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社会建设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五个统筹”,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六个能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认真落到实处。
   [关键词] 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07-0013-02
  
  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战略任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和品质,体现了我们党正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和智慧。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指导。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结合真理标准大讨论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认识越来越深化,实践越来越自觉。现在,我们应当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在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同时,深入研究、自觉把握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像重视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一样,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把它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同对产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特别是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和拉美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道路、发展结果的研究结合起来。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五个统筹”。“五个统筹”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了社会和谐的要求。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统一的高度,把“五个统筹”体现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特别是要进一步统筹好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科学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个重大战略,是新世纪我们党在协调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问题上必须坚持的一个重大战略方针。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正确方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以城乡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更加注重兼顾,即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我们党只有不断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才能有力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六个能力”,即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尤其要加强三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二是要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三是要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以利于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我们党很早就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是现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比我们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错综复杂得多了。人民内部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待遇、就业再就业等。因此,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认真落到实处。一是积极扩大就业。二是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四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上述四个着力点,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焦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力求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一是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三是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责任编辑柳波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率先发展; 改革开放;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 D6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3-0047-02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八次党代会对太原提出的“太原市要强化省会意识,实现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期刊
[摘要] 本文全面总结了河北省大城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与实践,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实践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3-0043-0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决策。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期刊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地区经济;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F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0-0038-04    2003年9月16日,是中国铁路运输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在铁道部及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及各有关铁路局的协调和努力下,呼和浩特开往广州的奶制品集装箱五定班列——中铁集装箱1号正式开通。至2004年1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五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3-0045-02    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共浙江省委,于2005年10月21日—22日在杭州联合召开“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中央党校校领导、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中央党校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
期刊
[摘要] 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是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探讨了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应当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党的先进性建设;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3-0008-02    这次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建立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这是确保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 三个代表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4-0041-0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融合和创新。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创新的时代意义、创新的根本要求、创新的基本架构、创新的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的当代内涵,旨在使人们树立起科学的创新观。  [关键词] 创新; 客观性; 价值  [中图分类号] C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3-0024-0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在当代如何科学而正确地理解创新的内涵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期刊
[摘要] 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和升级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途径;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1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13-0035-02    目前,我国共有400多个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
期刊
由李毅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回顾与前瞻: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与先进文化的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以下简称《回顾与前瞻》),对于正确认识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鸦片战争起,中华民族在抗争中逐渐地认识到,欲求国家繁荣富强,必以实现现代化为前提。在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应运而生。进入20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融资结构扭曲、直接融资体系结构失调三大问题,探讨了加快金融体系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07-002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