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命题作文由回归走向了复兴。全国十八套试卷,有九个省市的作文是命题作文,占50%,命题作文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呈现出了空前的竞争力。从去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上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和今年湖南的“诗意地生活”、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这些文题就不难看出,命题作文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勃勃生机。
如何才能写好命题作文呢?我们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才能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突破。
首先,析词审题,理解内涵
写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文题中的关键词常常具有多义性。如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就在这个“坎”字,孙绍振教授认为“坎”隐含着多元内涵:“其一,意味着难度;其二,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其三,意味着新的高度;其四,这个‘坎’,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生活和人生的考验。”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个比喻,可以实指田野风光,也可虚指信念、理想、成绩等;“妈妈”既可实指母亲,也可虚指家乡、祖国、人民、山川、大地等。有许多考生写作时只突出了“母爱”,审题出现了偏差,便不能突出表达感激、感恩、感谢之情。
其次,立意谋篇,开掘要深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
如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写作时如何来立意?这个“坎”可以是高考,可以是挫折、失败;再深一层,“坎”可以是生命个体发展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障碍,比如人性方面的障碍、人性中种种恶的因素;眼界再放开一点内容则更多,比如中国发展要跨过的“坎”,构建和谐社会要跨过的“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坎”……写作中“坎”设置的高低大小就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低。
四川的“一步与一生”,是一个极具辩证关系的作文题,从哪个角度来立意?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在立意上可以顺向立意,也可逆向立意:其一,迈出正确的人生一步,收获人生的黄金;其二,迈出错误的人生一步,饱尝人生的辛酸;其三,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其四,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是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弥补……“一步与一生”,可以扣问“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可以破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抵达“人的存在”的价值意义;怎样走好这“一步”或者那“一步”,这是生命的抉择,也是理想和信念的抉择。这些角度的立意给人深刻新颖之感。
福建的“季节”,明示了写作的对象、范围,但立意没有限制,写作时可以根据“季节”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来立意谋篇,例如,“人生四季”、“母爱不分四季”、“中日关系的‘季节’变化”、“城市高楼里四季不分的缺憾”……从这些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再次,整合选材,材料要新、小、实
命题作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因此它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因此,如何选好材,是每一个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
面对题目,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综合地讲,有“时间跨越”和“空间跨越”两个角度,然后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更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如天津的“有句话常挂嘴边”,一考生选取的是最有天津味道的“倍儿好”,书写天津的风俗人情,反映一方水土的风貌;湖南的“诗意地生活”,一考生通过买白色长裤、练眼神,“将女孩子如水的性情展露出来”的故事来形象地表现坚持追求诗意生活的曲折过程。这样选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开口小而又极具生活气息,值得大家借鉴。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考生从生活的本源取材,从“意义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安全”、“理想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学业”、“生活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孝顺”三个层面来选材表现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以原生态生活的本真入文,将文题中的“虚”化为“实”。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一考生认为“在我们提高国民素质的途中,有一道坎必须跨过,那就是脆弱的民族心态”。选材的角度非常好,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看法非常深刻,表现出青少年对世事、社会、人生的关注,既深刻又大气。
“命题作文”以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从回归走向复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平时应重视命题作文的训练,从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作深入的思考。
编辑/姚晟
如何才能写好命题作文呢?我们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才能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突破。
首先,析词审题,理解内涵
写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文题中的关键词常常具有多义性。如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就在这个“坎”字,孙绍振教授认为“坎”隐含着多元内涵:“其一,意味着难度;其二,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其三,意味着新的高度;其四,这个‘坎’,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生活和人生的考验。”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个比喻,可以实指田野风光,也可虚指信念、理想、成绩等;“妈妈”既可实指母亲,也可虚指家乡、祖国、人民、山川、大地等。有许多考生写作时只突出了“母爱”,审题出现了偏差,便不能突出表达感激、感恩、感谢之情。
其次,立意谋篇,开掘要深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深刻。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
如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写作时如何来立意?这个“坎”可以是高考,可以是挫折、失败;再深一层,“坎”可以是生命个体发展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障碍,比如人性方面的障碍、人性中种种恶的因素;眼界再放开一点内容则更多,比如中国发展要跨过的“坎”,构建和谐社会要跨过的“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坎”……写作中“坎”设置的高低大小就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低。
四川的“一步与一生”,是一个极具辩证关系的作文题,从哪个角度来立意?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道题在立意上可以顺向立意,也可逆向立意:其一,迈出正确的人生一步,收获人生的黄金;其二,迈出错误的人生一步,饱尝人生的辛酸;其三,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其四,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是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弥补……“一步与一生”,可以扣问“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可以破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抵达“人的存在”的价值意义;怎样走好这“一步”或者那“一步”,这是生命的抉择,也是理想和信念的抉择。这些角度的立意给人深刻新颖之感。
福建的“季节”,明示了写作的对象、范围,但立意没有限制,写作时可以根据“季节”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来立意谋篇,例如,“人生四季”、“母爱不分四季”、“中日关系的‘季节’变化”、“城市高楼里四季不分的缺憾”……从这些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再次,整合选材,材料要新、小、实
命题作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因此它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因此,如何选好材,是每一个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
面对题目,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综合地讲,有“时间跨越”和“空间跨越”两个角度,然后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更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如天津的“有句话常挂嘴边”,一考生选取的是最有天津味道的“倍儿好”,书写天津的风俗人情,反映一方水土的风貌;湖南的“诗意地生活”,一考生通过买白色长裤、练眼神,“将女孩子如水的性情展露出来”的故事来形象地表现坚持追求诗意生活的曲折过程。这样选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开口小而又极具生活气息,值得大家借鉴。安徽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一考生从生活的本源取材,从“意义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安全”、“理想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学业”、“生活中的春光是儿子的孝顺”三个层面来选材表现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以原生态生活的本真入文,将文题中的“虚”化为“实”。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一考生认为“在我们提高国民素质的途中,有一道坎必须跨过,那就是脆弱的民族心态”。选材的角度非常好,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看法非常深刻,表现出青少年对世事、社会、人生的关注,既深刻又大气。
“命题作文”以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从回归走向复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平时应重视命题作文的训练,从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作深入的思考。
编辑/姚晟