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总结管理学理论一百多年的发展,可以把握其发展脉络。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急剧变化的新时期,管理学理论发展面临着新问题。我们需要紧密结合企业和社会实践,在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学理论创新。
关键词:管理学 理论 发展
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综述
管理学理论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通过研究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他首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运用中,该理论比较强调“理性”工作方法而缺少人性的考虑,因此导致工人抵触情绪加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深。在这种情形下,行为科学理论便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
3、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控制论、系统论、统计学、信息论、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当时各类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出现多个管理学派,也称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形势急剧变换,企业环境的不安定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企业经营成败压力急剧增大。因此,理论界和企业界将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战略管理,并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的“战略热潮”,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二、 现阶段管理学理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1、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快速变换
现在,组织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管理学的理论也必须适应和应对这种变换,才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当代组织内部运行方式由分工走向综合
上个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要重返综合,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来面对这种新挑战。
3、组织的资源由传统要素为主转向以新要素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上个世纪的发展。但在新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配置模式必须变革。管理学研究也将面临新的难题。
4、组织成员由经济人向自我实现人转变
在物质还不丰富而又在逐步走向充足的 20世纪里,社会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比较充裕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以上矛盾也都是管理学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三、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
1、管理学研究关注内容的变化
通过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早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解决组织内部问题。行为科学理论关注重心也还是从组织内部的“物” 要素向“人”要素转变。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理论关注的内容,从协调组织内部要素到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转变。
到了现阶段,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持久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创造力的迸发和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的开掘,在于组织内部有效形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机制。因而,管理学关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内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管理學研究方法的转变
科学管理理论是把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引入企业管理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牵涉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心理因素难以精确度量,这种线性因果决定论模式在实践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为开始发端,迄今仍在不断扩展的一个横断学科群。它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和混沌学等新的系统科学分支,已为探索复杂系统的突变、协同、涨落和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成为管理科学进行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管理要素研究的转变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谁就能最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后在竞争中抢占先机。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围绕新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至为关键,而这些管理要素也必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谭力文.企业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办企业,1999(8).
[2]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 2005(2).
[3]井永法.基于管理学理论的认识和思考[J].当代经济, 2008(9).
[4]陈小先.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 2010(5).
[5]李锋、朱燕空.关于管理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J].商业时代.2011(11).
[6]张钢.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管理学 理论 发展
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综述
管理学理论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通过研究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他首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运用中,该理论比较强调“理性”工作方法而缺少人性的考虑,因此导致工人抵触情绪加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深。在这种情形下,行为科学理论便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
3、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控制论、系统论、统计学、信息论、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当时各类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出现多个管理学派,也称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形势急剧变换,企业环境的不安定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企业经营成败压力急剧增大。因此,理论界和企业界将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战略管理,并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的“战略热潮”,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二、 现阶段管理学理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1、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快速变换
现在,组织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变化速度愈来愈快,一些巨大的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乃至消亡。新世纪使得一些肩负组织重托的人不得不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担心,21世纪中只有具有学习能力和超然思维的有机体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管理学的理论也必须适应和应对这种变换,才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当代组织内部运行方式由分工走向综合
上个世纪是专业化分工大发展的世纪,人类从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20世纪的文明可以说是专业化分工的文明。然而分工愈深愈细愈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21世纪可能要重返综合,人类或许可从综合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或许能在综合中获得新生,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来面对这种新挑战。
3、组织的资源由传统要素为主转向以新要素为主
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上个世纪的发展。但在新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这一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的配置模式必须变革。管理学研究也将面临新的难题。
4、组织成员由经济人向自我实现人转变
在物质还不丰富而又在逐步走向充足的 20世纪里,社会大众迫于生计更多地像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学家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体系。然而在物质比较充裕后,人们也许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要重构,以上矛盾也都是管理学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三、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
1、管理学研究关注内容的变化
通过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早期的管理理论主要关注解决组织内部问题。行为科学理论关注重心也还是从组织内部的“物” 要素向“人”要素转变。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理论关注的内容,从协调组织内部要素到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转变。
到了现阶段,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持久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创造力的迸发和企业组织创新能力的开掘,在于组织内部有效形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机制。因而,管理学关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内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管理學研究方法的转变
科学管理理论是把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引入企业管理的产物。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牵涉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心理因素难以精确度量,这种线性因果决定论模式在实践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为开始发端,迄今仍在不断扩展的一个横断学科群。它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和混沌学等新的系统科学分支,已为探索复杂系统的突变、协同、涨落和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成为管理科学进行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
3、管理要素研究的转变
通过管理学理论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变化导致管理要素重要程度变化,导致管理理论的演进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知识、信息、时间、人才等要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围绕着这些要素的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趋势。如信息管理、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等。另外管理使命不再是提高效率,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竞争并不简单的是各个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谁就能最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最先抢占市场,谁就能最后在竞争中抢占先机。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围绕新组织形式的信息管理、战略管理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至为关键,而这些管理要素也必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谭力文.企业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办企业,1999(8).
[2]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 2005(2).
[3]井永法.基于管理学理论的认识和思考[J].当代经济, 2008(9).
[4]陈小先.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 2010(5).
[5]李锋、朱燕空.关于管理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J].商业时代.2011(11).
[6]张钢.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