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临证体会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乌梅丸 典型病例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伤寒论》第38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从此,乌梅丸就以安蛔、驱蛔的良好效果被后世医家推崇为蛔厥之代表方药。但纵观历代医家,对乌梅丸的认识却远不局限于蛔厥之证:《临证指南医案》载叶天士以本方化裁治“暑邪不解,陷入厥阴”。《圣济总录》用其治疗“产后冷热痢,久下不止”。《温病条辨》中也曾用加减乌梅丸治疗“厥阴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由此可见,后世众多医家均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而非蛔厥之剂也。”
  乌梅丸组方合理,配伍精当。属寒性之黄连、黄柏与属热性之细辛、桂枝、附子、干姜相配;酸性之乌梅、苦酒与辛味之细辛、干姜、蜀椒相合;方中既有苦味的黄连、黄柏,又有甘昧的人参、当归、米饭、蜂蜜。全方寒热并用、酸辛苦甘、辛开苦降、刚柔相济。无}圣乎有人将其推崇为《内经》气味组方理论下的经典方剂。
  临证中,笔者运用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气乱者用乌梅丸
  
  气乱,指气机逆乱,不循常道,攻窜不定,发作无时,与“气上撞心”,有互文见意之处。气机归肝所主,与厥阴相关。“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气乱病机的关键在于一个“风”字。风木生火而灼津液,故见消渴;风气主动,肝气通于心,肝风夹热冲心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夹寒乘脾则“下之,利不止”;“风木一动,必乘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厥阴病多兼脾胃症。木郁土虚,脾失健运,则“饥而不欲食”;脾虚肠寒,进食不得腐熟消化,致胃气上逆而呕吐。仲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作为厥阴病之提纲,正是对厥阴之风善行数变、动荡不安的最好诠释。
  大凡治风之法,外风宜散、内风宜熄、寒风温散、热风清泄、实风掣制、虚风填固,叶天士曾以“厥阴肝风振动内起……甘以理胃,酸以制肝”谈到厥阴之风的治疗方法。肝体阴而用阳,肝体阴血不足,则肝脏的疏泄条达之性必然失和,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脾胃的运化功能紊乱。乌梅丸一方,正是重用乌梅、苦酒之酸,酸入肝木,二药相配,补益阴血、滋养肝体、平抑肝木。此外,《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方中配伍辛温燥烈的附子、桂枝、蜀椒、细辛温阳而理气、疏木达郁,又恐肝木生火,灼伤阴液,以黄连、黄柏之苦寒之性清泄肝火。
  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温中有清、散中有收,此乌梅丸组方之精妙也。临证之时,更应明辨疾病寒热之多少、虚实之偏颇,随症加减,以常达变。
  
  2 寒热错杂之肢厥用乌梅丸
  
  《灵枢·终始》:“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意思是人体之气不断地补充、接济敷布于体表四肢之气,从而保持肢体的温暖。若内脏之气因虚衰而无力外达或因邪阻而不能透出肌表,就会出现《伤寒论》第337条中所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仲景开篇明意,谆谆告诫后世,只有明辨脏厥及蛔厥,才能正确使用乌梅丸。
  脏厥乃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在少阴心肾真阳衰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厥阴相火的衰竭。从而造成人体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虚衰。故在症状上除肢冷外,更有“至七八日肤冷”、“躁无暂安时”。此时独阴无阳,生机泯灭,预后不良。治疗用四逆辈回阳救逆或是急灸厥阴;
  蛔厥一证,亦有“脉微肤冷者”,其病机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扰乱体内阳气的正常运行。正如柯韵伯所说:“其显证在吐蛔,而细辨在烦躁,脏寒则躁而不烦,内热则烦而不躁,其人静而时烦,与躁而无暂安者迥异矣”。
  
  3 乌梅丸的临证运用
  
  笔者在临床运用乌梅丸时,也有以下体会:方中含附子、桂枝、蜀椒、细辛,辛窜燥烈之品较多,易动血而截阴,故阴虚者慎用;方中散中有补,以散为主,为驱邪之剂,纯虚证的患者勿用;病情急重者应予以汤剂,病情和缓者宜予以丸剂。在加减运用方面,若寒重热轻者,则宜在乌梅丸中重用附子、肉桂、干姜、细辛、蜀椒;热重寒轻者,则重用黄连、黄柏;若肝风肆虐,则加重乌梅用量;虚多实少者,加重人参与当归。用药过程中,更应循序渐进,从少量用起,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药量。
  
  4 典型病例
  
  汤某某,男,35岁,因“左下腹部疼痛2月”来诊,疼痛呈痉挛性,有时伴有腹泻,无便血、排脓,纳、眠差,时有烦躁,小便略热,双手不温。舌红,苔黄腻花剥,脉沉细。
  中医诊断:腹痛(窠热错杂);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症
  治以平调寒热。方选乌梅丸加减:乌梅15g、熟附子(先煎)10g,肉桂1.5g(焗服),太子参15g,当归5g,细辛1g,干姜5g,黄连10gI黄柏15g,白头翁20g,生地10g,白芍30g。予以上方7剂。
  二诊;患者用药后腹痛减轻,烦躁好转,纳一般,眠好转,小便略黄,无发热感,双手变暖,偶有嗳气,舌红,苔黄腻花剥,脉略弱偏滑。予上方中减黄柏为10g、白头翁10g,继续予14剂。
  三诊:用药后腹痛症状消失,大便时硬时软,排出欠通畅,纳可,小便偏黄,舌淡红,舌尖偏红,苔薄黄,脉细。予上方中去白头翁,加用防风10g,予再服7剂后,随访3月,患者未述症状反复。
  患者“左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时有腹泻”此为厥阴之风内动之象。厥阴之风夹寒下迫大肠,可见下利;患者烦躁、眠差,小便偏热,为心中有热,下移小肠所致,证属“上热下寒”。患者舌红,苔黄腻花剥,又有湿热和阴虚之象。用药时,选用寒热并用的乌梅丸,重用乌梅,突出酸收,以敛肝熄风,重用黄连、黄柏并加用白头翁以加强清热之效。清热之药,多苦寒燥湿,加之患者舌苔花剥,已有伤阴之象,故方中以佐以养阴之品,并以益气养阴之太子参易人参;二诊时,患者烦躁,睡眠好转,舌苔较前变薄,湿热之邪渐去,故减少苦寒之品用量。三诊时患者舌象提示有形之邪基本退去,可进一步调整寒性药物的用量,并加入防风以风药条畅气机,顺应肝的调达之性。
其他文献
红霉素A是目前应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由于抗菌谱窄、酸稳定性差,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嚆汐性和酸稳定性,但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
针对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将点和实际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各动画过程的设计思想,并简要给出陈春实现方法,讨论了用Java的实现的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尝试、演示关键功能携炔的具体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高频皮肤整形手术仪及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疲痕性瘢痕效果。方法:40例已趋于稳定增生基本停止的增生性瘢痕患者首先采用超高频皮肤整形手术仪清除增生部分瘢痕后,待瘢痕局部愈合良好后,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局部一疗程3—4次,每次问隔3—4周。结果:本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瘢痕表面光滑,色素沉着淡化或消失,外观改善满意有效率达92.5%。结论:应用超高频皮肤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度护理。方法: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3周
介绍COM库 MatrixVB在 Visual Basic6.0中可以完全脱离 MATLAB环境的应用。
目的:了解本市机关单位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本市618名机关单位职工的体检结果,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该群体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20.39%
关键词 半身不遂 语言障碍 针灸推拿治疗 康复训练    中风是40岁以后中年人的多发病,特别是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区域。中风发病后的后遗症较多,常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的残留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其既影响了患者的衣、食、行、着,又影响了患者本身的意志表达及与他人的感情交流,导致患者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及其情绪上的悲观抑郁,以致于患者孤独消沉,甚至失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校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进行
期刊
介绍了利用Windows API函数给VB应用程序制作托盘图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