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构建了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一是根植校本实际,系统研发系列“农味”课程,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加强高素质辅导教师队伍建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提供课程实施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学校由此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三农”;“农味”课程;农村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12-0015-04
“如何办好农村高中?”“农村高中如何为‘三农’服务?”“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问题是困扰当前大部分中国农村高中的现实问题。坐落于黄河古渡口旁的山西省首批重点高中—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以下简称“风陵渡中学”),几十年来秉承“植根乡土,服务农村”的办学理念,坚守“面向农村,服务经济,面向全体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定位,持续研究和探索,并通过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创新,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坚守办学传统,几十载薪火相传为“三农”
风陵渡中学建校于1958年,地处黄河自北向东大拐弯、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风陵渡古镇上。首任校长谢永义面对当时学校一无所有、困难重重的办学条件,也基于学校是农村学校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植根乡土,服务农村”的办学理念。几十年来,全校师生本着自己动手、白手起家的朴素想法,紧密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持续推进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适应农业改革需要,开展“农科小组”活动,育种育人双丰收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广大农村推行,农村开始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种田技术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考虑到当地学生毕业后多数要回村务农,需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的现实,风陵渡中学担负起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自此至1995年的这一时期,学校服务“三农”的农科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写乡土教材,开设劳动技术课;以农业科技课外活动小组为龙头,以校办农场为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其列入学校总课表,并规定课时。学校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育人育种的双丰收:一方面,既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有觉悟、有创造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也将一批优秀学生送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学校校办农场培育出3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繁育种子产量达100多万公斤,并推广至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种植。1983年,山西省召开了推广落实完成“双重任务”(既为高校输送英才,又为当地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先进经验的“全省教育改革风陵渡中学现场会”,时任省委书记李立功及副省长张维庆亲自参加了会议,以体现对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视和表彰。
2. 第二阶段: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农科实验与劳技教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风陵渡中学附近乡镇由原来的单纯种植粮棉转为经营多种农业。为此,学校也将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发出“经济作物栽培与管理”“家畜家禽养殖”等校本课程。学校因此于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改革样本校”,又于1998年12月被教育部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3. 第三阶段:服务新农村建设,构建普职融通的特色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风陵渡中学在总结“两省一市”(山西省、江西省、天津市)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将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农科实验、劳技教育、音体美特长培训等人文类、活动类、劳技类课程整合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构成了具有“普职融通、特长培养、教科研生产相结合”特色的立体化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014年9月,学校的教改成果《在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期探索与实践》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长安宏斌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二、注重发展创新,构建立体化“农味”十足课程体系
1. 基于校本实际,系统研发系列“农味”课程
风陵渡中学的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包含“模块学习”和“主题活动”两种模式(如图1)。这两种模式的内容交叉融合、相辅相成,贯串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了价值观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等多方面内容,以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体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学生可根据知识构建的不同阶段与重点,自主选择参加相应学习模块或主题活动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
(1)借助“三爱”教育、“寻根”之旅,培养学生乡土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培植对家乡的热爱,学校借助“三爱教育”(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三农”问题调查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乡土观、升学观和就业观。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农耕文明,学校还于2012年开始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收集农耕文明实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搜集当地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用具、用品,从而培育学生浓厚的乡土情怀。
(2)开展劳技课及学科渗透拓展,传授学生农业科技知识
学校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并伴随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时调整课程及教学内容,分阶段设定课程教学重点,如高一年级重点开设“果树栽培”“农作物育种”等课程,高二年级重点开设“果树管理与贮藏”“农业机械”等课程,高三年级重点学习多种经营知识,开设“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家常面食制作”等课程。学校同时成立劳技教研组,负责组织编写劳技教材,并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课程教学工作。此外,學校还通过学科渗透与拓展的方式,将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例如:在数学课上增添了数理统计的内容,以便计算比较土壤肥力等;在化学课上增添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和土壤分析的内容;在生物课上增添了小麦遗传育种、果树嫁接等内容;在物理课上增添了农用水泵的使用及故障排除、电工技术等内容。 (3)通过科研与竞赛带动,提升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风陵渡中学就逐步扩大完善了校办小农场,开展了以品种繁育为中心任务的农科实验活动,并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黄淮流域小麦区域试验等45项科研任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为科研单位提供了丰富的科研数据。此外,学校还通过课题研究实训、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方式,带领学生连续多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等活动,并在各种赛事中获奖上百次。学校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将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的事迹向每届新生进行介绍,通过榜样带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密织农科成果推广网络,强化学生反哺乡邻责任感
学校经常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由农技教师和各兴趣小组中的优秀学生组成科普知识宣传队,通过放录像、专业授课、实地指导等手段,给当地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校村户三联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介,成为当地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中心。所谓“校村户三联网”,就是学校通过建立完善历届返乡毕业生档案,并让其中担任村干部的学生定期返校联系沟通,和其所在的村镇及其中的农户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包含47个行政村和4100多个农户在内的立体联系网络,再通过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联网”,将农业科学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2. 落实科学管理,提供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1)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奖惩规则
为保证“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规定:学生每学年的劳动技术课不得少于108课时,每周要安排两节农业基础课和一次农场劳动实践课。1997年以来,学校又制定并实施了《风陵渡中学农科实验研究课程实施方案》《风陵渡中学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实施细则》等,在课程设置、课时、管理、教研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规定学生修不够服务“三农”综合实践学分,学校不为其颁发毕业证;学生若参加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同时成果获得校、市、省、国家级奖励,还可分别获得相应学分。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在工作中做到“三结合”,即研究方向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科研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2)建设高素质辅导教师队伍,提供人力保障
“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辅导教师。为此,学校在师资选拔、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一,明确辅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结合”原则,即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自学与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其二,建立挖掘培养辅导教师的四个途径:一是从本校教师中选拔有较高素质并热爱科技教育的教师作为骨干力量;二是从各学科教师中选拔部分人员担任兼职辅导员;三是聘请党政机关、企事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户等作为兼职科技辅导员;四是聘请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作为科技活动辅导员,定期不定期请他们到学校辅导学生活动。其三,学校明确规定,辅导员老师在工作量计算、工资待遇、表彰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与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3. 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提供课程实施的广阔空间
学校努力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为“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广阔空间和舞台。自上世纪70年代起,学校就建起25亩的小农场,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培育,并承担多类农业科学实验。上世纪90年代,学校又适应芮城县产业结构调整,建起花椒树林带、农科试验田、学农实验室,以及种植苹果、梨、桃等品种的果园等,形成了农科实践基地群。2004年迁入新校园后,学校又投资建立了通用技术教室、学科探究室、农科实验室。同时,学校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资源合作,并与附近四个乡镇20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辅导员研训社、农科创新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联动”的实践示范点,形成校内外有机联系、协作互动的基地资源网络。
三、彰显“向农”办学特色,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开展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中,风陵渡中学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并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1. 升学 就业预备教育,助力“每位学生都成功”
随着立体化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创设与完善,学校已逐步形成既有升学预备教育、又有就业预备教育的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高等院校输送了9000多名合格新生,并为当地培养了1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实用人才,较好地实现了“让每位学生都成功”的人才培养目标。
2. 立足“三农”开展教科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通过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学生“自立、自治、自学”的学风,增强了他们“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情感。同时,学校师生先后完成省级以上科研任务45项,培育出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40多个,探索研究出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栽培新技术20余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等。
3. 多元发展重引领,促动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在“关爱生命,注重实践,自主成长,多元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风陵渡中学的教师们都把能带好一门文化课、能开发并带好两门以上爱农课程作为工作目标。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在他们的带动影响下,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已有十余个国家级课题结题。
4. 服务农业实践,助推当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近年来,学校农科组面向全县推广的苹果幼树轻剪、花椒拉枝技术,被1800多人掌握应用,使全县10萬亩苹果和10万亩花椒每年可增收3000多万元;学校开展的“猪-沼-果(粮)-猪”养殖种植小试验,示范带动了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在返乡的学校毕业生中,有630多人担任了乡村科技干部,420多人成为各级科技带头人和当地致富能手,他们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当地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三农”;“农味”课程;农村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12-0015-04
“如何办好农村高中?”“农村高中如何为‘三农’服务?”“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问题是困扰当前大部分中国农村高中的现实问题。坐落于黄河古渡口旁的山西省首批重点高中—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以下简称“风陵渡中学”),几十年来秉承“植根乡土,服务农村”的办学理念,坚守“面向农村,服务经济,面向全体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定位,持续研究和探索,并通过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创新,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坚守办学传统,几十载薪火相传为“三农”
风陵渡中学建校于1958年,地处黄河自北向东大拐弯、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风陵渡古镇上。首任校长谢永义面对当时学校一无所有、困难重重的办学条件,也基于学校是农村学校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植根乡土,服务农村”的办学理念。几十年来,全校师生本着自己动手、白手起家的朴素想法,紧密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持续推进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适应农业改革需要,开展“农科小组”活动,育种育人双丰收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广大农村推行,农村开始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种田技术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考虑到当地学生毕业后多数要回村务农,需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的现实,风陵渡中学担负起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自此至1995年的这一时期,学校服务“三农”的农科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写乡土教材,开设劳动技术课;以农业科技课外活动小组为龙头,以校办农场为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其列入学校总课表,并规定课时。学校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育人育种的双丰收:一方面,既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有觉悟、有创造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也将一批优秀学生送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学校校办农场培育出3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繁育种子产量达100多万公斤,并推广至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种植。1983年,山西省召开了推广落实完成“双重任务”(既为高校输送英才,又为当地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先进经验的“全省教育改革风陵渡中学现场会”,时任省委书记李立功及副省长张维庆亲自参加了会议,以体现对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视和表彰。
2. 第二阶段: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农科实验与劳技教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风陵渡中学附近乡镇由原来的单纯种植粮棉转为经营多种农业。为此,学校也将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开发出“经济作物栽培与管理”“家畜家禽养殖”等校本课程。学校因此于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课程改革样本校”,又于1998年12月被教育部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3. 第三阶段:服务新农村建设,构建普职融通的特色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风陵渡中学在总结“两省一市”(山西省、江西省、天津市)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将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农科实验、劳技教育、音体美特长培训等人文类、活动类、劳技类课程整合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构成了具有“普职融通、特长培养、教科研生产相结合”特色的立体化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014年9月,学校的教改成果《在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期探索与实践》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长安宏斌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二、注重发展创新,构建立体化“农味”十足课程体系
1. 基于校本实际,系统研发系列“农味”课程
风陵渡中学的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包含“模块学习”和“主题活动”两种模式(如图1)。这两种模式的内容交叉融合、相辅相成,贯串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涵盖了价值观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等多方面内容,以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体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学生可根据知识构建的不同阶段与重点,自主选择参加相应学习模块或主题活动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
(1)借助“三爱”教育、“寻根”之旅,培养学生乡土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培植对家乡的热爱,学校借助“三爱教育”(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三农”问题调查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乡土观、升学观和就业观。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农耕文明,学校还于2012年开始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收集农耕文明实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搜集当地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用具、用品,从而培育学生浓厚的乡土情怀。
(2)开展劳技课及学科渗透拓展,传授学生农业科技知识
学校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并伴随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时调整课程及教学内容,分阶段设定课程教学重点,如高一年级重点开设“果树栽培”“农作物育种”等课程,高二年级重点开设“果树管理与贮藏”“农业机械”等课程,高三年级重点学习多种经营知识,开设“农副产品的贮藏与加工”“家常面食制作”等课程。学校同时成立劳技教研组,负责组织编写劳技教材,并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课程教学工作。此外,學校还通过学科渗透与拓展的方式,将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例如:在数学课上增添了数理统计的内容,以便计算比较土壤肥力等;在化学课上增添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方法和土壤分析的内容;在生物课上增添了小麦遗传育种、果树嫁接等内容;在物理课上增添了农用水泵的使用及故障排除、电工技术等内容。 (3)通过科研与竞赛带动,提升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风陵渡中学就逐步扩大完善了校办小农场,开展了以品种繁育为中心任务的农科实验活动,并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黄淮流域小麦区域试验等45项科研任务,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为科研单位提供了丰富的科研数据。此外,学校还通过课题研究实训、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方式,带领学生连续多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等活动,并在各种赛事中获奖上百次。学校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将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的事迹向每届新生进行介绍,通过榜样带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密织农科成果推广网络,强化学生反哺乡邻责任感
学校经常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由农技教师和各兴趣小组中的优秀学生组成科普知识宣传队,通过放录像、专业授课、实地指导等手段,给当地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校村户三联网”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介,成为当地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中心。所谓“校村户三联网”,就是学校通过建立完善历届返乡毕业生档案,并让其中担任村干部的学生定期返校联系沟通,和其所在的村镇及其中的农户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包含47个行政村和4100多个农户在内的立体联系网络,再通过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联网”,将农业科学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2. 落实科学管理,提供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1)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奖惩规则
为保证“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规定:学生每学年的劳动技术课不得少于108课时,每周要安排两节农业基础课和一次农场劳动实践课。1997年以来,学校又制定并实施了《风陵渡中学农科实验研究课程实施方案》《风陵渡中学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实施细则》等,在课程设置、课时、管理、教研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规定学生修不够服务“三农”综合实践学分,学校不为其颁发毕业证;学生若参加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同时成果获得校、市、省、国家级奖励,还可分别获得相应学分。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在工作中做到“三结合”,即研究方向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科研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2)建设高素质辅导教师队伍,提供人力保障
“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辅导教师。为此,学校在师资选拔、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一,明确辅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结合”原则,即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自学与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其二,建立挖掘培养辅导教师的四个途径:一是从本校教师中选拔有较高素质并热爱科技教育的教师作为骨干力量;二是从各学科教师中选拔部分人员担任兼职辅导员;三是聘请党政机关、企事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户等作为兼职科技辅导员;四是聘请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作为科技活动辅导员,定期不定期请他们到学校辅导学生活动。其三,学校明确规定,辅导员老师在工作量计算、工资待遇、表彰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与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3. 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提供课程实施的广阔空间
学校努力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为“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广阔空间和舞台。自上世纪70年代起,学校就建起25亩的小农场,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培育,并承担多类农业科学实验。上世纪90年代,学校又适应芮城县产业结构调整,建起花椒树林带、农科试验田、学农实验室,以及种植苹果、梨、桃等品种的果园等,形成了农科实践基地群。2004年迁入新校园后,学校又投资建立了通用技术教室、学科探究室、农科实验室。同时,学校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资源合作,并与附近四个乡镇20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辅导员研训社、农科创新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联动”的实践示范点,形成校内外有机联系、协作互动的基地资源网络。
三、彰显“向农”办学特色,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开展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中,风陵渡中学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并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1. 升学 就业预备教育,助力“每位学生都成功”
随着立体化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创设与完善,学校已逐步形成既有升学预备教育、又有就业预备教育的农村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建校5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高等院校输送了9000多名合格新生,并为当地培养了1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实用人才,较好地实现了“让每位学生都成功”的人才培养目标。
2. 立足“三农”开展教科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通过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学生“自立、自治、自学”的学风,增强了他们“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情感。同时,学校师生先后完成省级以上科研任务45项,培育出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40多个,探索研究出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栽培新技术20余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等。
3. 多元发展重引领,促动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在“关爱生命,注重实践,自主成长,多元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风陵渡中学的教师们都把能带好一门文化课、能开发并带好两门以上爱农课程作为工作目标。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在他们的带动影响下,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已有十余个国家级课题结题。
4. 服务农业实践,助推当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近年来,学校农科组面向全县推广的苹果幼树轻剪、花椒拉枝技术,被1800多人掌握应用,使全县10萬亩苹果和10万亩花椒每年可增收3000多万元;学校开展的“猪-沼-果(粮)-猪”养殖种植小试验,示范带动了当地循环农业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在返乡的学校毕业生中,有630多人担任了乡村科技干部,420多人成为各级科技带头人和当地致富能手,他们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当地城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