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无所谓好坏,主要考虑产品、品牌及区域实际情况。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又所谓“兵法之妙、存乎一心”。
各位看官,话说这年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难啊!在中国大地上,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其中最具江湖特色的,莫过于白酒行业。且不说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等,年年华山论剑,比着劲儿涨价;也不提众多封疆大吏,如汾酒、沱牌、剑南春、二锅头、酒鬼等,各自独霸一方;本文单论那大大小小上万家地方小白酒企业,各有各的天地,自然也各有各的烦恼!
一个真实的案例(一级)
北方B市的保州酒厂,是B市下辖县的一个白酒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相当地牛X。当时还是国有企业,虽说处于县城,但B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几块钱一瓶的保州大曲。在其它各县也都有经销商。销售额在那个年头就已经近亿元。一提保州大曲,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进新世纪,B市的其他几家地方酒厂纷纷开始发力,推出新产品,抢占保州大曲的市场。更可怕的是,近几年,随着泸州系列低档酒的大规模入侵,花一样的钱,能够买到“名牌”,何乐而不为?
结果,几元一瓶的保州大曲还有些低端市场,但不赚钱;十几元到几十元的其他保州系列则陷入了“没人主动买,没人愿意卖”的尴尬境地。
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几年借着保州大曲都纷纷做大了的经销商,现在纷纷开始代理其他品牌,谁还把保州放在心里?
于是,这保州酒业整体销量直线下滑。怎么办?县政府只好让其转制,国有改民营。
张老板一接手,恰逢保州最困难的时候,看市区经销商爱搭不理,一咬牙、一跺脚,索性从2010年初开始在B市区取消市区经销商,自建渠道,酒厂直供终端。
一年多来,效果如何呢?请看目前的一些数字:
市区业务员数量:餐饮,8人;流通,12人;商超,4人;促销员,15人;
终端数量:B市区终端总数约在4000家以上,保州酒业综合覆盖率仅30%多一点,约1200多家。其中,餐饮约300家,流通渠道900家,商超连锁店50家。
今年下半年,张总看到覆盖率太低,考虑到业务员确实“开店难度太大”,大店小店都要“陈列费”,于是一次性投入50多万元,做了开店计划,平均每个店2000元∕年(货抵)陈列费,开发了200多家新终端。
可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的淡季,销量很是不好,一个月只有1000多箱,平均每家终端一个月一箱。旺季就要到来,张老板这心里是七上八下,这自建渠道,直供终端,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为什么要自建渠道?(一级)
快消品销售,尤其是酒类和饮料,一直秉承着“渠道制胜”、“终端为王”的信念,不掌握终端,就没有发言权。
哪一个企业不想真正控制终端呢?很多大企业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尝试控制终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仅仅依靠经销商,这是目的,是理想,更是趋势。
张老板看到市区经销商离心离德,大胆改革。无论是迫于形势,还是要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总之,保州酒业如果还走以前找经销商的老路,效果也不一定好。毕竟没有大户愿意代理,小户保州还看不上。
但是至于为什么没有实施流行的所谓“深度分销”——取消经销商,划分小区域,用大量的分销商进行渠道下沉——而是一步到位做直销,那就不得而知了。
直供终端的利与弊(一级)
利益(二级)
1.对终端的把控更加有力。自己的业务员跑店,拿到第一手数据,直接面对终端店的老板,无论客情还是数据,肯定是自己直供终端更加牢固。
2.单件利润提升:甩掉了中间的经销商、分销商,单件利润肯定至少提升30%以上。
3.没有窜货之忧:酒厂直供终端,哪里还有令人麻烦的窜货现象呢?
4.没有促销品的截留。很多厂家担心的促销品截留问题,由于自己直供终端,不会再发生。
弊端(二级)
1.物流费用大增。过去经销商要货,少则也要几百件;而现在,终端要货,一箱也得送,你想这物流费用,可怕啊!
2.人员成本上升。过去市区就几个业务员,管管经销商、做做报表就得了。现在可好,呼呼啦啦20多人,销售经理还老吵吵说人员不够呢。也是,由于待遇一般,招上来的,都是毕业没几年的“新业务”,缺乏开店经验,一人管理几十家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让他们开新店,更是勉为其难。
3.终端费用上升。过去,厂家只需要每年做做有奖促销活动就行了;现在可好,陈列费,进店费,店庆费等等,就连终端老板过生日、结婚生孩子也得酒厂盯着,你说这费用能不上升么?
4.销量短期下降。过去,经销商、分销商有渠道,有客情,有资源,酒厂是坐地收钱,当甩手掌柜,销量还有保障;现在可好,自己直供终端,等于重新做市场,什么都得“从头再来”,过去一个月几万箱,现在几千箱,差了十倍不止啊。
直供的未来是不是梦?(一级)
厂家直供终端,实在是前途未卜。至于能否成功,影响因素很多,无外乎以下几点:
1.取决于张老板的决心和财力。(二级)
自建渠道,直供终端,这种行为无所谓对错。张老板不知听信哪位大师的高见,一步迈向共产主义,这种魄力在地方酒厂中还不是很多。
将来成功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张老板的决心,能不能坚持。另外,销量下滑,利润不佳,对厂家的资金是个重大考验。能不能坚持住,就看张老板自己了。
2.对业务员素质要求更高。(二级)
一般的业务员,平时管管分销商、转转店、喝喝酒,处理一下客情,就基本搞掂了。
可这直供终端,要没有一批经验丰富,忠诚敬业、能力出众、斗志昂扬的业务员队伍,那结果就是昙花一现。所以,对业务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就要求更加严格了。
3.品牌影响力要大大提升。(二级)
如果做分销,那么即便品牌不是很强势,只要有分销网络的资源和客情,扩大网络,即可获得不错的销量。
而自己直供终端,没有强大的品牌拉力,终端根本不买账,何谈销量和利润呢?
4.对物流配送的考验。(二级)
经销商分销商,都是按区域就近原则划分,送货也是多个品牌配货,物流成本低,送货方便。
而厂家仅仅几个单品,一箱也得送,那么,对物流的考验就大多了。车少人少送不过来,车多人多成本又高,如何科学合理送货,很是艰难。
5.整体管理的水平能否跟上。(二级)
直供终端店,销售人员面对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过去很多问题,只要不是太棘手,经分销商就处理了。
但现在,客情、投诉、签店、调换货……都需要公司来做,所以,管理的难度加大,管理水平不够,那结果不会太好。
白酒的渠道模式,无外乎全分销、直分销、深度分销、盘中盘、协销、直销等等。模式无所谓好坏,主要考虑产品、品牌及区域实际情况,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又所谓“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到底是创新还是找死,就看这家企业的道行了。
各位看官,话说这年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难啊!在中国大地上,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其中最具江湖特色的,莫过于白酒行业。且不说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等,年年华山论剑,比着劲儿涨价;也不提众多封疆大吏,如汾酒、沱牌、剑南春、二锅头、酒鬼等,各自独霸一方;本文单论那大大小小上万家地方小白酒企业,各有各的天地,自然也各有各的烦恼!
一个真实的案例(一级)
北方B市的保州酒厂,是B市下辖县的一个白酒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相当地牛X。当时还是国有企业,虽说处于县城,但B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几块钱一瓶的保州大曲。在其它各县也都有经销商。销售额在那个年头就已经近亿元。一提保州大曲,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进新世纪,B市的其他几家地方酒厂纷纷开始发力,推出新产品,抢占保州大曲的市场。更可怕的是,近几年,随着泸州系列低档酒的大规模入侵,花一样的钱,能够买到“名牌”,何乐而不为?
结果,几元一瓶的保州大曲还有些低端市场,但不赚钱;十几元到几十元的其他保州系列则陷入了“没人主动买,没人愿意卖”的尴尬境地。
都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几年借着保州大曲都纷纷做大了的经销商,现在纷纷开始代理其他品牌,谁还把保州放在心里?
于是,这保州酒业整体销量直线下滑。怎么办?县政府只好让其转制,国有改民营。
张老板一接手,恰逢保州最困难的时候,看市区经销商爱搭不理,一咬牙、一跺脚,索性从2010年初开始在B市区取消市区经销商,自建渠道,酒厂直供终端。
一年多来,效果如何呢?请看目前的一些数字:
市区业务员数量:餐饮,8人;流通,12人;商超,4人;促销员,15人;
终端数量:B市区终端总数约在4000家以上,保州酒业综合覆盖率仅30%多一点,约1200多家。其中,餐饮约300家,流通渠道900家,商超连锁店50家。
今年下半年,张总看到覆盖率太低,考虑到业务员确实“开店难度太大”,大店小店都要“陈列费”,于是一次性投入50多万元,做了开店计划,平均每个店2000元∕年(货抵)陈列费,开发了200多家新终端。
可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的淡季,销量很是不好,一个月只有1000多箱,平均每家终端一个月一箱。旺季就要到来,张老板这心里是七上八下,这自建渠道,直供终端,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为什么要自建渠道?(一级)
快消品销售,尤其是酒类和饮料,一直秉承着“渠道制胜”、“终端为王”的信念,不掌握终端,就没有发言权。
哪一个企业不想真正控制终端呢?很多大企业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尝试控制终端,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仅仅依靠经销商,这是目的,是理想,更是趋势。
张老板看到市区经销商离心离德,大胆改革。无论是迫于形势,还是要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总之,保州酒业如果还走以前找经销商的老路,效果也不一定好。毕竟没有大户愿意代理,小户保州还看不上。
但是至于为什么没有实施流行的所谓“深度分销”——取消经销商,划分小区域,用大量的分销商进行渠道下沉——而是一步到位做直销,那就不得而知了。
直供终端的利与弊(一级)
利益(二级)
1.对终端的把控更加有力。自己的业务员跑店,拿到第一手数据,直接面对终端店的老板,无论客情还是数据,肯定是自己直供终端更加牢固。
2.单件利润提升:甩掉了中间的经销商、分销商,单件利润肯定至少提升30%以上。
3.没有窜货之忧:酒厂直供终端,哪里还有令人麻烦的窜货现象呢?
4.没有促销品的截留。很多厂家担心的促销品截留问题,由于自己直供终端,不会再发生。
弊端(二级)
1.物流费用大增。过去经销商要货,少则也要几百件;而现在,终端要货,一箱也得送,你想这物流费用,可怕啊!
2.人员成本上升。过去市区就几个业务员,管管经销商、做做报表就得了。现在可好,呼呼啦啦20多人,销售经理还老吵吵说人员不够呢。也是,由于待遇一般,招上来的,都是毕业没几年的“新业务”,缺乏开店经验,一人管理几十家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让他们开新店,更是勉为其难。
3.终端费用上升。过去,厂家只需要每年做做有奖促销活动就行了;现在可好,陈列费,进店费,店庆费等等,就连终端老板过生日、结婚生孩子也得酒厂盯着,你说这费用能不上升么?
4.销量短期下降。过去,经销商、分销商有渠道,有客情,有资源,酒厂是坐地收钱,当甩手掌柜,销量还有保障;现在可好,自己直供终端,等于重新做市场,什么都得“从头再来”,过去一个月几万箱,现在几千箱,差了十倍不止啊。
直供的未来是不是梦?(一级)
厂家直供终端,实在是前途未卜。至于能否成功,影响因素很多,无外乎以下几点:
1.取决于张老板的决心和财力。(二级)
自建渠道,直供终端,这种行为无所谓对错。张老板不知听信哪位大师的高见,一步迈向共产主义,这种魄力在地方酒厂中还不是很多。
将来成功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张老板的决心,能不能坚持。另外,销量下滑,利润不佳,对厂家的资金是个重大考验。能不能坚持住,就看张老板自己了。
2.对业务员素质要求更高。(二级)
一般的业务员,平时管管分销商、转转店、喝喝酒,处理一下客情,就基本搞掂了。
可这直供终端,要没有一批经验丰富,忠诚敬业、能力出众、斗志昂扬的业务员队伍,那结果就是昙花一现。所以,对业务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就要求更加严格了。
3.品牌影响力要大大提升。(二级)
如果做分销,那么即便品牌不是很强势,只要有分销网络的资源和客情,扩大网络,即可获得不错的销量。
而自己直供终端,没有强大的品牌拉力,终端根本不买账,何谈销量和利润呢?
4.对物流配送的考验。(二级)
经销商分销商,都是按区域就近原则划分,送货也是多个品牌配货,物流成本低,送货方便。
而厂家仅仅几个单品,一箱也得送,那么,对物流的考验就大多了。车少人少送不过来,车多人多成本又高,如何科学合理送货,很是艰难。
5.整体管理的水平能否跟上。(二级)
直供终端店,销售人员面对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过去很多问题,只要不是太棘手,经分销商就处理了。
但现在,客情、投诉、签店、调换货……都需要公司来做,所以,管理的难度加大,管理水平不够,那结果不会太好。
白酒的渠道模式,无外乎全分销、直分销、深度分销、盘中盘、协销、直销等等。模式无所谓好坏,主要考虑产品、品牌及区域实际情况,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又所谓“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到底是创新还是找死,就看这家企业的道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