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地位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精神而设置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承上”,就是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启下”,就是为小学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基础。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的街接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都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按照教育部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品德与生活》课程,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和课程实施等方面,主动地与幼儿园课程进行衔接。
  1、课程目标方面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使之“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这一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要实现课程目标的衔接,必须重视学生在前期学习已经取得的成果,确认其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本课程的目标,既从“情感与态度”层面加以提升,又注意从“行为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层面上加以扩展。
  2、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而《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涉及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领域,与幼儿园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相重叠,《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具体要与幼儿园课程的“健康”“社会”“科学”领域的内容相衔接,以保持其教育的连续性;同时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幼儿园学过的内容为起点,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框架内进一步延伸、扩展、提高,以实现教育的递进和跃升,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3、课程形态方面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是综合课程,主要是让幼儿在参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对事物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类型前面已作介绍。两者均为综合课程,课程形态相同,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
  4、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衔接。
  无论是幼儿园课程,还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其实施方式均为活动型,寓教育于活动中,据此,要做好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衔接。 《品德与生活》一方面要注意借鉴幼儿园教育的经验,诸如活动设计要注意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注意选择对孩子具有魅力的活动形式,如教学游戏、角色表演、欣赏等等;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活动空间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进行创新。
  
  (二)《品德与生活》与中高年级段相关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关系。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互对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启蒙,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深化。兩者同类同源,犹如“亲兄弟”。 《品德与生活》在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勇于探究的素养以及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等方面,将为学生后继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奠定基础。
  2、本课程与"科学"课程的关系。
  小学“科学”在3-6年级开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课程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儿童的科学素质方面与"科学"课程相衔接。科学素养的形成是 长期的。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孕育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勤于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将会对以后学习"科学"课程,深化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所持课程理念相近或相同:即注重探究学习,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据此,学好《品德与生活》课程,将从课程意识、增强感受和体验生活的悟性以及提高探究 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后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现行语文课型中存着一些弊病,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这些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意识日程。本文就现行语文课的弊端、语文课型的种类、语文课型的转换的依据,提出个人的见解,为我国的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语文课; 转换; 改革    我们正处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爆炸的时代,从战略的眼光,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肩负起追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  随着形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把电、光 、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广播、录音,强化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播、录音是借助电声、音响来传输教学信息的方式。在语文教学的朗读能力训练中,
期刊
一、要科学地分组分工     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
期刊
一、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学校体育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关注高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课标  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期刊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到了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一堂课的教学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订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
期刊
小学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是倡导以人为本、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参与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变序性的教学活动,使之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得以综合发展。下面就来谈谈小学思品课的活动教学的精髓和特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如何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就要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因而,社会就期望学校能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新人;期望学校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作为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教师,要适应这一变革,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呢?笔者认为:新型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品德
期刊
一、改革的做法     (一)明确要求, 循序渐进   在实验中,首先确定每个年级段在口语、写话、作文三方面的训练内容与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整 体训练,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1、口语训练。   (1)口头回答问题,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回答问题,说清楚、不重复。随着年级段的 升高,提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提问到连续提问。   (2)口头造句。低段可仿照课文例句口
期刊
一、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尊重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恐慌心理。古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