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与品牌:谁决定谁?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明阳,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中国策划研究院院长,中国市场学会品牌战略委员会主任。余博士是中国第一位以品牌研究做博士论文的学者,也是中国第一位以品牌研究做博士后课题的学者,他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校品牌学教材,主编了中国第一套品牌丛书,成立并主持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品牌研究机构的工作,也是中国最早指导品牌方向博士和硕士的导师之一。
  
  到底是有什么样的老板便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品牌?还是有什么样的品牌,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老板?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实际上是品牌文化积淀的问题,是涉及品牌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问题。无疑问,在中国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基本上是有什么样的老板便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品牌,即老板决定品牌。理由很简单,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品牌尚处于初创阶段,缺乏品牌文化的深层积淀,于是老板的性格便是品牌的性格,老板的文化便是品牌的文化。正像张瑞敏决定了海尔品牌文化,王石定义出万科品牌特质,柳传志造就了联想品牌本质,这些老板便是这些品牌之魂,直接给他们的品牌注入了自己的特质和哲学。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松下幸之助之于松下,杰克·韦尔奇之于通用,也基本如此。领袖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的精神被广泛追捧和接纳,最后沉淀出一个企业的深层内在文化,在外部表现上,衍生出品牌独有的风格与特质,这些风格与特质不但在企业内部被员工认同,而且在企业外部被消费者和信息受众所广泛接纳,构成品牌内在识别之一。
  问题是一旦企业老板更换成新的品牌灵魂人物掌权以后怎么办?比如后张瑞敏时代的海尔又将如何?郁亮逐步接任王石、杨元庆渐次取代柳传志以后,这些品牌又将何去何从?
  结果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因袭前任领袖的思路来发展,即将张瑞敏、王石、柳传志作为精神领袖,执行其理念,运行其战略,实现其愿景;另一种是顺势而变,在继承中创新,变成新领袖的新理念,使品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理论上讲,在继承中提高,在扬弃中发展,是比较容易说明白的;而事实上,在操作中继承到什么程度、扬弃到什么水准并非易事。
  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倪润峰时代的长虹和赵勇时代的长虹是有所不同的,大家更容易发现褚时健时代的红塔集团和后褚时健时代的红塔集团,在品牌定位、战略思路上有着许多差异性。而我们提及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如果是中小企业,那么老板一变,整个品牌风格甚至会另起炉灶。
  这样的结果,便显示出中国品牌的粗糙来了,只有品牌文化积淀过少过浅的企业,才有可能被任意改造;只要有深刻的文化积淀,其战略、愿景、团队、文化、理念、个性和方式均有着共同认可、共同接纳的基本共识,如果哪位继任者缺乏对这些品牌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他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新的领军人物,甚至不可能成为企业中的一员。韦尔奇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说,是通用和韦尔奇选择了他,而且按通用和韦尔奇的文化,继任者必然也只能是他,这就是品牌决定老板。
  纵观品牌的发展过程,似乎任何品牌都有一个教父式的人物,他未必是品牌的原创人,但一定是品牌传奇的书写人。就像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一样,在他们的手上,清华、北大的性格成熟了、定型了,他们便是清华之父、北大之父。有些大学则可能由几任校长共同打造出其品牌个性来,像马相伯、陈望道和苏步青等都是复旦大学性格的重要定义人,而朱九思、杨叔子和周济也共同造就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性格一样。
  于是,由以上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来:
  第一,品牌性格就如同人的性格一样,有一个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过程,在不定型时,老板决定品牌,在定型以后,品牌决定老板;
  第二,品牌性格往往在一个教父式人物的影响下定型,这个人物有可能是品牌的创立者,也可能并不是创立者,但对品牌性格的奠定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个过程可能是由一个人甚至是一组人完成;
  第三,品牌性格定型过程,实际上是品牌文化积淀的过程,这一过程没有完成,这个品牌就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尽快地积淀文化,形成品牌性格;
  第四,品牌性格定型和品牌文化积淀以后,并不意味着从此品牌风格将一成不变。事实上,随着环境和生存条件的不断变化,品牌始终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在继承中发展、沿革中创新,顺势而变、应运而生是最好的结果;
  第五,品牌性格需要有多大幅度的创新,是因时因事而定的,就像烹调之道,盐多了太咸,盐少了又太淡,适合的便是最好的,而适合与否,则由环境和实效来决定。
其他文献
3月初,“2006中国国际婚博会暨第三届北京结婚展”为乍暖还寒的北京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力求为拟婚人群打造一个“一站式新婚购物平台”,让新人享受“全方位婚庆消费服务”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国际婚纱、礼服、婚礼、化妆造型等顶尖品牌纷纷登陆北京,与中国时尚主流共同演绎国际婚庆时尚流行趋势。    幸福产业的婚庆蛋糕    已成功举办两届的婚博会吸引了数百家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知名品牌厂商及国内顶级
期刊
正如4年前的香武仕一般,3月15日,仅有8年历史的中国企业欧典迷失在其无中生有的“百年德国品牌”光环中。  捏造品牌“洋血统”、“洋元素”目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如不少企业仍在模仿抄袭国外高水准产品一样,其分别反映了我们在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品牌战略设计及管理能力方面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势差。  如果我们把单纯追求知名度的品牌炒作、“捏造品牌洋血统”等比作攫取品牌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话,往宽容一些想,
期刊
关键词一:核心技术    市场价格徘徊甚或降低,原材料和劳动成本却不断上升,缺乏核心技术,利润越来越薄,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真实写照。2005年,在多种产品上缺乏核心技术依然是中国家电业发展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核心技术的缺乏意味着我国家电行业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意味着利润的微薄。同时,欧美国家对中国家电行业倾销的指控,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造成的非贸易性壁垒,这种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期刊
2005年1月,南方李锦记公司生产的无限极增健口服液被中国保健协会评为“中国保健行业名牌产品”;  2005年4月,荣获美国翰威特咨询公司颁发的“2005亚洲最佳雇主”和“2005中国最佳雇主”;  2005年8月,无限极品牌当选“2005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总排名62位、保健行业第一;  2005年11月,南方李锦记公司获得5项大奖:  11月4日,无限极增健口服液连续第四次在中国国际
期刊
中国汽车工业,从入世谈判时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幼稚产业”,到如今产量仅次于美国、日本,短短几年的时间,变化可谓一日千里。然而发展越是迅猛,生产能力越是扩大,自主品牌也就越来越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两会”数据:解析国内汽车产业隐痛    “虽然我国对汽车产业有1000亿元巨额投资,甚至还存在产能过剩,但除了奇瑞、吉利等极少数外,却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汽车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期刊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故事。一位先生开了一辆沃尔沃,在马路上与一辆载重垃圾车较劲,垃圾车猛地一打轮,准备别沃尔沃一下,没想到载重太大,车体竟然侧翻,将沃尔沃压在身下,眼看司机性命不保。没想到沃尔沃先生竟然自己爬了出来,毫发未损,拿起电话就找人。  过了一会,他的朋友赶到,看到眼前的“惨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句惊天动地的话,“你小子命真大,这:车真不赖”。  西方人将安全性能很好的车称作“平民的坦克”
期刊
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日本的经济学家撰文说,世界杯后唯一没有贬值的只有贝克汉姆。我想说这话的一定是“贝迷”,因为他最起码忽视了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可是一直在升值曲线中。不过他说的一个原因倒是恰当,无论保值抑或升值,都缘自他们与时尚零距离。  时尚圈可是个好地方,既是名利场又是逍遥地.但凡有点名气的都铆劲往里钻,而这群人中的急先锋,便是足球明星们。 每一届世界杯都是一架怪兽机器,会制造一批球星.捎
期刊
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一年。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先进制造业,也必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的目光。  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并没有预见到会由此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并掀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们看到了制造业对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放眼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国、日本、德国无一不是依靠雄厚的制造业起家的。美国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
期刊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先进制造业成为“十一五”规划的点睛之笔。目前,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居全球第4位,而且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特优势。然而,中国制造业有两大“软肋”:一是自有品牌的建设问题;二是研发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具有深刻
期刊
当一年365天即将过去,我们不能不兴奋地发现,这一年中国品牌经济的号角是如此的高亢与激越。  2005年,注定将在中国品牌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当乙酉年春节的序幕刚刚拉开,央视一套的黄金节目《焦点访谈》栏目连续5期做了有关民族品牌的专题报道,给还沉浸在新春欢乐中的人们送上了中国品牌的祝福,海尔、联想、奇瑞、凤凰等作为中国品牌的优秀代表得到了最直观、权威的报道,为传统的大年,奉上了厚厚的豪情与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