可谓言人人殊,毁誉参半。然其书名与诗名却誉满天下,被世人珍若拱璧。明末清初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政局多变,思潮涌动,使文化艺术显现出特定的时代特点。以王铎为代表的一批书家,一反明代以来形成的柔弱时习,掀起了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狂潮,为书坛带来了锐意求变的革新之风。烟台市博物馆所
期刊
高凤翰在诗词、书法、绘画治印治砚收藏等多个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当然,研究高凤翰的学者专家不胜枚举,发布的文章不计其数,既有资料详实的长篇大论,也有妙笔生花的即兴之作。但是,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更喜欢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一些鉴定方法,我在查阅济南市博物馆藏高凤翰作品资料时,发现了两幅《素袜凌波图》,几乎一模一样。我想将这两幅孪生作品进行排列对比总结,从中发现高凤翰绘画的特点,以及真伪作品的区别。
期刊
玻西瓦尔·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1892-1964年)曾被哈瑞·戛纳爵士(Sir Harry Mason Gamer)赞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的确,他终其一生与中国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他承袭了中国文人鉴赏家的传统,不仅仅只是欣赏藏品本身,也考证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承递藏过程,不但多
期刊
斫制精良、用材讲究的新琴,当然也可以达到艺术品的级别,自然也可以列入收藏的范围。书画的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超越古代书画作品。书画的收藏因此也有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划分。  然而,新琴、老琴的收藏却不是这样。老琴因材质老旧、长期弹奏等原因,其音韵具备新琴所没有的品质,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老琴味”。新斫琴使用真正的老材,当然也可以追摹这种“老琴味”,有些新琴也相当成功。以我个人看法,这仍然与书
期刊
2010年4月,笔者受英国东方陶瓷学会邀请前往伦敦讲学,期间逗留了一个多月,有幸参观了一系列公私收藏。伦敦作为中国瓷器收藏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学术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我仰慕已久的大维德基金会瓷器收藏。2007年大维德基金会停止运行后,2009年4月,经基金会董事会与大英博物馆协商,大英博物馆提供专门展厅,大维德收藏将在大英博物馆永久借展。大英博物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