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战场,这个战场的胜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它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了,语文教学就能走出困境,还能推动语文教学其他侧面的改革,新时期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令人喜悦的成果。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的弊端。
其一是教学中主体客体颠倒,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情感和智慧主动投入,积极自觉地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领悟。语文教师的任务则是启发、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但是,讲析法却让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
其二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只会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缺乏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无数的实践中,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中培养起来的,脱离实践,决不能培养能力。
其三是无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倘若今天语文书上的课文依靠老师讲解了学生才能读懂,那么明天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怎样去读懂书报文件资料呢?所以要在中学时代,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有了语文自学能力,一辈子受益,功德无量啊!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该代之以新型的、科学的讨论训练法。
所谓讨论训练法,就是教师尽可能少地讲析,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思考、讨论、做练习。讨论训练法与讲析法相比,具有三大优点:
其一,讨论训练法理顺了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客体关系,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处于引导作用的“客卿”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过去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就会自觉的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情感投入,兴趣日浓,课堂气氛就会生动、活泼、热烈、有趣,语文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其二,讨论训练法给学生在课堂上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在成功或失败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这样,学生不但应试能力强,而且实际能力强,达到高分高能的理想境界。
其三,讨论训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每学一篇课文,学生都要靠自己思考,分析课文,理解、领会课文的精微之处,而教师只做适当地点拨、引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会提高,达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讨论训练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实施这种课堂教法呢?
第一,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讨论题目和练习题。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同样是鲁迅小说,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社戏》应以“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中心思想”为教学目标,《一件小事》应以“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为教学目标,《孔乙己》应以“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为教学目标。
第二,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讨论训练题。题目的内容要具体明白,程度要难易适中。空泛玄虚,难度太高的题目会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譬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后半部分时,如果教师要学生回答“鲁迅当年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学生无法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只能从注释中找,这样对理解课文毫无补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为什么要强调“偏有中国人在里面”“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强调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学生也就理解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那么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就容易理解了。另一方面,题目也不能太方便太容易,如果课堂上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提问,那么课堂气氛再热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感情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创设情境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模仿课文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指导学生表演根据课文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都能引起不同意见辩论。如《愚公移山》分角色扮演愚公、智叟表演,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人物的性格,理解了文章的深刻含义。
第四,适当点拨,引而“不发”讨论训练法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常常会在讨论和练习中遇到“拦路虎”,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的思维拨正方向,开拓思路。但点拨不是“揭示谜底”,而是点而不“答”,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探胜”的余地。经点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第五,解放思想,不怕课堂里“闹烘烘”。课堂里闹烘烘是传统教学法最犯忌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认真记,除老师讲课声,只有沙沙记录声,这是过去语文教师追求的最佳状态。但讨论训练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时力求闹烘烘,闹烘烘正说明了学生已进入了角色,讨论已渐进入佳境,学生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正在激发出来,他们的语文能力正在闹烘烘的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中潜滋暗长着。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的弊端。
其一是教学中主体客体颠倒,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情感和智慧主动投入,积极自觉地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领悟。语文教师的任务则是启发、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但是,讲析法却让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
其二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只会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缺乏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无数的实践中,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中培养起来的,脱离实践,决不能培养能力。
其三是无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倘若今天语文书上的课文依靠老师讲解了学生才能读懂,那么明天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怎样去读懂书报文件资料呢?所以要在中学时代,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有了语文自学能力,一辈子受益,功德无量啊!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该代之以新型的、科学的讨论训练法。
所谓讨论训练法,就是教师尽可能少地讲析,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思考、讨论、做练习。讨论训练法与讲析法相比,具有三大优点:
其一,讨论训练法理顺了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客体关系,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处于引导作用的“客卿”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过去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就会自觉的去思考、去讨论、去练习,情感投入,兴趣日浓,课堂气氛就会生动、活泼、热烈、有趣,语文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其二,讨论训练法给学生在课堂上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在成功或失败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这样,学生不但应试能力强,而且实际能力强,达到高分高能的理想境界。
其三,讨论训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每学一篇课文,学生都要靠自己思考,分析课文,理解、领会课文的精微之处,而教师只做适当地点拨、引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会提高,达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讨论训练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实施这种课堂教法呢?
第一,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设计讨论题目和练习题。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同样是鲁迅小说,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社戏》应以“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中心思想”为教学目标,《一件小事》应以“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为教学目标,《孔乙己》应以“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为教学目标。
第二,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讨论训练题。题目的内容要具体明白,程度要难易适中。空泛玄虚,难度太高的题目会使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譬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后半部分时,如果教师要学生回答“鲁迅当年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学生无法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只能从注释中找,这样对理解课文毫无补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为什么要强调“偏有中国人在里面”“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强调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学生也就理解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那么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就容易理解了。另一方面,题目也不能太方便太容易,如果课堂上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提问,那么课堂气氛再热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感情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创设情境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模仿课文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指导学生表演根据课文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都能引起不同意见辩论。如《愚公移山》分角色扮演愚公、智叟表演,学生在笑声中认识了人物的性格,理解了文章的深刻含义。
第四,适当点拨,引而“不发”讨论训练法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常常会在讨论和练习中遇到“拦路虎”,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的思维拨正方向,开拓思路。但点拨不是“揭示谜底”,而是点而不“答”,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探胜”的余地。经点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第五,解放思想,不怕课堂里“闹烘烘”。课堂里闹烘烘是传统教学法最犯忌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认真记,除老师讲课声,只有沙沙记录声,这是过去语文教师追求的最佳状态。但讨论训练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时力求闹烘烘,闹烘烘正说明了学生已进入了角色,讨论已渐进入佳境,学生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正在激发出来,他们的语文能力正在闹烘烘的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中潜滋暗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