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动力,更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投入。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业,又是与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电力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供需形势总体偏紧。继2003年全国21 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以来,拉限电损失电量达67.7亿千瓦时。2008年初电力供给依然非常紧张,越来越多的省份电力紧张的警报再次响起。国民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能源紧张和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的现象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实际的缺电情况将达到历史新高。伴随着经济增长,今后三至五年内,我国将出现电力投资高峰期。电源项目建设过热且无序竞争、盲目上马,未走出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传统投资方式,其后果可能是浪费资源,加剧我国能源紧缺局面:与已经过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互为因果,埋下经济过热的隐患解决电力短缺问题不仅仅要依靠多建电厂,更多的是应该加强用电需求管理,实现有序用电。当前,电力的市场改革己经形成全球化浪潮,研究市场,开发市场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电力工业“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方针的贯彻执行,办电主题日趋多元化,给电力工业的全面市场改革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于9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旨在更合理的开发电源项目,有效的配置电力资源,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节约电力电量。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现阶段可使全国每年约2000亿kw·h终端用电潜力得以发掘,到2020年,全国可望减少电力装机1亿kw以上,即超过现在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节约8000—10000亿元电力建设投资,大大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电力公司在负荷管理的基础上推行的调荷节电系统工程。国际能源署200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包括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内的多种提高能效的措施,取得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约50%的效果。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需求侧管理不仅是解决目前缺电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我国电力工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推广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一次能源年消费总量约为七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费至少达到28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0亿吨标准煤。同时我国还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任务紧迫而艰巨。需求侧管理是能源合理利用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使用户的用能方式更加合理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可见,我国势必会越来越重视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发展。
二、需求侧管理是电力供需市场平衡的重要补充
电力供需平衡始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会交替出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电力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电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电网峰谷差加大,调峰能力下降,尤其气温对负荷的影响越来越大,致使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大,频繁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又不能使用户满意,而开展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负荷管理和节能策略来尽力弥补电力供应缺口,缓解供需矛盾。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需求侧管理不仅仅是节能、节电方面的措施,其中也有鼓励客户多用电的措施,我们称之为策略性负荷增长,该策略鼓励用户以电力替代客户的其它能源消费方式,因此不论是在供不应求还是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都可通过需求侧管理使电网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
三、需求侧管理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电力市场从计划供电的卖方市场向市场销售的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消费行为也越来越理性。用户会按照经济准则来选择电器设备及用电方式,对电力公司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再是单纯的要求电力公司供电,也要求电力公司提供各类配套服务。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客户向当地电力公司提出诸如分时电价、负荷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要求。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转变,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各类服务要求,客观上也使电力公司必须开展需求侧管理的研究。
由此可见,DSM是传统电力工业改革的推动因素,也是电力规划思维观念的更新。它兼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侧的资源,考虑电网的统一性,也考虑电网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考虑电力电量的平衡,也考虑供电质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能使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全社会从中受益。近几年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关系到各参与方的利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协调法规、标准、财税、物价等多个部门,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有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才能保证需求侧管理项目各参与方的权益,保障其收益和回报,从而增加实施DSM的信息和决心。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电力公司在负荷管理的基础上推行的调荷节电系统工程。国际能源署200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包括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内的多种提高能效的措施,取得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约50%的效果。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需求侧管理不仅是解决目前缺电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我国电力工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推广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一次能源年消费总量约为七亿吨标准煤。到2020年,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费至少达到28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0亿吨标准煤。同时我国还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任务紧迫而艰巨。需求侧管理是能源合理利用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使用户的用能方式更加合理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可见,我国势必会越来越重视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发展。
二、需求侧管理是电力供需市场平衡的重要补充
电力供需平衡始终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情况会交替出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电力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电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部分地区电网峰谷差加大,调峰能力下降,尤其气温对负荷的影响越来越大,致使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大,频繁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又不能使用户满意,而开展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负荷管理和节能策略来尽力弥补电力供应缺口,缓解供需矛盾。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需求侧管理不仅仅是节能、节电方面的措施,其中也有鼓励客户多用电的措施,我们称之为策略性负荷增长,该策略鼓励用户以电力替代客户的其它能源消费方式,因此不论是在供不应求还是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都可通过需求侧管理使电网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
三、需求侧管理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电力市场从计划供电的卖方市场向市场销售的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消费行为也越来越理性。用户会按照经济准则来选择电器设备及用电方式,对电力公司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再是单纯的要求电力公司供电,也要求电力公司提供各类配套服务。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客户向当地电力公司提出诸如分时电价、负荷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要求。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转变,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各类服务要求,客观上也使电力公司必须开展需求侧管理的研究。
由此可见,DSM是传统电力工业改革的推动因素,也是电力规划思维观念的更新。它兼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侧的资源,考虑电网的统一性,也考虑电网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考虑电力电量的平衡,也考虑供电质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能使电力公司、电力用户和全社会从中受益。近几年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关系到各参与方的利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协调法规、标准、财税、物价等多个部门,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有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才能保证需求侧管理项目各参与方的权益,保障其收益和回报,从而增加实施DSM的信息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