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中将在简要介绍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侧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发;平面设计;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融合的产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深入解读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引领下,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在对各种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同伴、老师产生思维碰撞,扩大知识点的外延范围,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弄清定义、规律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创新思维与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与升华,建立起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
一、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简要介绍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侧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进行知识探究
在屏幕设计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要缩短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感。一般而言,就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尝试创设如下几类情境:
一是开放式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新思路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如,在教学与广告创意相关的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设计出一百种牙刷的使用方法。
二是递进式问题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实际能力,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遵循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原则,将复杂、抽象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浅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图像模式,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准备各种模式的图像效果圈片,与具体生活实例建立起联系,分层进行分析。
三是具有争论意义的问题情境。要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向他们抛出具有争论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争论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换思想,从他人的发言中提炼出有價值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有效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如,要想做出同样的图片效果,会有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讨论一下哪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强。
(二)合理运用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大进”为最终归宿,要想达到“大进”的目的,就要有“大疑”。这里所说的“大疑”,就是指先对知识产生质疑,再逐渐领悟知识的价值与内涵。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只有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的思维,才会有动力,才能进入“善疑”的境界。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思索与分析,经历由无疑到有疑、由小疑到大疑的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他人的观念提出质疑,从而对问题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各个小组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思路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组织汇报与交流,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能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意识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注重点拨、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学生分组交流、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己视作局外人、旁观者,而要扮演指导员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固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不盲从他人的观念,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面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对比与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及时总结经验,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四)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拓宽思路、点燃创新热情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多个视角审计问题,将静态知识转化为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每一次独立思考问题,都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积极想象、善于变通,使他们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摆脱常识性知识的桎梏,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信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提出合理性猜想,以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满解决了问题,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要“乘胜追击”,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拓宽思路、点燃创新热情。
(五)注重阶段性总结反思,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做好铺垫
阶段性总结反思,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又能客观公正地意识到存在哪些不足,积极进行调整,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做好铺垫,在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要想顺利解决某一问题,就需要灵活调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激活思维与智慧,重构自己的理解,在对已有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问题,完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成长,也会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结语
教学是一个处处充满问题的领域。如果能提出恰当的问题,会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为解决问题积极搜集事实、处理与分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猜测,在反复思考与探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艳.浅议“自主感悟,互动创新”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模式[J].教师,2010(29):54-55.
[2]付昕.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通讯世界,2017(11):268-269.
[3]李宁,李春鹏,宋南阳.混合式教学法在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7):218-220.
作者简介:王春旭(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设计。
关键词:问题教学发;平面设计;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融合的产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深入解读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引领下,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在对各种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同伴、老师产生思维碰撞,扩大知识点的外延范围,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弄清定义、规律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创新思维与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与升华,建立起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
一、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简要介绍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侧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进行知识探究
在屏幕设计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要缩短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感。一般而言,就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尝试创设如下几类情境:
一是开放式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新思路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如,在教学与广告创意相关的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设计出一百种牙刷的使用方法。
二是递进式问题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实际能力,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遵循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原则,将复杂、抽象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浅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图像模式,在上课之前要精心准备各种模式的图像效果圈片,与具体生活实例建立起联系,分层进行分析。
三是具有争论意义的问题情境。要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向他们抛出具有争论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争论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换思想,从他人的发言中提炼出有價值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有效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如,要想做出同样的图片效果,会有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讨论一下哪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最强。
(二)合理运用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大进”为最终归宿,要想达到“大进”的目的,就要有“大疑”。这里所说的“大疑”,就是指先对知识产生质疑,再逐渐领悟知识的价值与内涵。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只有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的思维,才会有动力,才能进入“善疑”的境界。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对知识进行思索与分析,经历由无疑到有疑、由小疑到大疑的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妨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他人的观念提出质疑,从而对问题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各个小组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思路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组织汇报与交流,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能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意识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三)注重点拨、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学生分组交流、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自己视作局外人、旁观者,而要扮演指导员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固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不盲从他人的观念,也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面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对比与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及时总结经验,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四)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拓宽思路、点燃创新热情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从多个视角审计问题,将静态知识转化为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每一次独立思考问题,都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积极想象、善于变通,使他们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摆脱常识性知识的桎梏,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信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提出合理性猜想,以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圆满解决了问题,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要“乘胜追击”,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拓宽思路、点燃创新热情。
(五)注重阶段性总结反思,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做好铺垫
阶段性总结反思,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又能客观公正地意识到存在哪些不足,积极进行调整,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做好铺垫,在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要想顺利解决某一问题,就需要灵活调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激活思维与智慧,重构自己的理解,在对已有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问题,完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成长,也会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二、结语
教学是一个处处充满问题的领域。如果能提出恰当的问题,会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为解决问题积极搜集事实、处理与分析资料,深思酝酿,提出猜测,在反复思考与探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艳.浅议“自主感悟,互动创新”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模式[J].教师,2010(29):54-55.
[2]付昕.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通讯世界,2017(11):268-269.
[3]李宁,李春鹏,宋南阳.混合式教学法在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7):218-220.
作者简介:王春旭(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